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连元:率先小康为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而奋斗

12.09.2016  13:38

  

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 率先小康为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昆明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6年9月8日)

   程连元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昆明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埋头苦干,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我们聚力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出台系列措施并狠抓落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新型工业化进程逐步提速,高原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212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970亿元,年均增长1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54亿元增加到502亿元,年均增长14.6%。

  过去五年,我们强化基础支撑,提升城市品质,城乡面貌日益改善。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呈贡新区开发建设不断加快,功能配套日趋完善。“五网”建设扎实推进,“环线+射线”骨干路网基本形成,长水国际机场建成通航,地铁1、2号线首期工程投入运营,沪昆、云桂高铁即将开通运营,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健全。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新进展,城镇化率从64%提高到70.05%。

  过去五年,我们不断深化改革,拓展开放空间,发展活力得到释放。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国资国企、行政审批、商事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南博会、旅交会等开放合作平台影响力日益扩大,缔结国际友好城市达到21个,设置外国签证中心达到13个,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

  过去五年,我们狠抓滇池治理,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显现成效。滇池治理加快推进,流域截污体系基本建成,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顺利通水,滇池水质逐年向好。阳宗海水质基本恢复到Ⅲ类,云龙水库、松华坝、清水海等水源区保护得到加强。城乡绿化美化、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扎实推进,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02%,主城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

  过去五年,我们致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群众福祉稳步提升。民生投入持续加大,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955元和11444元,年均分别增长12.1%和14.6%。贫困发生率从11.2%下降到5.7%。平安昆明、法治昆明建设扎实推进,反恐怖斗争、禁毒防艾、安全生产等工作深入开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过去五年,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作风转变,党风政风逐步好转。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稳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的制度建设逐步健全,执政基础不断夯实。宣传思想工作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党内民主不断完善扩大,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取得初步成效。坚持不懈整治“四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党风政风逐步好转。

  人大、政府、政协履职富有成效,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取得新成绩,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民融合发展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迈出新步伐。

  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在此,我代表中共昆明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中央驻昆单位和省直机关的同志们,向驻昆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广大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昆明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五年奋斗历程,我们体会到,做好昆明各项工作,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首要遵循,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工作的正确方向;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行动先导,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前瞻的战略思维、先进的发展理念引领实践、推动工作,应对发展新挑战,闯出发展新天地;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在改革创新中汇集资源、凝聚力量,在扩大开放中拓展空间、赢得优势,不断释放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责任,坚持以人为本不偏离、为民服务不懈怠,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必须把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素质高、能力强、密切联系群众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产业结构不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一些同类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突出;城市规划重形式轻内涵、重编制轻执行,城市建设缺乏统筹谋划、功能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鲜明,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够、管理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改善民生面临新的挑战;社会建设滞后,治理水平不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群防群治力量薄弱,社会矛盾增多,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

  尤其需要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的是,过去一段时期,昆明在党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有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抓得不牢,信仰缺失、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有的党员干部缺乏事业心、责任感和紧迫感,工作中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心态,回避矛盾问题,推、拖、滑、绕、躲,慢作为、不作为,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能担当;有的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肆无忌惮,执行决策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少数党员干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公权私用、贪赃枉法,走上了违纪违法的不归路。有的党组织党建责任履行不到位,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威信不高、形同虚设。仇和、张田欣、高劲松连续三任市委书记和李喜、谢新松两名副市长违纪违法,严重破坏了昆明政治生态,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严重影响了昆明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伤害了干部群众感情。特别是仇和担任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期间,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重违纪违法,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影响极坏,教训深刻。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存在问题、深刻吸取沉痛教训、彻底肃清恶劣影响,正本清源、匡正风气,着力重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清明干净的从政环境。同时,也要客观地看待队伍、对待干部,把腐败分子与广大党员干部区分开来,把班子个别成员腐败与领导班子集体区分开来,把系列案件造成的危害影响与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取得的成绩区分开来,团结和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干事创业上来,把精力集中到推动发展上来,用新的行动、新的业绩,回报党中央的信任、省委的关心、人民的重托。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把握发展大势,紧跟时代潮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谋划好今后五年的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国情、省情、市情,认清客观规律,适应形势变化,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要求我们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着力发挥党组织作用,从组织上落实从严治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云南的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也为昆明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省委要求昆明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火车头,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省委的决策部署,对昆明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向党中央、向省委、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客观分析市情,昆明加快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有机遇。昆明风光秀丽、四季如春,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和高原湖滨生态优势,是世界知名的“春城”“花都”,休闲、旅游、度假、居住的理想之地。昆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都市时尚文化、边疆异域文化交汇交融,为昆明塑造了独特的城市个性,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沃土。昆明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三圈”交汇点,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和重要门户。昆明资源集中、要素集聚,汇聚了全省6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70%以上的科技创新资源、90%以上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是创新创业的理想之地。昆明政策优惠、充满活力,享有国家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云南省综合改革试点市等政策,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当前,在宏观环境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昆明加快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发展,昆明已经从对外开放的“末梢”变成“前沿”,加快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西部大开发和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为昆明调整产业结构、补齐发展短板提供了重要契机。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推进新科技、新经济、新业态发展,产业、要素和市场分工体系加速重构,为昆明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车创造了有利条件。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昆明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的新阶段,将形成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为昆明打造发展新优势释放强大动能、拓展广阔空间。

