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若干思考
当前,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以凤庆县为例,谈谈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若干思考。
制定“六无六有”村庄建设标准
“六无”即村头寨尾、田间地头、河道溪流、村组道路、公共场所、房前屋后无垃圾;公厕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无污水溢流;无牲畜粪便乱排乱流;无违章搭建行为。
“六有”即一个自然村至少有一个村民活动场所、一个公厕、一个或多个公共垃圾池、户均一个垃圾堆肥池、一个户外垃圾桶;每户农户至少有一套简易污水处理设施;有一套村庄保洁长效管理机制;房前屋后有“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有清澈洁净的河道溪流;有乡土味道。
美丽人居融合脱贫攻坚
一要打造“清洁烟草园、清洁果园、清洁蔗园、清洁茶园、清洁桑园、清洁菜园、和清洁养殖园”七个示范园,积极提升烤烟、核桃、甘蔗、茶叶、蚕桑、蔬菜、畜牧业等地方优势产业,进一步夯实了居民增收的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二要紧紧围绕全县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着力培育一批与生产基地有效对接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及种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群众在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微型采摘项目方面增收。同时,在基础设施改水、改电、改路、改房、污水处理、垃圾治理、公厕等主要项目建设中,通过政府引导,协调施工单位,动员广大群众投身项目建设,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增加务工收入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劳动技能、技术。
三要在治理城乡脏、乱、差、堵的过程中,实行村庄保洁员制度、保洁收费制度和县城停车收费制度,以一事一议方式吸纳贫困户为村庄保洁员和停车收费义务监督管理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增加了贫困农户的收入。
抓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一要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二要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边远村庄不具备外运条件的农村生活垃圾,在实行源头减量后,通过建设卫生填埋、堆肥或技术成熟且符合环保要求的小型焚烧设施等就近就地处理。
二要在村庄保洁和垃圾收费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定村庄保洁队伍,加快建立并实施垃圾处理收费机制。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重点整治垃圾围村、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置和农村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
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一要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推进厕所革命。县城周边和其他环境容量较小的村庄,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其他村庄要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普及不同水平的卫生厕所。
二要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人口规模较大村庄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一要根据村庄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
二要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
三要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
统筹提升村容村貌品味
一要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路面材料。
二要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补齐农田水利设施短板,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用水调节。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管网延伸等方式,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建设,完善净化、消毒设施配套,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有保障。
三要大力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通讯设施建设,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完成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四要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按照安全、经济、适用、美观和传承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要求,坚持规划设计先行,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尊重村民意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提升田园风光品质。
五要大力开展村庄绿化,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栽花种树,绿化美化庭院,积极创建绿色村庄。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森林和湿地等资源。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深入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洁及卫生村庄创建行动。
加强村庄规划管理
做到农房建设有规划管控、村有整治安排、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安排。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建立健全违法用地和建设查处机制,基本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
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
一要全面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管护形式,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
二要推行农村厕所改造建设、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庄风貌提升,实现“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四个统一。
三要建立并实施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鼓励有条件的村庄探索建立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
四要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
五要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把当地村民培养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提倡村民参与投工投劳,降低建设成本。县级行业主管部门督促乡镇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录入者:曹建文 责任编辑:曹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