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20.01.2020  10:21

新年伊始,昆明阳光明媚,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似锦繁花的映衬下,这片发展的热土处处朝气蓬勃、满眼生机盎然。

5年前,正是在这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时节,怀着对云南各族人民的关心与厚爱,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并作出重要讲话,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云南擘画发展蓝图,提出殷切期望。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不辱使命,硕果盈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5年来,昆明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在春城大地奋力书写跨越发展的“昆明答卷”。

东风浩荡春潮涌,春城花都万象新。5年后,沿着总书记走过的足迹,再次来到昆明南站,这里开行动车已达到135对,全年预计旅客发送量超过1000万人次。雀舞春城、美丽绽放,一列列疾驰的高铁,正如这座城市一样,肩负殷切嘱托、承载城市梦想,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时间不会忘记,昆明人民不会忘记。2015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并作出重要讲话,要求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云南和云南人民的深情牵挂,为云南发展确定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总书记的期望与嘱托,为昆明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昆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照亮了新的未来。

谆谆嘱托重如千钧,宏伟蓝图跃然而出。2016年,昆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正式提出“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着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品牌”。

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代表的是昆明未来的发展定位,反映的是昆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承载的是放眼世界、融入全球、赢得未来的城市梦想。其中,“区域性”代表的是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主要指立足我国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代表的是形态标准,就是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向国际化城市这种高端形态迈进;“中心”代表的是目标地位,就是在区域内成为各类要素聚集中心,发挥枢纽和带动作用。

为把奋斗目标转化为生动实践,近年来,先后制定出台了《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促进条例》《关于建立促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长效工作机制的通知》《昆明市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2019年度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蓝图框架更加成熟定型、路径愈发清晰。

2017年8月,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出《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决议》。同年12月,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加快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决议》……这标志着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工作全面步入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确保了奋斗目标的延续性,真正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一届接着一届干”。

前路已明,步履坚定。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强化措施、共同发力,全力推进“一个枢纽”“四个中心”“三大品牌”建设,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并按照预定目标稳步推进。

着力打造“一个枢纽

夯实昆明扩大开放的“硬支撑

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这是对昆明独特区位最贴切、最直观的描述。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持续深化,昆明已经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放的前沿。

昆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

如何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变成交通优势,最终转化为发展优势?5年来,昆明着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积极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昆明为中心、覆盖西南地区、联通国内和南亚东南亚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全面提升互联互通力。

建设枢纽,交通先行。2017年,昆明被列为国家12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海陆空交通开始全面发力。

头顶上的通道”越来越繁忙。自2012年6月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运营以来,昆明联通世界的速度不断被刷新。今天的长水国际机场已跻身全球百强机场,航线正向全球快速延伸。到2018年,已开通国内外航线348条、通航城市173个、年旅客吞吐量达4708.81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42.83万吨,旅客吞吐量跻身全球第35位。其中,南亚东南亚通航点41个,位列全国首位,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首都和重点旅游城市客运全覆盖。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正逐步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连接亚欧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

脚下的道路”越来越便捷,昆明南站成为又一内联外通的重要交通枢纽。2015年1月20日下午,正在建设中的昆明南站迎来一位特殊客人——习近平总书记到此考察。他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键还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接口’做好,才能实现互联互通。

5年后的今天,昆明早已进入了高铁时代,开行的动车达到135对,2019年预计旅客发送量超过1000万人次。昆明南站作为云南“八出省、五出境”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枢纽节点,未来可实现与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印度等国家的联通。到那时,昆明将成为中国走向南亚东南亚的铁路交通枢纽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的重要陆路通道和枢纽。

与昆明南站相邻,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在过去的一年里又迎来了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批新项目的进驻,正努力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信息服务高地、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和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高地、云南省“云上云”信息产业发展高地、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数字经济示范园区。牢牢把握5G通信网络建设试点的历史性机遇,如今的昆明,主城区5G基站建设超过1000个,国际通信枢纽和信息汇集中心建设全面提速,不仅已成为全国第四大国际通信业务出口局,还着力提高昆明国际通信枢纽对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可接入性,构建服务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信息通信枢纽。

路网越织越密,联系越来越密切,昆明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随着交通、能源、物流、信息通道的加快建设,更加密集便捷的公路网、功能高效的铁路网、开放发达的航空网,以及多层次、立体化、广覆盖的物流枢纽设施体系,不断夯实昆明扩大开放的“硬支撑”。

加快建设“四个中心

打造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近年来,昆明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区域竞争的主动。

2019年8月30日,在昆明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正式挂牌。短短4个月,昆明片区就已经新增注册企业2527家,18个项目落地开工,成绩斐然。

从2015年9月,云南滇中新区正式获批设立,到2017年5月,昆明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再到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正式挂牌;从昆明高新保税物流中心、腾俊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建成并封关运作,到中国(昆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先后获批……昆明正一步一个脚印,打造越来越多引领开放的新平台。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31.2亿美元,同比增长67.6%,增速连续12个月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位。2019年继续稳步增长,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892亿元、增长6.4%。

搭建平台接轨国际,扩大开放合作共赢。聚焦“四个中心”建设,昆明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构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有效推动对外开放的理念、格局、平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不断释放着昆明潜在的外向基因,演绎着属于昆明的开放大戏。

经济贸易中心硕果累累。各类开放发展平台不断建设完善并开始运营,以南博会、旅交会、农博会等大型展会为代表的会展业蓬勃发展,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昆蓉欧、中亚铁海联运、昆越货运班列双向稳定运行;同203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57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昆明投资兴业;首个国家级海外利益保护机构落户昆明,设立全国首个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一个综合实力强、产业能级高、营商环境与国际接轨的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正加快建设。

