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云南大众创业创新成果展”巡礼 行行搏出状元创业重塑人生

29.06.2015  12:23

  人物名片 范祥龙 昆明云特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人物名片 帅云洪 昆明凤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人物名片 陈鸿睿 云南叁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为全面展示2009年以来我省“贷免扶补”创业扶持政策所取得的成果,由云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牵头,联合省教育厅、省工商局等部门共同主办,云南省就业局承办的“云南大众创业创新成果展”于2015年6月12日~16日第3届“南博会”亮相云南馆(13号馆)。期间展示了通过“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等创业政策扶持的青年创业优秀企业,并为创业者搭建一个高层次、国际化、开放式的云南省大众创业对外交流平台,从而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创业环境。据云南省就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展会期间“云南大众创业创新成果展”区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万余份、举办活动路演10余场、现场回复群众咨询近2000人次、播放宣传视频23部,创业者销售小商品近200万元,签约1800多万元,达成意向协议超过3000万元。

   蛋糕店里的创业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创业做老板的冲动,但大多数人都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打了退堂鼓,可张雁斌却面对现实,用自己的勇气和拼搏精神,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财富。

   老板梦”从基础打起

  张雁斌,2007年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在大一、大二期间,他常去校外做兼职,时间长了,“自己创业做老板”这个梦想逐渐在心里生根发芽。做什么好呢?在经过市场调研后,他决定选择一项投入不是很大、风险相对较小的工作——开一家蛋糕店。

  在毕业前,别的同学都忙着找工作,而他却来到一家蛋糕店,应聘当学徒,这让他清晰了解到做这一行的运营方式,为自己创业打下基础,他边学习边写下了自己的心得。而意外的收获是店里的两位面包师傅被他所打动,跟随他出来,成为他蛋糕店里最初的员工。

   没资金有政策同样能创业

  “当我在家里提出创业的想法时,创业就已成了家里的禁用词语。”张雁斌说,当时在父母看来创业就是不务正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通过激烈的角逐后他如愿获得了5万元的3年免息贷款。

  有了启动资金后他很快将蛋糕店开了起来。最初,他将蛋糕店定位为兼营面包与蛋糕,前店后厂,产品多元化的社区商店,“自己做老板,考虑问题比打工要更全面。”张雁斌说,最初他身兼采购、财务、销售等数职。“因为不愿放弃,总觉得自己能成功,所以一直坚持着。”经过8年的发展,现有固定员工20人,蛋糕品牌已成为互联网云南地区第一品牌。

   创业贵在坚持

  范祥龙,出生在一个平常家庭,但他却有一个不平常的创业梦。从大一起他就勤工俭学、做兼职、在学校做电脑配件生意,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始接触到杂志编辑工作,从而让他找到了自信与自我,心中也萌发出创办文化传播公司的念头。

   从10平方米的房间起步

  大三开始,范祥龙就着手创业,并用奖学金买了电脑,在学校附近的城中村租了一间小房间,办起了独家影视工作室,主要业务做婚礼跟拍、婚礼微电影、企业画册、企业宣传册。当时没有钱买摄影器材,他就向同学和摄影器材租凭店借,在10平方米的房间里,容纳了工作室、卧室和厨房。

  创业过程中,资金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作为学生,范祥龙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了解到,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有优惠政策并给予资金扶持,于是,他走访了相关部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拿到了1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之路困难重重

  资金问题解决了,但是客源少、订单少,整个工作室运营不起来,赚不到钱,该怎么还这10万元贷款?这时他想到了跟印刷厂合作,印刷厂缺乏设计师,范祥龙的设计室刚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缺。

  范祥龙负责设计,印刷厂负责出成品。这样既解决了范祥龙订单少的问题也解决了印刷厂没有设计师流失订单的问题。得不到家人的支持,这让范祥龙很苦恼。但是范祥龙的倔劲一直支撑着他,他想向父母证明自己在创业路上会走得更远更好,2013年昆明云特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后,他的父亲也从开始的反对到了现在的默默支持。现在公司现有员工12人,2014年产值达到90余万元。

   天生的创业者

  高中时开始摆弄各种小型机械设备并获得人生中的首个发明专利,大三时成功地办起了工厂……帅云洪似乎天生就是为创业而生的好苗子。

   从忧患中寻找目标

  “高中时,我曾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甚至害怕自己无法就业,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让我早早地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明确了‘以商立身’的人生奋斗目标。”帅云洪说,在别的男生还在痴迷于电脑游戏,热衷于在运动场上“挥洒时间”时,帅云洪已开始为“如何节省工厂锅炉能耗”“如何开发农村生物质能”等问题,摆弄起了各种小型机械。

  2003年高中毕业后,帅云洪顺利考进了昆明学院。在那里,他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并得到了专业老师的指导,钻研起了新型节能汽化灶芯。在无数次的改进后,帅云洪发明的“新型节能汽化灶芯”于2004年4月通过了云南省节能监测监察中心的检测,热效率远远高于国家行业标准。

   小试牛刀越战越勇

  这一次成功,让帅云洪感到创业的目标离自己越来越近,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成果转化成产品”。同年,帅云洪开始着手制作创业计划书,并荣获“2004年云南省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5年,有企业提出注入资金与他合作办厂。这对于当时还是大二在校学生的帅云洪来说,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同年5月,他成为昆明学院唯一一个开办工厂的大学生,同时也开始了他精彩的创业路。企业通过10年发展,现已拥有员工110人,4个分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30多项。

   创业承载财富梦想

  2003年,一个高三的男生用自己的小名注册了一个域名,十年后在这个域名基础上诞生的三九手机网,成为了云南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手机销售网站。而这个男生就是三九手机网总经理陈鸿睿。

   从“差价”中挖掘第一桶金

  2006年,已是大三学生的陈鸿睿偶然发现传统手机卖场的价差很大,他觉得这是个商机,便尝试着在帮同学、朋友代买手机。

  当时,一部中高端手机大约要卖4000多元,而他通过网上代购基本上2000多元就能有利润了。渐渐地,他在宿舍里代购手机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但后来学校因素,他不得不租房子,重新选择战场。

   危机背后是企业的又一次发展

  租了房子,有了自己独立的“卖场”,就形成了电商的基本雏形,接下来就要通过打造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地抢占市场,可这时一场企业危机也正在向他走来。

  正当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2008年一次员工的集体辞职让他第一次遭受到了创业的挫折。“当时一些技术员工和掌握客户资料的员工,一夜之间都被竞争对手挖走。”为了尽快的改变局面,他除了完善在线购物系统、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售后服务重新吸引客户外,也从公司管理制度、员工薪酬等方面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从而走出了这次危机,同时也让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固定员工1000余人的一家集手机销售、维修售后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完)(记者 苏煜)

来源: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