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沧源扩大沿边开放的思考

30.08.2015  15:14
        如何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契机,扎实推进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步伐,努力把沧源建设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桥头堡”,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个定位总体要求的重要战略举措。调查分析制约沧源扩大沿边开放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制定积极可行的应对措施,对加快沧源边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沧源沿边开放的现状

      沧源县边境贸易虽然起步早,但是受思想观念、边境市场发育不成熟、全县边贸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口岸基础设施滞后而造成通关便利不畅、以及境外局势不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外贸经济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实力不强仍是我县面临的最大问题,对外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亟待加强。
 
      “十二五”期间,沧源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少数民族区域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技术合作,以及“桥头堡”建设等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入实施开放活县战略,以缅甸为主的东南亚国家为重点,拓展东盟,深化区域合作,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有机结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优化环境,结合2014年5月6日云南省政府出台《支持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若干政策》的有关精神,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014年边境来往人员22.6万人∕次,其中入境15,36万人∕次,出境7.24万人∕次,通过口岸的车辆7.91万台∕次;外贸进出口完成6.62亿元,其中,进口4.35亿元,出口2.27亿元,货物贸易增长迅速,人员来往频繁。
 
      近几年来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成效显著,沧源对缅经济技术合作蓬勃开展,有很多企业到境外进行投资,主要投资领域是种植业、通信等,其中以境外罂粟替代种植所取得的成效最为显著,已成为我县外经工作的突破口。
 
      截止2015年3月,全县开展境外替代种植企业3户,具体是:

      1.沧源天宏有限责任公司,累计投入资金503万元,完成橡胶替代种植14000亩。2015年获得第一批返销指标556吨,截止6月底共完成返销553.88吨。
 
      2.沧源县和源商行,完成乌龙茶替代种植2500亩,2015年上半年申请返销指标15吨,截止6月底共完成返销10吨。
 
      3.临沧沧源华建贸易有限公司,累计投入资金805万元, 2015年获得第一批返销指标638吨,截止6月底共完成返销638吨。

      二、沧源沿边开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边贸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


      县内口岸永和通道、芒卡通道的管理分别划为沧源关和孟定关进行管理,机构设置不适应沧源边贸的发展需要,对地方的口岸管理、外贸发展有很大的阻碍。全市管理机构设置上下不统一,加上口岸垂直管理部门多,存有手续繁杂、通关速度慢、服务差异性大等问题,在执行政策上搞“一刀切”,适应不了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全县边贸发展的需要。

      (二)企业融资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

     
在对外工程承包中,项目越大,需要的流动资金越多,而一些工程施工企业的自有资金少,不能满足承包大型国际项目流动资金的需要。而我国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额度较低,难以满足承接国际工程的需要。加上国家控制外汇信贷规模,审批程序复杂,审批时间较长,也限制了一些施工企业走出去。

      (三)边贸企业抗风险能力低

      目前,沧源县注册的外贸企业共有46户,有经营实绩的仅有14户,主要以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的形式从事木材、矿石、日用百货、建材等进出口业务。进出口比例结构失调,进口远大于出口,进口品种结构单一,主要以木材、矿石为主,进口量占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

      在出口方面,由于与我县接壤的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群众消费水平低、消费市场受限,加之我县自产出口商品少,也存在出口品种单一、出口量小的问题,出口商品大多为流通商品,对出口造成了很大影响。

      (四)“一口岸多通道”建设有待实施

      现有的通道功能设施及人员难以满足沧源边贸发展需要,在口岸建设上需转变思路,调整建设模式,积极探索“一口岸多通道”的建设模式,对人流、物流进行分流通关,以永和通道为核心,辐射芒卡、班老、达董等通道。不断完善口岸功能服务体系,合理高效的发挥口岸功能。

      (五)通关便利化建设有待提高

      沧源是临沧市边境口岸较多的县,整个县已列为国家二类口岸,目前正着手申报国家一类口岸,但所设置的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级格低,人员配备少,实行属地管理难度大,通关建设水平已不能满足沧源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边贸发展的需要,给中外企业和出入境人员及客商带来极大的不便。

      三、扩大沧源沿边开放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由县工信局牵头,“一关两检”部门每个季度轮换负责组织召开一次口岸工作联席会议,就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交流沟通协调解决。

      (二)积极做好企业通关业务手续政策咨询办理工作

      积极宣传好省、市商务部门下发的进出口政策,进一步做好进出口业务办理服务工作、服务好外贸企业。具体做好外贸企业进出口指标申报、指标转让以及在开展进出口业务过程中与海关、检疫、边防部门的协调工作,保障外贸企业能正常开展业务。

      (三)稳步推进永和口岸以及芒卡通道的建设步伐

      继续做好永和口岸联检楼查验货场附属工程建设项目以及芒卡联检楼的修缮项目,提高联检部门办公的硬件环境设施,联检部门入驻永和口岸联检大楼后,为下步“一关两检”的入驻提供便利的条件,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为边贸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通关服务。

      ( 四)营造宽松的经商环境

      应鼓励县内有实力的外贸企业到境外进行投资,开办加工厂,引导外贸企业转型,由进口原材料转型为深加工,以应对缅政府对木材、矿石资源实施限制管理的局面。

      (五)积极申报国家一类口岸

      建议县委、县政府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争取将永和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并在口岸建设中应调整建设模式,探索采取“一口岸多通道”的建设模式,对人流、物流进行分流通关,以永和通道为核心,辐射芒卡、班老、达董等通道,不断完善口岸功能服务体系,合理高效的发挥口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