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关于2016年度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情况的公示(六)

04.05.2016  19:51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2016年度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情况的公示(六)

 

为进一步规范高校科技成果登记和信息发布工作,有效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根据《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科技成果登记和信息发布实施办法〉的通知》(云科奖发〔2015〕2号)要求,拟对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中医学院完成(或以第一单位完成)的2项研究成果进行登记。现将成果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内,任何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单位或个人,请以实名及书面材料的方式向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反映。

公示时间:2016年5月3日至5月12日

联系电话:0871-65141725

 

      附件: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

                                                2016年5月3日

 

 

 

 

附件

 

昆明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

 

成果名称: 冶金炉窑供热过程强化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完成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完成人:王华,王仕博,饶文涛,刘日新,徐建新,王冲,刘玉强,代红坤,舒波,杨世莹,刘世和,朱道飞

成果简介:

加热炉传统供热方式存在氧化烧损严重、加热时间长、能耗高、产量低等弊端,有色金属熔炼炉存在熔池搅拌不充分导致自热率不高需外加燃料、渣中金属含量高、产量低,炉寿短,污染严重等问题, 冶金炉窑加热过程的优化操作尚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本课题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以加热炉和熔炼炉的最优燃料供给为目标,深入研究了冶金炉窑内部复杂的燃烧、传热与化学反应过程,取得了以下理论及技术创新:

1、以冶金炉窑最低燃耗供热法则为指导,构建冶金炉窑供热过程强化与优化理论模型。建立了冶金炉窑最低燃耗供热法则。将最低燃耗供热法则结合连续性加热边界条件,建立连续加热炉最低燃耗供热模型;将最低燃耗供热法则结合周期性加热边界条件,建立熔炼炉最低燃耗供热模型及计算流体力学仿真优化模型。

2、自主研发“黑匣子”测温技术和最佳空燃比优化燃烧技术(ROMT),实现加热炉的强化加热与优化控制。将连续加热炉最低燃耗供热模型应用于大型热轧加热炉的优化控制与温度检测,并将优化的加热控制制度应用于宝钢加热炉的功能考核和故障诊断;研发最佳空燃比优化燃烧技术,实现了空气过剩系数的高精度运行;开发出国内第一套高温空气燃烧中试炉,发现了对特定的炉子工况存在一个最佳的换向周期,综合水平为国内领先。

3、熔池熔炼炉强化动量传递的富氧旋流搅拌供热技术。开发出富氧顶吹熔池熔炼旋流强化搅拌供热技术,应用于云铜艾萨炉的生产优化,将喷枪寿命提高了120%,解决了熔池搅拌不均匀的冶炼难题;通过数学模型的仿真与优化,开发出富氧侧吹熔池熔炼泉涌强化搅拌供热技术,使得侧吹强化熔融还原炼铁工艺可将含磷0.9%的惠明铁矿冶炼出磷含量为0.11%的铁水,获得的适宜的矿石磷含量及相应工艺技术参数;应用于烟化炉熔渣池内强化搅拌优化,将气体的滞留比和气泡表观速度、渣温、炉渣硅酸度等因素综合作用的数学模型用于现场指导生产;开发出全氧顶吹熔池熔炼超音速旋转射流强化搅拌供热技术,对顶吹炉炉型进行了改造,使氧气顶吹熔炼系统整体寿命提高了1.3倍,产能提高了约4倍,能耗降低了约60%。

4、基于贝蒂数与混沌理论的冶金炉窑多相体系混合均匀性评价技术。提出了冶金炉窑多相体系混合效果评价理论,研发了熔池强化搅拌混合均匀性评价技术,解决了顶吹搅拌混合过程中混合均匀性和混合非均匀性的定量表征难题;研发的冶金反应过程火焰燃烧不稳定性评价技术,实现了火焰燃烧混合均匀性的定量表征。

      大型热轧加热炉的优化控制与温度检测技术应用于宝钢连铸坯加热炉、热轧连续加热炉等炉窑。加热炉最佳空燃比优化燃烧技术(ROMT)在宝钢二热轧分厂加热炉推广应用,将1.15~1.2的空气过剩系数进一步下降到1.1~1.15,氧化烧损率降低由1.5%降至0.795%,获得了综合节能1.18kgce/t钢的效果,每年节约钢材0.705万吨,节能1180kg标煤,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115万元。