  在重大机遇面前,我们也要看到昆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从宏观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高起点实施“再工业化”,南亚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显现,昆明吸引外来投资、发展出口贸易、参与国际分工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南亚东南亚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从区域竞争来看,全国各地和周边城市加速调整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培植优势产业,对资金、资源、产业、企业、政策、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昆明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前面的标兵越来越远、后面的追兵越来越近,挑战严峻、不进则退。从自身发展来看,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们高投入、高消耗、简单粗放、过度依赖烟草和房地产等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面临着既要“”又要“”的双重任务,承受着既要“做大总量”又要“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

  综合判断,昆明的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努力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在新征程中夺取新胜利。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当好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火车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未来五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到2018年,全市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开放程度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区域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明显提升,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经济辐射力、创新带动力、文化软实力、城市吸引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是昆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落实省委要求的具体实践,也是昆明提升城市品质、增强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在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打造“一个枢纽”,全力当好“两个龙头”,积极搭建“三个平台”,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全面提升“五个品牌”。着力打造“一个枢纽”,即加快建设联接国内、连通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交通、能源、物流、信息通道,把昆明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全力当好“两个龙头”,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当好引领云南和我国西南地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放合作的龙头。积极搭建“三个平台”,即加快构建区域性公共事务平台、商务活动平台、协调联动平台,提升昆明在我国与周边国家交往合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即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全面提升“五个品牌”,即挖掘潜力,彰显特色,打响“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开放门户、国际旅游城市、中国健康之城”五大城市品牌,增强昆明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美誉度。

  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以国际的视野去谋划,以务实的举措去推进。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必须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动共享,开创发展新境界;以新布局增创新优势,优化区域功能布局、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布局、生态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功能、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新动力促进新跨越,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向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培育发展新动力,构建发展新支撑;以新治理实现新突破,推进依法治市,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城市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等向现代化、法治化、信息化、系统化方向迈进;以新作风展现新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淳正党风政风,促进社风民风,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

   三、奋力拼搏砥砺前行 全面提升昆明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保持昂扬斗志、树立必胜信念、拿出过硬举措,切实做到“九个坚持、九个注重”,全面提升昆明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

