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校特色 助力民族学子就业——云南民族大学多渠道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30.04.2015  20:07
打造学校特色 助力民族学子就业——云南民族大学多渠道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 教育厅
来源: www.ynjy.cn
 

打造学校特色  助力民族学子就业

——云南民族大学多渠道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4月28日上午,由省教育厅主办,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云南民族大学承办的云南省2015届综合类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第二专场在云南民族大学举办。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副书记陶晴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指导工作。

近年来,云南民族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今年的毕业生人数将达到最高值,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通过挖掘就业潜力,拓展就业渠道,帮助更多的毕业生就业。此次招聘会共组织了570家企业参会,提供了近12000个就业岗位。在招聘会现场很多同学对就业充满信心。据 “用人单位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招聘双方对本次招聘会的举办和组织普遍表示满意,不少企业在调查问卷中表示希望与学校加强联系,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就业基地,为企业做好人才的储备,也为毕业生搭建实践平台。

为提高学校整体就业水平,云南民族大学不断调整教学结构和设备。2003年以来,云南民族大学先后与省内12个州(市)、县合作办学,培养熟悉本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人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已拥有11个民族12个语种方向,推进了“政府+学校”订单式培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的改革,进一步扩大了与州(市)、县政府合作办学的渠道。与省委政法委等六部门合作,建立云南少数民族“双语”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为云南民族地区定向培养检察官、法官、司法调解员;与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创办云南民族大学临沧师专和丽江师专办学点和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与迪庆州人民政府合作,创办云南民族大学香格里拉职业技术学院;与玉溪九龙教育集团合作,创办了云南民族大学文化学院;与德宏州政府、瑞丽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东南亚南亚本科语种专业目前已达到8个,语种专业基本覆盖整个东盟地区,并向南亚地区扩展,是云南省政府授牌的“云南省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语种优秀翻译人才培养基地班2014年9月落户民族大学开班,云南民族大学已成为云南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高校中非通用语种类专业开设时间最早、语种专业最齐全、办学层次最高的单位,在国内高校非通用语办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也是最具特色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科专业之一,已经拥有了较为齐全的“东南亚语种专业群”,并初步形成了“南亚语种专业群”。

            此外,云南民族大学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等3个理科类学院试行理工类专业打造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文学类等5个大学科类专业中试行按大类招生,在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各语种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经济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泰语、法学、行政管理等6个专业中实施了主辅修和双学位制。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培养方式的改革构建了学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这些新的培养模式为毕业生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所:成果铺就干热河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
2011年至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区所)向社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运用面积累计达217.5万亩,增产农产品78万吨,新增社会经济产值11.科技厅
践行初心使命 选派精兵强将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云南省科技厅认真落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挂包帮”定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