“十三五”云南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将高于经济增速

30.01.2016  12:35

    “十三五”期间,云南将按照每年10%左右的增长幅度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逐步使各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昨日,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透露了这一消息。到2020年,云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力争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西部省区中排位前移。

    “十三五”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意见提出,云南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包含了“十三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秩序明显改善和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等方面。

    具体来看,“十三五”时期,全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扶贫对象大幅减少,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橄榄型”分配格局逐步形成。合法收入得到有力保护,过高收入得到合理调节,隐性收入得到有效规范,非法收入予以坚决取缔。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也将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提升明显。

    意见还指出,全省各地要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定期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增强指导线的公信度和约束力。对于生产经营较好、经济效益大幅增长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应不超过企业工资增长预警线;对于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应不低于企业工资增长基准线;对于生产经营有困难,但仍能正常支付职工工资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企业工资增长下线。

    农民工人均掌握1门以上技能

    同时,各地应对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型科技企业的加快发展开展大力扶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十三五”期间,全省要实现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80万人左右的目标,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300万人次左右,组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以上,确保农民工人均掌握1门以上职业技能。到202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另外,实施低收入群体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做到托底线、救急难,到2020年全省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5%左右,基本消除农村现有危房。滇中城市群和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步伐也将加快,构建“层级合理、一极带动、多点支撑、良性互动”的云南特色新型城镇发展新格局。

    针对领导干部,意见强调,要严格执行各级领导干部如实报告收入、房产、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的规定,严肃处理隐报瞒报、弄虚作假等行为。继续规范领导干部离职、辞职或退(离)休后的个人从业行为。全面清理违规兼职(任职)。(都市时报 记者许孟婕)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