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全力创建省级“森林县城”

15.04.2015  15:56

近年来,临沧市凤庆县高度重视“森林县城”创建工作,按照“将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思路,把创建“森林县城”作为彰显绿色优势,提升环境承载力和发展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围绕“林在城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化目标,积极开展创建省级森林县城活动,掀起了新一轮林业生态建设的热潮,森林县城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

一、生态屏障功能不断增强

在“森林县城”创建工作中,凤庆县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来抓,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切实提升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着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一是加强和完善森林防火体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和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建设,严格执行林地利用保护规划、重点公益林保护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了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保护小区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体系,切实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资源,实行古树、名树挂牌保护制度,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二是加大力度实施植树造林,加快实施防护林、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及低效林改造、陡坡地生态治理等造林绿化工程,积极倡导全民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不断增加全县有林地面积。“十一五”以来,全县新增林地146万亩,累计完成义务植树488.8万株,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00万人次以上。其中,2012至2014年,全县实施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建设109.41万亩,新造林地53.1万亩,占县域面积的3.54%。三是积极推广农村沼气和节柴改灶,探索开发太阳能、风能和秸秆气化等新能源,不断提高农村新能源利用率,切实降低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累计建成农村沼气5.84万口,安装太阳能3.8万台,农村沼气普及率达55.2%。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不断增加,森林质量大幅度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不断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公路沿线、江河流域、库区、城市面山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67.1%,林木绿化率达73.2%。

二、城乡居住环境不断改善

以“四个突出”来抓好城乡绿化,一是突出城区绿化,把“点”做靓。加快实施规模绿化工程,推进城镇景观林、片林、森林公园、城区公共绿地及环城绿带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城乡植树造林建设森林凤庆”活动,重点建设凤山森林公园、田心河湿地公园、文笔塔湿地公园、滇红园市民活动中心、桂花树森林庄园等休闲游憩绿地;大力实施滇红南路、凤宁路、绿茗路、滇红路绿化工程,不断提高街道树冠覆盖率;在县城各单位和全县13个乡镇开展了“森林单位”和“森林乡镇”示范创建工作, 创建“森林村庄”“森林机关”“森林学校”“森林医院”“森林企业”“森林社区”“森林小区”,努力把凤庆建设成为“林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生态森林县城。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34.19%,绿化覆盖率达38.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03平方米。二是突出沿路绿化,把“线”做长。按照“百米有绿地、千米有公园、路旁树成荫”的城市绿地景观和绿色村庄建设目标,重点推进入城交通干线、县乡公路沿线的城乡绿化造林,实现山、水、河、田、路、城镇、村庄绿化统筹协调、统一规划,一体化建设,使公路绿化带连接乡镇,农田、河堤防护林带连接村庄,面山绿化带连接城市,城市绿化点、线、面连贯,着力构建“城市森林化、道路林荫化、乡镇全绿化、村庄林果化”的良好生态格局,形成了主干道“四季有花,四季常青”绿色景观。目前,全县绿化省道、县道、乡道、村道5763公里,绿化率达90%。三是突出屏障绿化,把“面”做大。以城镇面山、交通沿线、江河两岸、水库周围和水源涵养区等生态脆弱区为重点,加快实施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低效林改造工程,加强城市面山修复,提高城市面山森林覆盖率。四是突出绿化管护,把“质”做优。严格落实城市绿化管理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改变绿地规划使用性质。大力发展城市立体绿化,增加城市绿化量。注重古树名木保护,开展古树名木普查鉴定、建档挂牌保护。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活动,确保林区稳定。

三、林农收入不断增加

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举,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林业基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木本油料、茶叶、林产品加工、林间经济、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生态旅游、景观苗木等产业,形成了一批集群式发展的林产业基地,初步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目前,全县累计建成特色经济林250万亩以上,农民人均达6亩,其中,核桃170万亩,茶叶30万亩,蚕桑2.7万亩,红花油茶24.1万亩,澳洲坚果8万亩,木瓜、花椒、板栗、桃、李、梨等其它特色经济林果18.8万亩。同时,在县城周边、公路沿线加快推进苗木基地建设,建成规模以上苗圃基地7个,年出圃各类苗木近1000万株,苗木自给率达82%。2014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30亿元,林业增加值18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0%,林业已成为凤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

四、生态文化得到弘扬

始终把“人人参与森林县城建设,个个分享林业发展成果”作为创建云南省森林县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活动,形成了城乡一体、上下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公众对森林县城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逐步提高。一是广泛宣传,营造共建氛围。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专版,充分利用公交广告栏、社区宣传栏、单位公开栏等载体,大力宣传建设“森林凤庆”的目的意义,向社会公众大力宣传开展“森林凤庆”建设知识,实现森林文化宣传体系全覆盖。二是塑造品牌,繁荣生态文化。依托凤庆山川秀美、人文荟萃、风情独具、民俗多样、文化蕴厚等资源优势,以滇红茶山体验观光、桂花树生态观光、锦绣茶王圣地景区、茶王村休闲度假区、四十八道河生态风光区、陈家窝河生态民俗游览区、新漭街渡口水上活动娱乐区、澜沧江水上运动基地、茶马古道、鲁史镇文化旅游区、五道河自然保护区、古墨恒春山庄、紫薇民族文化游览区、城市森林公园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建设为重点,挖掘茶文化和花文化等森林生态文化产品。

信息来源(单位名称):临沧市林业局 凤庆县林业局 | 作者:陈德荣 张猛杰 | 栏目编辑:周雯 | 栏目审核:武建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