      熔池熔炼强化搅拌模拟仿真与优化技术以及熔池强化搅拌混合均匀性评价技术分别应用于云铜艾萨炉及金川镍顶吹熔炼炉和全氧炼铜顶吹炉,其中云铜艾萨炉实现年平均节能19.83kgce/tCu,年均节能总量680余万kgce;金川公司冶炼厂实现年平均节能40.18kgce/t,年均节能总量420余万千克标煤,每年减少排放1.6万吨SO2,获得经济效益约716万元/年;火焰燃烧不稳定性评价技术应用于云铜冶炼总厂阳极精炼炉,取得12.7%的燃料节约率,年节约344吨燃料。

      项目产业化实施三年(2012-2014年),仅节能减排所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三年累计达4.04亿元,节能1.12万吨标煤,SO2减排2.2万吨。

该成果丰富了冶金炉窑供热过程强化与优化技术的相关基础理论,形成了具有若干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及技术产品,可降低冶金企业10%~15%的炉窑燃料成本,提高了炉窑生产操作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是冶金炉窑的节能关键技术,为我国进一步实施冶金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及技术支持。培养出一批相关领域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对提升我国有色冶金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冶金行业和其他相关工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获得有色金属工业协会2015年度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云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

 

成果名称:横断山主要大型地衣系统分类研究及食药用价值评价

完成单位:云南中医学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完成人:王立松、钱子刚、王欣宇、杨耀文、李国栋、石海霞

成果简介: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资助,通过多年的标本积累,研究团队在传统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分子研究技术和系统发育理论,客观分析和界定了中国横断山地区的大型地衣属、组,以及种间的分类界限和其系统地位;其中,主要对横断山的树发群(含5个属)、以及条衣属等4个近缘属进行了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同时对横断山及周边的香料地衣:扁枝衣属,药用地衣:雪茶属、红雪茶属、和126种中国民间药食用进行包括分类、地理分布的研究。以上研究成果分别在《The Lichenologist》、《The Bryologist》、《Mycosphere》、《Mycologie》、《Mycobiology》等著名国际地衣研究期刊(SCI期刊)和《云南植物研究》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共26篇,以及出版专著2部。取得成果如下:

1、本项目首次在横断山地区开展了地衣分子系统学与形态学相结合的研究,共发现新

种19个,1个中国新纪录属和7个中国新纪录种;

2、重点对横断山区梅衣科中的5个属(Alectoria,Anzia,Bryoria,Bulbothrix,

Hypogymnia)及47 种进行了分类界定,通过表基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它们的分类界限,探讨了它们的亲缘关系问题。

3、首次报道了126种中国民间传统使用的经济地衣资源(香料、食、药用地衣等),以及这些地衣资源在横断山及周边分布的情况,为政府制定合理开发与保护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4、报道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特有、珍稀、濒危、新物种等)的部分地衣资源在中国的分布;不仅对揭示横断山地区地衣区系的组成和地理分布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地衣红色名录的编研提供了科学证据;

5、项目依托昆明植物研究所化学和分子实验室的条件,获得了部分主要地衣特征化合物,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精确鉴定不同物种所含化合物,使中国地衣经典分类学研究更加准确和可靠;

6、使用ITS,LSU等特异性DNA片段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通过传统分类与现代分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客观的界定该地区的地衣的物种界线,是目前国内外尚未开展的工作;

7、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6名,其中2名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已毕业4名硕士研究生的硕士毕业论文均被评为云南中医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在为中国地衣研究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同时,积极建设中国西南地区地衣研究平台,已经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成"中国西南地区地衣分类及生物地理学研究组",并形成立足中国西南,重点以横断山为中心的地衣研究队伍,在国内外地衣学科中凸显研究特色和优势。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2016年度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情况的公示(六)

 

