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成昆明稳增长新动力

09.07.2015  09:17

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大众创新创业成为稳增长的新动力,启动这一新引擎,将加速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业生态,充分激发和释放新的消费潜力,唤醒社会资本投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实现经济增长。

云南省推出的27条稳增长政策中明确提出,着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提供公共服务“双引擎”,力促形成新的增长点,而这也是昆明市19条稳增长措施之一。新常态下,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稳增长的重要举措。

真金白银 助推创新创业

为了推动创新创业,市委、市政府不断在政策方面为创新铺平道路,从行政审批制度、工商登记制度、财政、科技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本来之前打算上两年班,攒点钱之后再创业,可现在形势这么好,政府给了这么多扶持和便利,而且注册企业1元钱就够了,我肯定得把握住这个机会。”日前,在市工商局注册大厅,刚毕业的“90后”小伙子小陈正排队准备注册自己的公司。跟小陈一样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少见,截至5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621651户,其中内资企业总量达182153户,比去年同期增长28.2%。

在昆明市19条稳增长措施中,为推动创业创新,统筹安排创业创新专项资金1000万元,对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创业示范园区、新型孵化平台等进行扶持补助;积极培育众创空间、创业工场或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平台,对通过认定的新型孵化平台,市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助10万元。

市科技局也于日前正式启动“创新梦想工程”,出台并实施《昆明市发展科技众创空间推进创新梦想工程实施办法》,计划到2017年,累计孵化培育10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采用创新梦想工程展开创新创业的,还将结合现有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扶持金额从2万元到50万元。

同时,市财政局日前制定的17条举措中,也明确提出:各级财政部门要把着力培育中小微企业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今年,市级财政统筹安排了创业创新资金1000万元,扶持对象包括:被认定为昆明市青年(大学生)创业园满一年的,按每入驻一家企业5000元与每吸纳1人就业200元总数之和给予举办方一次性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对通过评审认定的省级创业示范园区,在享受省级补助的同时,市财政再给予每个园区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通过认定的新型孵化平台,市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助10万元。此外,安排了就业创业专项资金7613万元,支持创业示范园建设、大学生创业场租补贴和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等。安排资金1277万元,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个人创业等小额贷款给予贴息支持。

深挖潜能 培育新兴产业

在昆明高新区新城产业基地,有一家提取辣椒红、辣椒素的企业——云南宏绿辣素有限公司,占地仅70亩,但深加工水平却达到国内顶尖水平,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辣椒红和辣椒素生产基地,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上缴税收2000万元,带动近20万户、40万农民脱贫致富。该公司的辣椒提取物除了做食品添加剂以外,还可广泛运用于医药、国防、环保等领域。

如果不是深入了解,可能很多人都想象不到,一家提取辣椒素的企业可以实现这么高的收入。当然,科技研发是一个公司的立足之本,宏绿辣素每年都要更换辣椒品种,不断进行研发,正因为如此,宏绿辣素被科技部定为“科技试点企业”,并多次获得科技创新资金的支持。

扶持、深挖创新潜能的企业,培育新兴产业,在新常态下显得尤为重要。以昆明高新区为例,近年来,高新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根据高新区国税局统计,今年一季度,高新区国税局组织各项税收入库46506万元,同比增长25.09%,增收税款9328万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税收保持增长,同比增长27.1%,电子设备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79.42%。

为了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高新区出台了多项政策,比如在引导云药产业快速发展方面,建立了产业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每年从管委会财政安排1亿元,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采取拨款补助、贷款贴息、项目配套等方式,引导企业围绕“云药”产业开展研发、创新和产业化。

而为了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昆明市19条稳增长措施中也明确,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进行生产设备、工艺装备提升且固定资产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按项目投入设备购置费用的8%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50万元。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债券融资,对企业成功发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债券给予适当贴息支持。

