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种地的一些思考

06.10.2014  18:38
    作为新农村指导员,今年我驻村开展工作,空闲时学习群众种地,自己也尝试着种了块地,关于种地也作了一些思考。

    一、科学规划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作物类型。 一是自然因素,如海拔、地势、水资源、土质、光照等,同时高度重视生态效应,环保优先,统筹兼顾;二是劳动者因素,如农户种植技术、自身素质、劳动人口数等;三是市场因素,如农产品成本、管护技术要求、经济得益时间周期、产量、价格、市场需求量等;四是宏观因素,如国家惠农政策及地方产业扶持政策等。

    (二)优先发展常规种植,适当时机推进特色种植。 常规种植,顾名思义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农产品,也就是说接受的人多,销路广,但一般来说由于供给多,价格相对较低且平稳,风险相对较低,没有超额利润;特色种植则正好相反,新鲜事物有可能吸引力巨大,价格偏高,但也有可能消费群体较少,人们接受尚需时日,市场打不开,价格提不起来,总的来说风险与机遇并存,价格波动大,但一定概率存在超额利润。

    稳妥起见,在发展好常规种植的基础上,探索特色种植,循序渐进,打开终端市场,提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尽量减少市场不确定性因素,或可一定程度降低风险。

    (三)有效预算,精准化预期。 种地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靠天吃饭”,报酬具有不确定性,但总体上看,既定区域内各种农产品单亩产值是可以量化为数字的,数字化的预算好处在于孰优孰劣一目了然,算清账,为选择农作物类别、品种等提供参考。

    二、资源合理配置

    (一)科学化种植。 加强学习农作物科学种植技术,规范化运用于实践中,改进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劳动效益,决不能因循守旧,盲从于落后的传统经验。

    (二)充分盘活土地资源。 产业向立体化转变,推广林下经济,根据实际情况套种多种作物,与养殖业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生态观光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推进绿色经济,最大限度盘活空间资源。

    (三)把握好时间的重要性。 一是抢抓节令,保障农作物生长态势良好,同时发展好轮作种植,一年两季甚至多季作物循环更替,保持土壤肥沃,有效管护沟渠、产业道路等基础设施,减少次年耕作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也就即空闲的时候也可以做些事情,比如烧火煮饭要花半个小时,编一只竹篮也要花半个小时,煮饭的同时也在编竹篮,那么饭煮好的时候竹篮也编好了,时间同样只花费半个小时,由此及彼,合理安排时间,事半功倍。

    (四)有效调配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在生产过程中极为关键,劳动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增加收入。此前的烤烟工作中,我们组织村民成立种植互助组,一家种烟,多家帮忙,既有效解决了许多农户劳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效率,集中栽种周期利于采摘烘烤,又增进了群众邻里之间的感情,促进和谐。

    遇到有的地块面积不算大,但是属于多家农户所有,如果分别劳作,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建议农户推选一户承担劳动管理工作,年底按照土地所有比例分红,管理者多拿一份劳动所得报酬,一定程度上类似现代的股份有限公司和职业经理人。

    (五)劳动粗放型向密集型转化。 许多农村交通不便,农产品收购价格偏低,通过成立合作社、协会等方式形成规模集成效应,同时多渠道融资,扶持或引进企业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品牌,通过连锁经营、电子商贸等多种现代商业模式促进销售,结合企业推动本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集贸市场更加活跃,农村经济更加繁荣,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许多地区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引进企业或以BOT模式相对适宜,建设、经营、移交,借助外来企业资金优势,同时发挥本地土地、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优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考虑飞地经济。

    三、有效控制风险

    种地是投资,而不是赌博式的投机,近似于经济学中所讲的理性人,属于风险回避者,即只愿意选择大概率低报酬,而不愿选择小概率高报酬,也就是说只希望远离风险。

    (一)产业多元化。 华尔街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产业多元化能有效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但要注意的是,产业种类过多也是不可取的,精力过于分散,管理不到位,只会适得其反,产业种类的多少是一个度的问题,是动态的平衡,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把握。

    (二)信息通畅。 市场瞬息万变,必须要及时了解农产品相关信息,比如周边区域乃至全国某一产品总产量、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价格等,决不能闭目塞听,以避免不必要损失。

    (三)未雨绸缪。 “水则资车,旱则资舟”,提前寻找销路,也即是说在农产品上市之前,特别是丰产期之前即开始寻找销路,条件允许的话年初签订合约,约定年末以固定价格交易产品,类似于期货远期议定交割的方式,以解决后顾之忧。否则丰产之年,由于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很多时候会出现滞销,价格快速下跌,导致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最终农民遭受损失;

    (四)购买保险。 我国对农业政策扶持力度极大,玉米等经济作物都可以购买保险,决不能心存侥幸,风投公司作为风险爱好者的代表,也往往用对冲基金作为其必要的保险措施。

    (五)及时止损。 即便做了再多的预防措施,但天有不测风云,农作物也有一定概率因各种原因遭受灾害,及时止损也是必须的,决不能有破罐子破摔、听之任之的思想,要积极思考,想方设法把损失降到最低,比如申报保险理赔、受灾申报补助、抢收、迅速栽种替代作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