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庙会之旅:到达你的家乡

23.05.2016  13:29

  2016年2月20日,“北京地坛文化庙会·台北之旅”在台北花博园争艳馆举行。图为“唐人坊”中的绢人。王斯璇/摄

  米白色夹克,深青色长裤,84岁的台北市民陈秀琴腰背微曲,手里端着一小碗刚出锅的年糕细细咀嚼。他时而踱步于人流中,时而驻足于内画壶、玉石雕刻、唐人坊一个个摊位前。

  彼时的台北市花博公园争艳馆,人声鼎沸,商贾喧闹。画糖人儿师傅旁齐齐围着一圈小孩子,眼神发亮。

  这是陈秀琴第三次来赶庙会,这也是北京地坛文化庙会台北之旅的第三年。“就像老朋友又来了。”陈秀琴说。

   家乡人

  在台湾已生活69载,陈秀琴对庙会的最初印象,还是那“记不太清楚”的儿时的城隍庙,“坐电车,四大公司、大世界随便跑。

  自2014年地坛庙会来台,这就成了陈秀琴每年春节的新盼头。2016年正月十五这天上午,他早早就来到场馆,等着下午庙会开门。“吃吃道地的小吃,看京韵大鼓、听相声,不错啊,回家乡的感觉。

  和陈秀琴钟爱炸糕不同,二十多岁的孙子更钟情于场馆一隅的煎饼果子。“煎饼哥”李伟手脚麻利地又将一勺面糊浇在鏊子上,摊平、打鸡蛋、刷酱,薄脆的煎饼在铲子下“咔嚓”作响。“已经数不清这是今天的第多少个了。”他甩甩手臂。而排在队尾的市民被告知“一个多小时”后才能排到,依旧笑脸盈盈,只为一品“舌尖上的北京”。

  和前两届庙会不同,这次的展位有取有舍,“我们精选出21家具有传统文化优势,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品牌号召力的摊商出展,其中囊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民俗、特色小吃四大类。”活动承办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服务公司(下称“北京文服”)总经理王京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

  “在台北办庙会的初衷,是想把北京的庙会文化带到台北,让台北民众感受到北京文化的博大精深。”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周茂非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在老舍《北京的春节》中,庙会是北京春节正月初一的大节目。“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庙会之于北京文化,是一个“乐儿”,攒人气儿。

  这恰恰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载体。”周茂非说,“毕竟两岸人民同胞、同祖、同根、同文化,咱们带来的北京小吃、非物质文化传承代表作都反映了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文化,把两岸的人心拉近。

  “为什么喜欢来台北演出啊?因为台北的观众最热情!”京腔十足的相声《礼仪漫谈》上演,台下掌声连连。

  72岁的张爱莲(化名)在人群中乐不可支。已连续三天来捧场的她,依旧为台上抖落的包袱捧腹。

  “实在是太好笑了。本来我每天晚上三点睡到第二天十一点,为了看这个节目我七八点就爬起来了。”她软糯的台湾腔学着台上的口技演员,特意卷起儿化音。“我旁边的年轻人笑到举着手机都抖。

  因为年轻时“在舞台上扮歌星跳舞,很苦地苦过来,所以知道相声演员都这样,把人生的苦吞下去,乐带给别人。”张爱莲在大笑之余格外感动,一早特意跑去买“红圆”专程带来送给台上的年轻人。

  “我妈妈最会做这个了,糯米做的,很像麻薯,很Q很香,一年只有元宵节和重阳节才有。”张爱莲说。第二天又跑去买,“没买到,买了糖炒栗子,我知道北京也有,我应该送一些台湾不一样的小吃,我再想想看明天送什么。

   传承与商业化

  “提供更多适合台北市民需要的、想听到的、看到的、品尝到的好产品尤其重要。”北京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淼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台北的市民特别踊跃,很多场景非常感人。我们长途跋涉、远道而来,最需要看到的是游客互动,面对面的参与。无论是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还是市民,大家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非遗传承人的到来,无异为庙会增光添彩。非物质文化遗产团花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张凤琴的摊位前,观众屏气凝神。学手艺五十余年来,各色团花剪纸式样早已谙熟于心,张凤琴无需绘图,剪刀翻飞几下的工夫,代表福禄寿喜财的梅花便团团圆圆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老老少少对满墙的剪纸无不称奇。