科技创新中心答卷优异。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有930家,这些企业总收入的2327.37亿元中,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比57.37%,总体位列西部省会城市第三;截至2019年,全市共有各级重点实验室118个,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5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提升;2019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13%;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落地昆明,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正式挂牌,昆明-万象科技创新中心正式签约;昆明生物医药大健康科技创新中心、昆明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昆明信息及芯片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即将挂牌成立……一个创新资源充分聚集、创新创造活力持续释放的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持续精进。

金融服务中心成效明显。2018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38.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8.4%,比2014年新增136.2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9.75%;驻昆银行类金融机构7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突破2万亿元;辖区内证券公司2家、证券分公司29家,占全省证券营业部总数超过50%;驻昆保险业金融机构40家,保险法人公司1家,保险分支机构39家;9家外资金融机构相继入驻,使昆明市外资银行数量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三……一个国际性金融机构聚集、设施完善、功能完备、环境优良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正提速发展。

人文交流中心精彩绽放。国际友好城市达到24座,国际友好交流城市19座,南亚东南亚友城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和孟加拉国等7个国家在昆设立总领事馆,英国、法国、意大利等29个国家在昆设立签证中心,对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赛、环滇池高原自行车邀请赛、滇池国际龙舟争霸赛、“一带一路·七彩云南”国际足球邀请赛、“一带一路·七彩云南”昆明国际网球邀请赛等重大赛事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西甲国际足球学校启动建设;昆明国际友城旅游联盟、中国-上合组织青年交流中心、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等平台作用发挥越来越充分……一个文化交流活跃、文化贸易繁荣、文化合作密切的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正渐行渐近。

从经贸到科技,从金融到人文,昆明的开放程度越来越深、开放领域越来越广、开放引擎越来越强劲。一个面向南亚东南亚,走向世界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未来昆明,要塑造一座以开放为气质的城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连元说。

2020年,昆明将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和第七届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届时,一个更加开放包容、文明热情、活力绽放的昆明将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世界认识昆明、让昆明走向世界。

三大品牌”越擦越亮

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全面提升

昆明,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如诗如画的自然山水,汇聚了多姿多彩的灿烂文化,传承了璀璨悠久的历史人文,随着“三大品牌”越擦越亮,也正演奏着蓬勃发展的精彩乐章。

走进昆明,可沐浴明媚阳光,可纵览山高水长。这里,五百里滇池宛如“高原明珠”璀璨夺目,阳宗海一顷碧波、清澈明净,盘龙江穿城而过,形成了一幅山水环抱、泽润万顷的美丽画卷。这里,石林、轿子雪山、红土地等享誉中外,丰富的自然禀赋和壮丽的山川河流让人流连忘返。

如果说,“花枝不断四时春”是大自然对昆明的馈赠,那么,斗南的存在,则让“花都”更有底气。全国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出自昆明,全世界50多个国家都能看见昆明鲜花的身影。作为世界第二大、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中心,每年超过80亿枝鲜切花从斗南出发,畅销世界各地,连续20年交易量、交易额、交易人次稳居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花都”。

五彩缤纷的鲜花是对城市颜值的装扮,而绿色,则是春城的不变底色,也是昆明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中,昆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目标,注重改善生态、优化环境、提升品质。2018年滇池全湖水质上升到了Ⅳ类,为1988年建立滇池水质数据监测库30年以来最好水平;湖滨湿地被评为“中国最美湿地”,南滇池湿地成为“国家湿地公园”;盘龙江复航,重拾高原“水城”慢生活;2018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9%,空气质量水平长期居全国前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9.56%。“春城绿”“昆明蓝”“四季花”成为昆明最靓丽名片。

昆明也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城市。25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从公元13世纪起,昆明就成为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珍藏了许多文化记忆和历史遗存。

一池翠湖水,半部云南近代史。”在昆明市中心,翠湖宛如城中碧玉,水波涟漪,昆明的历史文化脉络也从这里延展出来,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49处,尤其是西南联大和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文一武”驰名中外、熠熠生辉。这里,是昆明历史文化记忆最集中的区域,也是串起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一条重要纽带。

在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过程中,昆明着力打造了历史内涵深厚、文化内容丰富的翠湖博物馆群,以翠湖为中心,北至云南师范大学老校区、南至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东至华山东路周边、西至钱局街一线,由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昆明朱德旧居纪念馆、西南联大博物馆、昆明聂耳故居纪念馆、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纪念馆、云南起义纪念馆、云南解放纪念馆等多个博物馆组成。

昆明还是一座春融万物、健康宜居的城市。地处“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天然优良的生态环境,使昆明成为最适宜人类居住、养生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城。

2016年,昆明在全国率先举起大健康旗帜,明确提出,要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将大健康打造成为昆明旗帜产业的发展思路,并出台了《昆明市大健康发展规划(2016—2025年)》,推动“中国健康之城”建设持续提速。

以目标引领发展、以实干笃定前行。近年来,全市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国药集团等一批大健康知名企业入驻、国药健康产业园等一批大健康重点项目相继落地,2019年预计全市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和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加快推进,“中国健康之城”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一座健康产业发达、健康文化鲜明、健康服务完善、健康品牌靓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健康之城”正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

春城光景无限好,乘借东风再起航。时间的脚步永不停歇,奋进的征程永远向前,春城儿女将牢记嘱托再出发,继续按照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把宏伟的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逐梦、圆梦,到本世纪中叶,随着全面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那时的昆明,必将是一座经济繁荣之城、活力绽放之城、现代大气之城、人文魅力之城、绿色健康之城。(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贾献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