  (一)坚持规划引导发展,注重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加快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载体。我们要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城市发展道路。要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科学确定发展的布局、结构和规模,着力构建“两核一极两区六廊”的城市格局。有序推进老城功能疏解、人口转移,提升政治中心、文化交融、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呈贡新区开发建设,有序承接老城人口和部分城市功能转移,建设现代化科教创新新城。推动昆明市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促进滇中新区加快建设国际化高新产业新城。强化城市功能拓展区建设,提升城市生态涵养区发展水平,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市域发展新格局。协同曲靖、玉溪、楚雄、红河,促进6条出入昆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发展,实现合作共赢。要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构建“多规合一”规划体系,加强空间开发管制,引导调控城市规模,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注重对城市形态、城市轮廓、建筑景观与色彩、标志系统等要素的建设引导,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加快建设“海绵城市”,抓好草海、巫家坝、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努力建设天蓝地绿、山水交融、城美人和的现代化城市。要狠抓“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198556”干线公路网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与滇中各城市双高速连通,构建快速通畅、脉络清晰、功能完备、高效衔接的城市路网,全面完成自然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建成轨道交通1至6号线和9号线,开工建设7号线、8号线、安宁线、嵩明线,推进沪昆、云桂、渝昆高铁和南昆铁路配套工程,形成内连外通的城乡道路交通体系。加快长水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新增一批国际、洲际航线,推进安宁、高新区等通用机场建设,把昆明打造成为国际航空枢纽、航空都会。统筹推进成品油、天然气管网、输配电网络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尽快完成主城区天然气置换工程,打造跨区域能源枢纽。加快滇中引水配套工程、重点水源和灌区工程、城乡供排水管网建设,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保障体系,打造区域性国际通信枢纽。要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新方式。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加快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建设步伐,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落实市、区、街道、社区的管理服务责任,健全城市基层治理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效能。加大交通拥堵治理力度,缓解出行难、停车难问题。健全城市应急体系,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二)坚持产业支撑发展,注重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全市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产业兴则昆明强,发展产业是昆明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加大产业优化升级力度,按照“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思路,着力推进“188”重点产业发展,夯实加快发展的产业支撑。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先发展商贸及物流、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科技及信息服务、会展、健康服务等产业,稳步推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现代服务业高地、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化工、冶金、非烟轻工、烟草及配套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动工业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发展转型。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稳定粮食生产,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高集约度、高科技农业和品牌农业,构建“三区一带”农业发展布局,建立开放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一产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市场开放、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推动重点产业突破发展。依托昆明独特的气候优势、生态优势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以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服务、康体养生等为重点的大健康产业,促进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等产业的融合,把昆明建设成为全国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构建“一心一圈三片五廊”旅游发展格局,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把昆明打造成为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国际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推动实施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510”工程,促进文化创意与旅游、会展、科技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最具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之都。做大工业总量规模,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打造昆明工业经济升级版。大力发展以高端装备、机电产品、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汽车制造等为主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强化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的带动作用,打响“昆明制造”品牌,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大数据“1+N”产业体系,把呈贡信息产业园打造成为全省信息产业发展新高地。要提升集约集群发展水平。加快实施“千百亿园区提升工程”,加强园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园区规模扩张、发展提速、转型升级。推动园区分类发展,促进企业集中、资源集约、产业集群,提高投资效率和产出水平。重点培育5个主营业务收入达到千亿元以上的园区,着力打造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三)坚持开放促进发展,注重构建平台、拓展格局,全面提升开放合作层次和城市国际化水平。昆明要跨越,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我们要找准在国家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扩大开放领域,拓展开放空间,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区域竞争的主动。要搭建平台,接轨国际。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引领、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引入国内外重大赛事、品牌展会、国际峰会、高端论坛等大型活动,提升南博会、昆交会、旅交会等展会的影响力,构建一批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灵活高效的开放合作载体,提升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窗口平台功能。加强国际友好城市交往,加快昆明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新高地。要加强合作,融入国内。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化与泛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川滇黔十二市州、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合作,加强资本引进、渠道建设、市场对接,实现互促共进、共同发展。主动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产业协作和项目对接,引入首都科技创新资源,推进互利互惠、共赢发展。要携手州市,联动周边。探索建立与省内州市合作机制,推动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促进昆明与曲靖、玉溪、楚雄、红河“五城联动”发展,逐步形成“昆明服务+周边制造”模式,提升昆明的辐射带动能力。按照“省级决策领导、新区独立建制、市区融合发展”的原则,构建与滇中新区合理分工、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格局,共同打造全省最具活力的增长核心。要双向开放,开拓市场。培育扶持一批国际化规模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南亚东南亚国家投资兴业,推动外经外贸优化升级。加快产权、生物医药、国际花卉拍卖交易等要素交易平台建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定价权的区域性要素交易市场。加强对招商功能分区的统筹和规划引领,推进招商引资向专业化迈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落户昆明。

  (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注重深化改革、推动创新,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我们必须坚持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助改革,加快形成以改革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与发展模式。要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主线,落实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现有供给结构、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加快推进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改革,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改革,加快推进有利于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加快推进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组织实施科技攻关,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升科技合作开放水平,对接国际国内创新资源,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春城人才行动”等人才工程,着力发展、培养、集聚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补上昆明创新人才缺乏的短板。紧扣培养引进、配置使用、评价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实施“双创”行动计划,积极发展“孵化+创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模式,扶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成长。健全完善政策措施,支持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市场主体,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最大限度释放创业创新活力。要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消除各种壁垒,下大力气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切实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高民营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质量效益。