  “这次来台湾,我们还有一个交流,就是如何让这种能够代表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项目在我们的平台上发扬光大。”王京说。

  不止此次参会的绢人、面人、内画鼻烟壶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技艺在逐渐消失,一个是没传承人,第二是传承在当代很难发展,不能实现商业化。

  王京以绢人为例介绍,北京绢人作为老北京特有的汉族民间艺术品,取材于民间故事中的喜剧人物,通过雕塑、彩绘、服装、道具和头饰等十几道精细工序,手工制成栩栩如生的玩偶。因其肌肤以绢纱制成,服饰亦多为彩绘丝绸,因此成为“绢人”。

  “绢人是老北京非常小的技艺,在当代几乎已经消失。”王京说,“一方面技艺太复杂,另一方面产品成本太高,很难实现商业化。

  从事中国人偶创意生产的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现了老北京绢人,“他们就和老艺人谈,能不能把绢人的技术稍加改造,实现商业化。”王京说,“原来绢人人脸是用绢纱一层一层贴出来的,现在改为软陶或者硅胶制作,大大缩短了生产工期,生产的整个难度也大大降低,但核心的东西还在。

  同时,唐人坊从全国农村选拔了一批有刺绣基础的女孩子,进行绢人生产培训,“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突破了绢人艺术商业化、市场化的瓶颈。

  此次庙会上,仅十天的时间,唐人坊带去台北的绢人实现“十天销量10万元人民币,供不应求。”王京说。

  “到达他的家乡

  在其后“中华文化世界行走进曼谷”的地坛庙会文化交流活动中,北京文服启动“匠心中国”项目,聚焦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商业化。

  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人头攒动的庙会一侧,静态展示区优雅沉静。“通过‘雅集’活动共同品茗、抚琴,通过中华传统的茶道、香道让大家感受到一种意境,与庙会文化相得益彰,动静分开。”张淼说。同时,主题为“华夏好丹青”的画展让曼谷市民不禁感叹,“以前电视里的中国书画,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真的太精美了。

  “‘华夏好丹青’在国内选了十位顶级画家作大师指导,我们帮他们海选,通过背靠背的投稿方式,从1500名年轻画家中选择55人,大师对其进行培训。”王京介绍说。

  而在55名青年画家的培养过程中,北京文服又组织他们去培养京津冀乡村美术教师,将技艺继续传递下去,为整个传统文化的传承尽一己之力。“让它发扬光大的同时,一定要实现商业化价值,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它、接受它。”王京说。

  而庙会只是起点。“北京还有白云观庙会、厂甸庙会、龙潭湖庙会等很多有亲和力的民间文化活动,我们还可以将白云观的打金钱、摸石猴用虚拟的手段展示出来,让更多的朋友特别是年轻人能够体验北京节庆文化。”张淼说,“通过文化消费产品服务,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境界提升,将东方文化的内敛深邃、感情的丰沛都体现出来。

  “北京作为首都,其中的一个核心功能就是文化,对外交流包含其中,承担中华文化的话语权形成的责任。”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和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说。

  在他看来,“历史上在文化走出去这方面,我们缺乏商业开发的基因。文化交流、文化事业是我们一直做得比较好的,但是我们还缺乏做文化产业的经验,至少缺少这个基因。如何处理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并且实现两条腿有机协调,这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地坛庙会走进曼谷,“我们想把文化庙会提升为‘中华文化世界行’,在庙会基础上在对中国文化做一次精准定位。全力打造文化设计平台,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文化先行,采取自营及合作的形式,精准定位文化输出领域,制定量化标准。在政府扶持基础上加大市场力度,探索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王京说,“这一定是条大船,很多文化企业、项目放到船上,带着走出去。

  “不止庙会,还有很多方式传播中国的民族文化。”周茂非说,“比如采取更多方式支持走出去的文化企业,建立分支机构,甚至收购国外主流的、热门的剧场,形成北京特色乃至于中国特色的文化演出,这也是文化传播与传承。

  无论如何,“文化要到达他的家乡。”冯奎说,“这里面有大量的评估问题,比如心理评估、社会评估、赠予评估等一系列。如果没有这个,很难讲我们的文化到底走到哪里去了,到底走得怎么样了。”(《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斯璇)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