为进一步规范高校科技成果登记和信息发布工作,有效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根据《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科技成果登记和信息发布实施办法〉的通知》(云科奖发〔2015〕2号)要求,拟对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中医学院完成(或以第一单位完成)的2项研究成果进行登记。现将成果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内,任何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单位或个人,请以实名及书面材料的方式向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反映。

公示时间:2016年5月3日至5月12日

联系电话:0871-65141725

 

      附件: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

                                                2016年5月3日

 

 

 

 

附件

 

昆明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

 

成果名称: 冶金炉窑供热过程强化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完成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完成人:王华,王仕博,饶文涛,刘日新,徐建新,王冲,刘玉强,代红坤,舒波,杨世莹,刘世和,朱道飞

成果简介:

加热炉传统供热方式存在氧化烧损严重、加热时间长、能耗高、产量低等弊端,有色金属熔炼炉存在熔池搅拌不充分导致自热率不高需外加燃料、渣中金属含量高、产量低,炉寿短,污染严重等问题, 冶金炉窑加热过程的优化操作尚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本课题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以加热炉和熔炼炉的最优燃料供给为目标,深入研究了冶金炉窑内部复杂的燃烧、传热与化学反应过程,取得了以下理论及技术创新:

1、以冶金炉窑最低燃耗供热法则为指导,构建冶金炉窑供热过程强化与优化理论模型。建立了冶金炉窑最低燃耗供热法则。将最低燃耗供热法则结合连续性加热边界条件,建立连续加热炉最低燃耗供热模型;将最低燃耗供热法则结合周期性加热边界条件,建立熔炼炉最低燃耗供热模型及计算流体力学仿真优化模型。

2、自主研发“黑匣子”测温技术和最佳空燃比优化燃烧技术(ROMT),实现加热炉的强化加热与优化控制。将连续加热炉最低燃耗供热模型应用于大型热轧加热炉的优化控制与温度检测,并将优化的加热控制制度应用于宝钢加热炉的功能考核和故障诊断;研发最佳空燃比优化燃烧技术,实现了空气过剩系数的高精度运行;开发出国内第一套高温空气燃烧中试炉,发现了对特定的炉子工况存在一个最佳的换向周期,综合水平为国内领先。

3、熔池熔炼炉强化动量传递的富氧旋流搅拌供热技术。开发出富氧顶吹熔池熔炼旋流强化搅拌供热技术,应用于云铜艾萨炉的生产优化,将喷枪寿命提高了120%,解决了熔池搅拌不均匀的冶炼难题;通过数学模型的仿真与优化,开发出富氧侧吹熔池熔炼泉涌强化搅拌供热技术,使得侧吹强化熔融还原炼铁工艺可将含磷0.9%的惠明铁矿冶炼出磷含量为0.11%的铁水,获得的适宜的矿石磷含量及相应工艺技术参数;应用于烟化炉熔渣池内强化搅拌优化,将气体的滞留比和气泡表观速度、渣温、炉渣硅酸度等因素综合作用的数学模型用于现场指导生产;开发出全氧顶吹熔池熔炼超音速旋转射流强化搅拌供热技术,对顶吹炉炉型进行了改造,使氧气顶吹熔炼系统整体寿命提高了1.3倍,产能提高了约4倍,能耗降低了约60%。

4、基于贝蒂数与混沌理论的冶金炉窑多相体系混合均匀性评价技术。提出了冶金炉窑多相体系混合效果评价理论,研发了熔池强化搅拌混合均匀性评价技术,解决了顶吹搅拌混合过程中混合均匀性和混合非均匀性的定量表征难题;研发的冶金反应过程火焰燃烧不稳定性评价技术,实现了火焰燃烧混合均匀性的定量表征。

      大型热轧加热炉的优化控制与温度检测技术应用于宝钢连铸坯加热炉、热轧连续加热炉等炉窑。加热炉最佳空燃比优化燃烧技术(ROMT)在宝钢二热轧分厂加热炉推广应用,将1.15~1.2的空气过剩系数进一步下降到1.1~1.15,氧化烧损率降低由1.5%降至0.795%,获得了综合节能1.18kgce/t钢的效果,每年节约钢材0.705万吨,节能1180kg标煤,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115万元。