  (五)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注重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努力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局面。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两出、两进、两对接、一提升”的工作思路,以“两区两县”为重点,以“七个一批”为工作路径,整合扶贫资源,推进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确保禄劝县、寻甸县、东川区如期脱贫摘帽。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做到脱帽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持续加大对贫困人口和边缘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巩固脱贫成效。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主城五区和高新区、经开区、度假区作为城市核心区,要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引领和辐射功能,当好全市加快发展的新示范;安宁、晋宁、富民、宜良、嵩明、石林和阳宗海度假区作为城市功能拓展区,要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加速承接产业发展功能,成为全市跨越发展的新支撑;东川、禄劝、寻甸和倘甸“两区”作为城市生态涵养区,要强化生态保障和水源涵养功能,改善基础设施,延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打造全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深入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打造一批风格各异、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深化农村产权、土地、金融、户籍等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紧紧把握环境整治和民风建设这个重点,做到“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同步推进,点、线、片、面联动发展,打造文化的新农村、精神的新农村,建设“三清四美三宜”美丽乡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整体提档升级。

  (六)坚持环境服务发展,注重改善生态、优化环境,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家园。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发展环境,增强昆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要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把滇池治理作为头等大事、“一把手”工程,与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手段,统筹抓好滇池治理各项工作,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取得突破性成效,使滇池成为生态之湖、人文之湖、希望之湖。到2020年,滇池湖体富营养水平明显降低、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抓好云龙水库、松华坝、清水海、牛栏江等水源区管理保护,确保阳宗海水质保持在Ⅲ类。加大“五采区”、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区域生态治理力度,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森林抚育等工程,全面实施大气、土壤、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落实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要努力提升人居环境。在城市深入开展“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在农村全面实施“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拓展城乡绿色空间,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努力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要打造高品质的人文环境。综合自然山水、文化遗迹、历史传承、民族风情等因素,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进一步提升城市人文气质。增强城乡生活的便利化和舒适度,使城市和农村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充满人性温暖。加强城市人文建设,提炼和弘扬城市精神,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集便民服务、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持续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健全完善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着力营造诚信守法的发展环境。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努力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七)坚持文化引领发展,注重彰显内涵、打响品牌,切实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我们必须坚持以文立市,用文化凝聚思想共识、引领社会风尚,为改革发展汇聚强大而持久的正能量。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家风、校风、行风建设,持续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要抓好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五馆”、广播电视“户户通”、农家书屋、群众性文体活动广场、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等文化惠民项目,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建设,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加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古镇名村等的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传承民俗节庆、民族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丰富城市内涵,彰显文化名城魅力。挖掘昆明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打造更多具有时代特征、昆明特点、民族特色的文艺精品、文化品牌。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统筹各方面文化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打造一批文化开放载体、文化骨干企业、文化贸易平台。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讲好昆明故事,提升昆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把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

  (八)坚持民生优先发展,注重办好实事、增进福祉,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第一追求,补齐发展短板,保障基本民生,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做到规划建设优先安排、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先满足,保障适龄儿童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高中教育质量达到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构建中高职融通、产学研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加大开放办教育力度,创新办学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构建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教育体系。要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打造中国健康之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科学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培育多元化医疗服务市场,织牢基层卫生网,不断满足不同层次的就医需求。加强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和高端人才,使昆明的综合医疗水平达到西部一流,国际特色医院走在前列。要兜住社会保障底线。扩大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面,加大对低保、五保、残疾人等群体的救助力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争创国家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城市。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满足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需求。要促进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突出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失业人员就业工作,让群众安居乐业。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牢固树立“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妥善处理民族宗教关系,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顺,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引领和标杆。

  (九)坚持治理共赢发展,注重依法治市、促进和谐,深入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水平是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我们必须积极推动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加快法治化进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学习宣传、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使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服务发展的独特优势,更好地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加强依法治市。

  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依法治市全过程。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不断提高立法质量。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要创新社会治理。按照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工作理念,坚持系统治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政府主导作用、社会参与作用,更好地组织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推动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确保其成为党委和政府的有力助手。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纪检监察政法信访部门解决群众诉求“四级联动”工作,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构建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建设平安昆明。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发生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争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救灾应急能力。

