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姿态凝聚跨越的力量 中外媒体聚焦云南代表团开放日

08.03.2015  02:36

云南代表团在北京举行媒体开放日。杨之辉 摄

3月7日上午,云南代表团全体会议向中外媒体开放,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路透社等58家海内外媒体的92名记者早早来到会场。

会场内,各式“长枪短炮”从各个角度聚焦会场,记者们用镜头和笔触对准开放云南、和谐云南、美丽云南,聆听来自云南发展的心跳。

上午10点30分,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副书记、省长陈豪宣布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大家争相提问。

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

面对云南这个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省份,云南省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国日报记者抢到第一个提问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回答说,云南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到目前为止,云南还有560万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不容易解决,主要集中在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深山区、石漠化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加大了云南扶贫的攻坚力度。

两年多来,我们共解决了240多万人口扶贫,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李纪恒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嘱托,把扶贫工作落实在行动上,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一是统筹规划,针对乌蒙山片区、石漠化片区、滇西边境片区和迪庆藏区“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91个片区县制定详细规划和实施方案。二是明确责任,省主要领导分片区挂钩片区,切实担负起党委政府的使命担当,做到任务明、责任清、措施实。三是抓住主要问题开展建档立卡,做到精细化管理,采取“靶向疗法”,做到精准扶贫。四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派出1432支扶贫工作队,3万多名工作队员进村入户指导当地产业发展、推动效益提升、增加农民收入。除了国家每年拿出的乡村扶贫路的资金外,去年我们拿出了10亿元,除了国家每年拿出的乡村扶贫路的资金外,针对贫困地区的乡、村的进村道路,进行扶持。

目前我们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贫困作为我们到2020年为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去努力。总书记嘱托我们,要精准扶贫,把扶贫工作落实到行动上,不要喊空洞口号。

“为了切断贫困的“”,防止代际相传,主要在教育方面下功夫,使我们适龄的儿童都能入学,另外要加强职业教育,“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学好一门手艺,增加家庭收入。我想,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我们这样干下去,脱贫致富有希望。”李纪恒说。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