      熔池熔炼强化搅拌模拟仿真与优化技术以及熔池强化搅拌混合均匀性评价技术分别应用于云铜艾萨炉及金川镍顶吹熔炼炉和全氧炼铜顶吹炉,其中云铜艾萨炉实现年平均节能19.83kgce/tCu,年均节能总量680余万kgce;金川公司冶炼厂实现年平均节能40.18kgce/t,年均节能总量420余万千克标煤,每年减少排放1.6万吨SO2,获得经济效益约716万元/年;火焰燃烧不稳定性评价技术应用于云铜冶炼总厂阳极精炼炉,取得12.7%的燃料节约率,年节约344吨燃料。

      项目产业化实施三年(2012-2014年),仅节能减排所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三年累计达4.04亿元,节能1.12万吨标煤,SO2减排2.2万吨。

该成果丰富了冶金炉窑供热过程强化与优化技术的相关基础理论,形成了具有若干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及技术产品,可降低冶金企业10%~15%的炉窑燃料成本,提高了炉窑生产操作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是冶金炉窑的节能关键技术,为我国进一步实施冶金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及技术支持。培养出一批相关领域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对提升我国有色冶金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冶金行业和其他相关工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获得有色金属工业协会2015年度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云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

 

成果名称:横断山主要大型地衣系统分类研究及食药用价值评价

完成单位:云南中医学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完成人:王立松、钱子刚、王欣宇、杨耀文、李国栋、石海霞

成果简介: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资助,通过多年的标本积累,研究团队在传统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分子研究技术和系统发育理论,客观分析和界定了中国横断山地区的大型地衣属、组,以及种间的分类界限和其系统地位;其中,主要对横断山的树发群(含5个属)、以及条衣属等4个近缘属进行了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同时对横断山及周边的香料地衣:扁枝衣属,药用地衣:雪茶属、红雪茶属、和126种中国民间药食用进行包括分类、地理分布的研究。以上研究成果分别在《The Lichenologist》、《The Bryologist》、《Mycosphere》、《Mycologie》、《Mycobiology》等著名国际地衣研究期刊(SCI期刊)和《云南植物研究》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共26篇,以及出版专著2部。取得成果如下:

1、本项目首次在横断山地区开展了地衣分子系统学与形态学相结合的研究,共发现新

种19个,1个中国新纪录属和7个中国新纪录种;

2、重点对横断山区梅衣科中的5个属(Alectoria,Anzia,Bryoria,Bulbothrix,

Hypogymnia)及47 种进行了分类界定,通过表基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它们的分类界限,探讨了它们的亲缘关系问题。

3、首次报道了126种中国民间传统使用的经济地衣资源(香料、食、药用地衣等),以及这些地衣资源在横断山及周边分布的情况,为政府制定合理开发与保护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4、报道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特有、珍稀、濒危、新物种等)的部分地衣资源在中国的分布;不仅对揭示横断山地区地衣区系的组成和地理分布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地衣红色名录的编研提供了科学证据;

5、项目依托昆明植物研究所化学和分子实验室的条件,获得了部分主要地衣特征化合物,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精确鉴定不同物种所含化合物,使中国地衣经典分类学研究更加准确和可靠;

6、使用ITS,LSU等特异性DNA片段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通过传统分类与现代分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客观的界定该地区的地衣的物种界线,是目前国内外尚未开展的工作;

7、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6名,其中2名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已毕业4名硕士研究生的硕士毕业论文均被评为云南中医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在为中国地衣研究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同时,积极建设中国西南地区地衣研究平台,已经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成"中国西南地区地衣分类及生物地理学研究组",并形成立足中国西南,重点以横断山为中心的地衣研究队伍,在国内外地衣学科中凸显研究特色和优势。

附件下载:
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所:成果铺就干热河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
2011年至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区所)向社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运用面积累计达217.5万亩,增产农产品78万吨,新增社会经济产值11.科技厅
践行初心使命 选派精兵强将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云南省科技厅认真落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挂包帮”定科技厅
董华副省长调研昆明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
2019年5月7日上午,董华副省长前往昆明高新区,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