   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我们要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最大政绩,坚持严字当头,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一)增强“四个意识”,补足精神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首要任务。要克服重经济建设、轻思想政治的倾向,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固本培元、凝魂聚气,真正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任何情况下都绝对忠诚于党、绝对忠诚于人民,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昆明落地生根。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党员干部个人自学、理论学习考核等制度,发挥党校学习、基地教育、活动实践等作用,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全面落实党管意识形态主体责任,把好正确方向,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二)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基础支撑,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要坚持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相统一,分类施策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精准发力,持续推动农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两类组织等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理念、内容、方式,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推动党组织设置和活动由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延伸,由单位向区域延伸,由实体向网络延伸,使党的组织、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社会各个领域。要抓好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严把入口、畅通出口,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落细落小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生活基本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动态排查,每年按照一定比例排查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持续抓好整顿提升。要加强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抓好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选派党建指导员等工作,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三)树立正确导向,注重选贤任能,大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推动昆明各项事业发展,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突出忠诚干净担当、不让老实人吃亏、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着力打造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队伍。要从整体上统筹好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统筹好党政干部与企事业单位干部的培养选拔,统筹好育、选、用、管等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各方面、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要更加注重干部在基层一线的经历和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更加注重必要台阶和递进式的培养,更加注重关键岗位的扎实历练,切实解决干部来源渠道单一、成长路径趋同、缺乏实际工作磨练等问题,优化干部成长路径。要从严把好选人用人的群众关、廉政关、程序关、纪律关、任职关,坚决防止用人失察、“带病提拔”。要发挥好考察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坚决调整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干部,及时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促进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让能上能下成为干部选任的新常态。

  (四)持续正风肃纪,狠抓正本清源,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纠正“四风”,祛病疗伤,激浊扬清,推动党风政风取得根本性好转。要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持续发力正风肃纪,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坚决防止“四风”问题“隐身”“变异”“反弹”“回潮”。要坚决整治生冷硬推、吃拿卡要、推诿扯皮、庸懒散弱等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贪污挪用、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等恶劣行为,集中力量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涉法涉诉等突出问题,让群众感受到作风转变的实际成效。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调查研究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敢于担当之风,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掷地有声的执行力推动工作落实,用干事创业的行动树立干部队伍新形象,用党员干部的勤奋换取老百姓的安逸。要探索建立容错机制,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先行先试或受客观因素影响出现的轻微错误、无意过失,同明知故犯、我行我素、谋取私利等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旗帜鲜明地支持实干者、宽容失误者、鼓励创新者,为既讲规矩又敢担当、既能干事又干成事的干部撑腰鼓劲。

  (五)强化监督执纪,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我们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铲除腐败,重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认真履行党委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做到尺度不松、力度不减,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要经常性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要实践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发现苗头马上提醒,触犯纪律及时处理,真正起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紧盯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出让、工程招标、国有产权交易、集体资产处置、行政审批、选人用人等重点领域,重点查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对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明确职能定位,突出主业主责,全面提高履职能力。抓好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构派驻和市县巡察工作,推动反腐肃贪向基层延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格局。

  (六)扎紧制度笼子,严格制度执行,使制度真正成为硬约束。制度建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要坚持依规治党,创新体制机制,扎紧制度笼子,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制度利器。要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制度遵循和有力保障。要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制度,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建立完善党委工作、全委会、常委会、民主协商等制度,规范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一把手”“三个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态”等制度,使权力行使的全过程、各环节都有制度约束规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积极构建目标明晰的考评机制、科学公正的晋升机制、奖优罚懒的激励机制、规范合理的出口机制、严格透明的监督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惩治破坏制度、有意干扰制度执行的行为,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同志们,宏伟的目标需要我们团结奋斗,崇高的使命激励我们阔步前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把昆明加快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昆明日报)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
云南高铁旅游城市联盟成立
楚雄、大理、红河、昆明、丽江、曲靖、文山、玉溪8个Zhifang.com
云南旅居的新宠儿竟然是TA?
旅居,从来不是单一的气候、观景、亦或者文化、投资,Zhifang.com
昆明二环内5个新盘蓄势待发
今年以来,昆明二环内多个停滞多年的项目有了新的动作,Zhifang.com
云南安宁重现古时集市
活动旨在着力挖掘永安桥片区的文化底蕴,Zhifang.com
五一假期来昆明旅游人次达197万
滇池畔置业起点较高,多为高端物业,Zhifang.com
昆明经济对房地产依赖度排名全国第三
在45个大中城市中,2018年云南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总量的18.Zhifang.com
云南旅游2018年净利润增超5倍
云南旅游是华侨城集团实际控制企业,Zhifang.com
去年昆明旅游业总收入达2180亿元
昨日,记者从昆明市召开的“2019年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上了解到,2018年旅游业总收入2180.Zhifang.com
云南滇池度假区努力营造宜居宜业环境
今年将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建设、增加财税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