服务先行 优化发展环境

除了政策扶持,资金引导之外,良好的服务也必不可少,优质的服务成为创新创业加速前进的动力。

去年,在全省经济下行压力下,昆明高新区率先提出优化环境、提升效率,全面推行“五零五最”,即服务受理零推脱、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部门零扯皮、服务质量零非议、服务对象零投诉、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流程最优、交易成本最低、创业环境最佳和高新效率最高的优质投资环境。

昆明高新区认为,当前在区域之间、开发区之间的竞争,除了经济实力、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优惠政策之外,发展环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当前,高新区在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效率、服务流程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程序繁琐、内容陈旧、效率不高、质量不优等问题,影响了园区的形象,制约了发展的速度,因此,必须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软实力的意识,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环境的优化提升。

在6月30日年报截止当天,担心有些企业没有完成年报,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全局全体工作人员都加班到晚上10点半。”高新工商分局局长赵永华介绍,分局一方面将高新区“五零五最”要求内化于心,一方面结合高新区实际提出了政策咨询零拒绝、热情服务零距离、等级许可零延误、工作质量零差错和招商引资零障碍的“五零目标”,将核发《营业执照》法定时间从30天压缩到1天。

高新区还营造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全方位优惠的政策环境,全面落实现有的普惠政策,并根据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等情况,以“一企一策”的方式给予不同力度的支持。(记者郭曼)

相关评论

让发展的潜能充分释放

发展是人心所向,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面对严峻形势和各种挑战,全市各级各部门只有动起来、干起来,提速换挡,开足马力,经济才有可能企稳回升,才可能以发展的新成效回应百姓的新期待,为云南的跨越发展作出新贡献。

发展是改善民生、扩大就业的前提和基础。不保证一定的发展速度,没有GDP“硬指标”的约束,就没有公共投入的增长,也就谈不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民生问题就难以解决好。而且,发展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稳定和发展互为依存、相互促进。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谈不上良好的发展环境,全面深化改革也无从谈起,再美好的蓝图也难以实现,取得的成果也会消失殆尽。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发展,把蛋糕做大,把红利分好,才能更好地解决发展中伴生的一些问题。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攀升,发展的基础才会更加坚实。

客观而言,今年以来,昆明市力抓稳增长、举办南博会、保稳定、促发展四项工作,保持了社会政治经济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推进。但冷静地分析,目前不利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稳增长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源于昆明的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优、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立体式问题”的长期困扰所致。进一步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带来经济运行新特征、新规律、新要求。如何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优化昆明的发展路径、如何在经济增长需要攻坚克难的严峻现实面前还要为云南跨越发展作出新贡献……这一系列问题,需要较长时日下大力气逐一破解。

其实,新常态就是发展的新难度、新高度、新挑战。新常态让我们面对着一个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形态跳跃、动力机制切换的课题。新常态并不意味着把发展的脚步放缓,新常态就是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是把发展优势、发展方式、发展路径再认识、再审视作为认识经济规律、把握经济运行的重要切入点,让发展的潜能充分释放,在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的结合上提升发展层次、质量、水平,实现经济增长的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跳跃。这才是经济新常态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新常态的发展是“绿色”发展,发展的核心要义是质量和水平。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提振精神、应对危机、迎接挑战,发挥“中央处理器”作用的迫切需要。只有发展才能不断增强昆明的综合实力,更好地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当好云南科学发展的火车头、排头兵、领头羊。云南要实现跨越发展,要体现在速度和质量上。新常态与跨越发展并不矛盾,跨越发展讲求速度,以加快发展的速度带动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弹奏出全省跨越发展的最强音,是全力冲刺而不是量力而行,是快速追赶而不是按部就班、能缓则缓。推进昆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沉着应对,科学把握,积极作为,才能抢占先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不管面临多少困难,充满多大挑战,如何爬坡过坎,如何负重前行,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增长是头等大事。稳增长是促发展的手段,必须克服松劲懈怠情绪,摒弃被动应付的消极心态,要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牢牢扭住发展这个“牛鼻子”,才能用好发展新机遇,培育新的增长点,守住经济增长的底线,力争把经济下行压力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动力,实现昆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运行。(昆明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