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05.07.2017  10:21

  为推动沧源自治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养护、运输一体化发展的步伐,走科学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促进农村公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乡村公路交通现状

(一)县乡交通建设基本情况。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公路393条,通车里程2454. 397公里,其中:国道2条212. 454km,省道2条92. 306km,县道9条255.385km,乡道8 8条1036.043km,村道262条510.018km,国边防公路3条219. 83km,专用道2 7条128. 361km。有二级公路3条10 3.56km,沥青、水泥路面1374. 269km,砂石路面1080.128km,等外公路579.07km。公路密度达101.8公里/百平方公里。“十二五”以来共改造完成农村公路552.37余公里,79个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实现了所有乡(镇)通油路。

(二)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情况。 2011年以来上级共下达建制村通畅工程68条71个建制村717.77公里(含2017年预计划7条7个建制村92.3公里)。截止目前,已完工55条57个建制村552.37公里,正在施工13条14个建制村165.4公里,加上优选通达的国道、省道、县道22个已通畅建制村,全县建制村通畅率84.95%,开工率100%。建制村在建项目目前已完成路基工程施工建设任务,正在进行路面工程施工,预计年底完工,今年年底实现建制村通畅率100%。

(三)自然村公路工作开展情况。“十三五”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重点是“直过民族”通硬化路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单项规模小、管理难度大,工程建设难点是资金配套,重点是质量管理,关键是行政推动。目前已完成自然村公路412条1249.315公里的数据采集及实施方案编制,并上报市交通运输局审核。34个建档立卡自然村共需修路138条469.686公里,目前已完成外业勘察工作,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编制工作。

  2017年,市交通运输局下达直过民族地区自然村公路建任务76条108.265公里(第一批下达计划15条17.816公里,第二批预下达计划61条90.449公里),预算总投资7578万元,其中车购税投资2658万元,平均每公里25万元补助。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及预算的编制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明确职责。一是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财政、发改等11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设立了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建立了县级领导挂乡色村农村公路建设重点项目制度和县级领导分片区督导通村公路通达和通畅工程制度。三是根据公路管理体系,对全县范围内的所有公路实施按公路等级和公路所在地相结合的五级“路长制”,并明确了“路长制”日常巡查制度、督查指导和协调制度、例会和报告制度、社会监督和跟踪考核制度。

(二)突出民主,规范程序。一是突出民主决策程序。严格执行农村公路项目“七公开’’监督管理规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和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形成部门协助、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建设良好氛围。二是突出项目公示程序。所有项目施工单位、技术标准建设里程、资金来源、受益范围、责任人员等群事项全面公开,全方位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三)整合资源,多法筹资。一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及整合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将项目纳入投资建设计划,采取多形式、多渠道争取各类农村公路项目资金。二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对县发改局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进行了整合,充分发挥整合效应。

(四)严格把关,确保质量。一是严把工程设计关。结合“十三五”公路建设规划和精准脱贫总体要求,统筹规划,布局合理,设计科学,方便群众,着力构建科学便捷的公路网络。二是严把施工队伍关。坚持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原则。三是严把材料进场关。各条公路都明确了材料的质量要求,规定了水泥标号、石料标准,强调了工程用砂和水的注意事项。四是严把工程技术关,抓好路基工程、抓好基层铺筑碾压、抓好混凝土浇注,确保工艺合理,各道工序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上道工序不合格的,坚决不准进入下道工序。五是严把工程监督关。强化现场监理,要求质量监理人员必须到施工现场监理。对基层碾压、混凝土配合比例、水泥路面浇筑等进行全程跟踪监管。六是强化社会监督。制作了工程公示牌,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置意见箱,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公路前期工作经费无保障。公路建设前期包括工可、水保、林业、国土、环评、设计等12项报件,需要相应的经费相关部门才给予办理,现已无法推进前期工作。

(二)农村公路建设县级配套资金难落实。尽管目前县财政已经千方百计调剂资金对通畅工程进行补助,但与每公里近90万元(含路基、小桥涵及防护工程)左右的工程造价相比(2017年通自然村公路每公路补助25万元),资金缺口仍然较大,资金缺口问题是制约通畅工程建设快速推进的主要问题。

(三)工程建设监管难度大监理不到位。今年的建设任务重,涉及全县10个乡(镇)、共计24个项目,交通部门技术力量有限,与工程管理需求差距较大,给工程建设监管带来巨大压力。

(四)重建轻管突出,公路管理养护任务重。随着农村公路路面的改善,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问题正日益显现。一是农村公路路面硬亿后,由于失去管养很快遭到损害,致使公路使用寿命大为降低。二是县财政虽然已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但与需求相比仅是杯水车薪。三是超限运输,特别是近年精准脱贫和农村建设超限运输车辆造成道路损毁严重(如勐省至岩帅、小黑江至团结、南撒至单甲公路等),甚至一度造成交通中断。

  四、意见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改进有关工作,围绕目标,强化措施,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五网’’建设的决定,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建立以县为主体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运行机制,推动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养护、运输一体化发展,走科学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促进农村公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力争到2020年,公路总里程达0.38万公里以上,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达8 0公里以上,二级以上公路里程240公里以上,农村公路新建(改扩建)1498.89公里以上,建制村通畅率100%,自然村通畅率100%,构建畅达的国内外区域运输通道,形成通达度高、覆盖面广、衔接一体、安全高效、智能创新、绿色低碳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讲明、讲透通畅工程的有关政策、建设标准,尊重计划的严肃性,绝不随意降低建设标准,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建设氛围,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要大力宣传和弘扬,同时要加大对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的宣传。

(二)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认真开展工程建设督查,加快工作调度,督促未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已开工的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三)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要求,认真落实工程五级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对施工过程的监管,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

(四)克服重轻管的问题。优化公路营运环境,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廉政建设等工作,并尽快研究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改革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农衬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

录入者:曹建文 责任编辑:曹建文
昆明市及滇中新区推出80个PPP合作项目
昨日,昆明市及滇中新区2017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发布会举行,共推出80个PPP合作项目,总投资达719.政府
昆明市及滇中新区推出80个PPP合作项目
  美编王丽娜/制图   昨日,昆明市及滇中新区2017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发布会举行,共推出80个PPP合作项目,总投资达719.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