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底前 云南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工作

31.10.2016  11:40

日前,由省住建厅主办的云南省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保护建筑确定工作业务培训会在昆明举行,标志着云南省全面启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家谱”绘制。来自全省129个县(市)区的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会。

培训会上,住建、历史等领域的专家就哪些街区和建筑属于划定范围、如何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如何正确填写表格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对学员的提问进行了回答。

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内容,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历史建筑承载着不可再生的历史信息和宝贵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对于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延续城市文脉,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推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每一个现代人的责任和义务。

培训会强调,全省各级相关单位要重视此项工作,树立历史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在划定过程中坚持“两先两后”的原则,即先登记、后认证,先保护、后修缮,以“可能性”和“保护性”为优先,对可能符合条件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及时登记、上报。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用五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要求,住建部制定了《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决定对全国设市城市和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县开展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根据进度安排,今年7月至8月,省级住建主管部门组织对本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现状情况进行统计,完成数据汇总和校核,现状情况于8月31日前上报住建部,目前我省已完成此项工作;今年9月至2018年12月全面开展普查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划定,对符合标准的历史建筑进行确定、挂牌,省级住建主管部门对本地区每年新划定和确定的信息进行汇总、校核等,每年新划定、确定情况要在当年年底前上报住建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为督导检查阶段,2019年底前,各地建立起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的长效机制,住建部将实地进行督导检查,定期通报划定、确定工作进展情况。

昆明日报 记者董宇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