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救命”到“休生养息” 社会管理成滇池治理重中之重(转自云南网)

01.04.2016  09:42

滇池草海每年迁徙而来的海鸥成了一道美丽的生态景观

滇池污染问题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围湖造田,到了80年代,随着昆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工业、生活污水直排滇池,使其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

治理工作从90年代开始,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湖体水质由重度富营养转变为中度富营养,基本达到滇池“十二五”规划水质目标。与此同时,迅速扩张的城市让滇池成为了昆明的“内湖”。如今,随着滇池水质企稳向好,昆明的母亲湖也开启了全新的篇章——从单纯的污染治理到治理与城市发展相联系的社会管理。“量水发展”倒逼城市产业布局和规划,已成为必然趋势。

水管理

水清了 滇池游变着花样来

有段时间自己都怀疑,这辈子滇池是不是都治不好了。”昆明滇池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主任翟明常年从事滇池治理工作,如今依然难以忘怀上世纪80年代下湖游泳的美好时光。而现在的滇池水越来越清,偶尔还能看到几条小猫鱼在岸边嬉戏,这是大多数市民对滇池治理成果的直观感受。

现今的海埂公园里,一艘艘大型游轮载着各地游客在不断翻滚的浪花中前行,让人们在滇池中观山赏水,近距离享受滇池治理成果。去年9月,“昆明私享会海陆空俱乐部”正式对外开放,在海埂公园滇池岸边东码头便可享受直升机空中观光的乐趣。除此以外,滇池航运路线正在规划建设中,待呈贡新城码头(斗南)建成后,游船观光、湿地休闲、斗南买花或将成为一种新的休闲方式。

亲水产业”将成新经济增长点

谈到滇池与昆明发展的关系,昆明市四退三还办一位负责人颇有感触:“以前永昌湿地一带,滇池水臭烘烘的,那一片的房子很难卖出去,现在滇池水质慢慢变好,周边房价上涨也非常快。现在我们四退三还投入100亿元,将来带来的价值有可能翻十倍甚至是百倍。”滇池治理的成果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渐渐显露。

建议发展亲水产业,实现经济发展生态化。”昆明市社科院原院长、滇池泛亚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龙东林认为,可以在滇池治理过程中,把亲水产业发展起来。比如,滇池底泥疏挖出来之后,作为有机肥,变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这一产业发展前景就非常可观。这样一来,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产业链逐步建立,将成为新的城市经济增长点。

游客激增 滇池湿地或“轮休

近年来,滇池水域面积增加了11.51平方公里,建成湖滨生态湿地面积5.4万亩,而今年又将完成11个湿地的建设并会分期向市民开放。

滇池环湖湿地建起来之后,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去观赏,以捞鱼河湿地为例,游客量最高时达到了2万余人,平日里车流稀少的环湖东路一度被堵成停车场。去年11月,古滇文化旅游名城生态湿地向社会免费开放,短短7天春节假期便接待了43万人次,湖滨湿地显然已成为昆明市民休闲的首选。

游客对湖滨湿地热情不减的同时,引发了人们对城市管理的思考,诸如湿地周边交通堵瘫、公园内垃圾遍地等问题令人忧心。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湿地?针对客流量较大的情况,昆明市下一步将出台滇池湿地相关管理办法,让部分湿地区域实行“轮休制”,即特定的时间关闭部分区域,保护鸟类、植物和鱼类,使之顺利繁衍。而在建设过程中,也不能把所有湿地都建成对外开放的公园,让湿地过度公园化。

生态圈

量水发展 以水定城

2015年8月2日,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率队调研滇池治理工作。调研中,程连元提出,要把滇池治理和整个城市发展联系起来,牢固树立“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的理念,根据水资源量和滇池保护治理的需要,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出更严厉的约束条件,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在业界看来,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滇池与新昆明建设的关系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如何看待滇池与新昆明发展的关系呢?有环保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新昆明”是一个“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而以滇池为主体的高原湖泊是昆明地区的基质景观。

建立良性生态链

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薛晨江的理解很直观,他认为城市与滇池的新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打造一个完美生态圈。据他介绍,造成滇池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是氮磷元素超标,如果能让滇池中藻类吸收氮磷等物质,再培育浮游溞类吃掉浮游的藻类,鱼类又吃掉浮游溞类,最终市民再吃掉滇池里的鱼,这便形成了一个生态圈。

这条线看起来简单,然而一环扣一环的中间过程却十分复杂。最关键的就是要培育浮游动物,建立良性的生态食物链,才能保护好滇池的水质。

龙东林也提出,滇池虽然水域面积大,但湖盆浅、蓄水量非常有限,进水量小的同时蒸发量大,自净能力也较差。所谓的“量水发展”,是在考虑滇池生态承载力的基础上,来确定昆明发展的速度、布局和结构。从长远看,如何使滇池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协调起来,实现人与湖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