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繁制种圣地---元谋

29.01.2016  18:42

云南省元谋县素有“热带飞地”和“天然温室”的雅称,是农业部授予的全国首批55个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是冬早蔬菜生产基地,有“金沙江畔大菜园”的美誉,是全国冬春反季节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南菜北调基地。元谋县冬繁制种基地条件优越,气候温暖、干燥,没有台风和梅雨危害,特别适宜繁殖各种蔬菜种子和粮食作物种子,是农业部列项建设的农作物种子南繁基地,全国少有的农作物种子冬繁制种圣地。

一、地理、气候概况

元谋县地处滇中高原北部,位于东经101°35'--102°06',北纬25°23'--26°06'之间。地势呈四周高、中间低、由南向北倾斜的“筲箕凹”形。天然隔离条件好,利于作物繁制种。

元谋境内海拔最低898m,最高2835.9m。山区气候冷凉,年降雨量800mm以上,年平均气温13.4--16.0°C;,农作物可la2熟;半山区温暖,年平均气温15.0--18.0°C,农作物一般la2熟;海拔1350m以下的河谷和平坝地带为干热河谷区,属南亚热带燥热季风气候,炎热少雨,全年基本无冬,干湿季分明,光热允足,年均日照达2349.6--2435.8h,平均日照7.3h/d,年总辐射量6440MJ/㎡,平均霜期2d,年均气温21.9°C,年降雨景611--661mm,蒸发3911mm,最热月(5月)平均气温27.1°C,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14.9°C,日均气温>lO°C的天数365d,积温8003°C;空气平均相对湿度为53%,农作物la3熟。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冬、春季几乎无雨。元谋县具有适合蔬菜生长发育的最佳生态杯境,特別是蔬菜在开花、受精和种子成熟阶段不受大气影响,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冬繁制种的理想之地。

二、土壤概况

元谋县耕地面积30871.9 hm²,其中自然土壤占总而积的85%,农业土壤占15%。耕地土壤以燥红土、红壤、水稻土为主,主要是中性土。其中,燥红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 m以下的谷地,中性偏酸,pH值6.5左右: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 m以下的半山区,中性偏酸,pH值5.5--7.0;水稻土是由于长期水耕熟化、干湿交替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类型,中性,pH值7.0左右。

三、农田水利概况

流经元谋县境内的河流有57条(其中常流河17条、季节河40条),分属金沙江和红河2个水系。全县累计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蓄、引、提水利工程1759件,总库容12815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5座,总库容7647万立方米;小㈠型水库8座,总库容2246万立方米;小㈡型水库59座,总库容1528.51万立方米。有小坝塘2050个, 0.3立方米每秒以上引水渠114条,30千瓦以上提水工程70件。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8.4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3.61万亩,其中番茄、黄瓜、辣椒、四季豆、洋葱、毛豆、南瓜、甜玉米等蔬菜作物的生产已经实现滴灌。

四、交通运输便利

元谋县境内公路路网建设初步形成以G108公路为基础,G5京昆高速、元双二级公路两条高等级公路为重要交通骨干的干线公路交通体系,以牟—元公路、老—羊公路、元—大公路、黄—江公路、大—凉公路等县乡公路为支撑的县级公路网络。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全县有各等级公路757条,公路通车总里程2483公里,金沙江六级常年通航航道56公里,成昆铁路过境75公里,成昆铁路复线正在建设之中,10个乡镇全部通沥青(水泥)路。铁路、公路、水路构成元谋便利的交通网络。

元谋冬繁制种始于1973年,2002年建立了云南省蔬菜良种繁育基地,2003年通过以蔬菜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蔬菜良种繁育技术示范推广为核心的“云南元谋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综合示范”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和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技术水平也大大提升。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元谋现已建成以小麦、甜玉米、十字花科蔬菜、瓜菜类、茄果类、豆类、葱类、草花等为主的冬繁制种基地。国内外多家种子公司在元谋县设立了冬繁制种基地或办事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也已在元谋建设“藏区青稞加代扩繁与育种基地”,冬繁制种规模逐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