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构建区域发展新空间: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撤县设市
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昨天上午举行了协调发展篇专场。省发改委、省文化厅、省民宗委、省委政研室、省住建厅联合发布新闻。
省发改委副主任丁兴忠说,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当前和今后五年,云南省的中心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难在全面。既要城市繁荣,也要不让农村凋敝;既要滇中率先发展,也要民族地区、沿边地区崛起;既要物质丰裕,也要精神丰富。要全面,就得协调。全面发展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协调出来的。着力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就要坚持协调发展。
省发改委副主任丁兴忠
协调发展是云南省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由于区位、历史和自然等原因,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矛盾和问题,仍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症结。另外,云南省的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匹配。
“协调发展是云南省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协调发展,才能解决全省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协调问题。”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构建“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区域发展新空间。
协调发展,还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省委建议推动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把曲靖、玉溪、楚雄、蒙自等滇中城市群,建设成高原生态宜居城市群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区域;支持大理、昭通等其他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加快州市府所在地市区、县级市、县城、中心集镇、边境口岸发展,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撤县设区、设市;支持有条件的州市建设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
数据
全省区域经济实力差异明显。2014年,滇中(昆明、曲靖、玉溪、楚雄)4个州市及红河北部7县市生产总值为8097.66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63%,而滇西(大理、保山、德宏、丽江、怒江、迪庆)6个州市的生产总值为2126.63亿元,仅占全省的16.6%。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昆明为56236元,是最低的昭通市的4.51倍。
2014年云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29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45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3.26:1,高于全国2.75:1的平均水平,远高于国际上2.5:1的警戒线。此外,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2014年,云南城镇化率为42%,低于全国12.77个百分点。
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
“一核”:昆明市与滇中新区。
“一圈”: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和红河州北部地区的滇中城市经济圈。
“两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
“三带”:沿边开放经济带、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金沙江对内开放合作经济带。
“六群”:包括滇中城市群和滇东北、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等城镇群。
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李昶
“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 突出昆明火车头作用
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李昶说,云南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2020年基本消除贫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靠滇中带头不行,只靠沿边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力也不行,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省各州市县的积极性,破除“木桶效应”“短板原理”,实现全面、综合、平衡的发展,提升全省发展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就覆盖了全省各个区域。该布局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相应的规划和制度安排,促进各地联动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这个空间布局围绕“做强滇中、搞活沿边、联动廊带、多点支撑、双向开放”的主线,明确了各区域板块的发展方向。“一核”,强调的是发挥昆明市的主引擎作用。昆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近1/3,是我省唯一的特大城市,也是我省最有条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地区。加快昆明发展,推进昆明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昆明的整体实力和辐射带动力,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引领全省发展的火车头、发动机和最具活力的增长核心。
文化厅厅长蔡春生
把文化产业建成云南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小康,就是既要物质丰裕,也要精神丰富,不能只鼓起了钱袋子,而空了脑瓜子。我省文化建设,要着力于创作生产文化精品。要实施“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和“云岭文化名家工程”,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等。
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体系,让其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加强文物保护,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民居,加强文献档案保护和利用。
力争在“十三五”末,构建起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把文化产业建成我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并初步确立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治保障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
最后,要着力于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人文交流中心。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
省民宗委副主任马开能
1-9月民族自治地方主要经济指标 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及时调整充实了以省委书记李纪恒为组长、省长陈豪为常务副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年度任务承诺制和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考核奖惩制,形成了示范区建设合力。
当前,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省部合作成效显著。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于今年4月深入怒江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国家发改委、交通部、水利部等部委,就支持怒江州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提出了具体落实意见,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于今年6月印发了《关于支持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支持怒江等三州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的30条具体政策措施和重点项目。
数据
云南省深入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点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投入省级专项资金6.018亿元,实施了10个示范县、65个示范乡镇、548个示范村(社区)建设,打造了一批有特色、产业强、民富村美的示范村镇和社区,涌现出贡山独龙江乡、巍山永建镇、昆明金星社区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典型。
据初步统计,今年1-9月份,8个自治州实现生产总值2835亿元,同比增长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民族自治地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省住建厅总规划师刘学
城镇建设要顺应自然、传承文化、符合时代需要
“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为:科学构建1个城镇新格局,稳妥推进2类驱动新平台,着力抓好3大发展新目标。就是按照“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的思路,建构我省区域发展新空间。稳妥推进2类驱动新平台,就是要推进国家级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和全省“十城百镇千村”示范试点,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有力促进城乡人口和要素自由流动。
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注意体现地方特色、生态领先和开放带动,城镇建设要顺应自然、传承文化、符合时代需要,不断发掘出具有云南特点的民族元素、文化元素、区域元素,加快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和生态特征的美丽城镇。
数据
截至今年11月,全省已形成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0个小城市构成的城镇体系。2014年全省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2%,预计今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能达到43%左右。
目前,全省已列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83个,其中:国家级名城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9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1个,省级名城9个,省级名镇1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街4个。已编制并审批完成保护规划及保护详细规划近100个,核心保护区面积共计约5158公顷。
现在,我省共有50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占全国总数的20%,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之首,预计能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5.06亿元,现已有259个传统村落获得补助资金7.77亿元。(记者 江枫)
来源:云南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