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三清洁”工作继续稳步扎实推进

23.06.2015  12:44

      本报讯(记者 勾六零) 今年以来,全州“三清洁”工作在巩固2014年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广泛、深入开展,全州呈现出整治工作全面深化,机制建设不断健全完善,挂钩单位帮扶形成制度、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文明卫生意识不断增强,氛围营造成效明显,督查检查扎实有效的良好局面。
      整治工作深入推进。今年以来,开展了3次全州范围内的集中整治,全州累计共有170多万人次参与整治,清运垃圾6万余吨,县市、挂钩单位共投入资金1388万多元,州政府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在2014年实施“三清洁”“千村推进百村示范”示范村112个的基础上,2015年将继续实施100个示范村。通过环境整治,为保护洱海、清洁城乡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州城乡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机制建设成效明显。在坝区,全州范围内基本形成“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乡镇清运、县市处理”五级联动的城乡垃圾处理和通过“一事一议”向村民收取垃圾清运费、实行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和村庄保洁的长效机制。在山区,普遍进行了垃圾初分、减量、就地焚烧、填埋等有效处理。
      挂钩单位帮扶工作形成制度化。今年以来,159家中央、省州挂钩单位到挂钩点开展了3次集中整治活动,各单位平时加强对挂钩村的帮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为所挂钩的村解决“三清洁”存在的实际困难,基本形成制度化。同时,各单位的“三清洁”工作成效逐步纳入各种评比、考核体系中。
      发动群众广泛充分,群众主体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继续加大了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的力度,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开展整治工作,切实增强了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门前三包或四包”责任制进一步得到落实,农村公共区域保洁工作成效显著,村庄环境整洁面貌得以保持。“党员劳动日”、“单位劳动日”、“巾帼护卫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活动积极开展,带动了更多人积极投身到“三清洁”活动中。通过收取垃圾清运费,加强了村民、市民对“三清洁”的直观认识,更加密切了自身和环境卫生的关系,从而激发出积极参与“三清洁”活动的热情,使“三清洁”活动焕发出了活力与创造力。
      示范村建设带动作用明显。2014年实施的112个“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示范村按照大理州“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村建设的标准,扎实有效全力推进。今年5月18日至22日,州“三清洁”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6个考核验收组,对全州2014年度“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的112个州级“三清洁”示范村的建设项目进行考核验收,并对12县市“三清洁”办公室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考评,绝大多数的示范村都能按照大理州“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村建设的标准,通过抓好组织领导、宣传引导、投入保障、整治活动、挂钩帮扶、督查问效等环节,建立和落实长效机制,对全州的“三清洁”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有力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营造了全社会积极参与“三清洁”活动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州级媒体“三清洁”宣传报道达428条,其中大理日报175条、大理电视台40条、大理州人民广播电台213条,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与监督作用。“大理州三清洁办公室”官方微博有216人关注,有粉丝451人,今年来共发博文50篇,有182399人次进行了阅读,吸引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进来,运用网络平台对“三清洁”工作进行支持与监督。
      督促检查扎实有效。今年上半年,州“三清洁”办公室、州监察局、州委督查室、州政府督查室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采取“集中整治周”督查、日常随机督查、网络督查、整改情况回访督查等多种形式进行督查。据了解,今年以来共开展2次“集中整治周”督查、6次随机督查、4次定期督查、1次整改情况回访督查,同时网络督查即时开展。全州共下发整改通知书29份,以点上督查带动面上工作整改,促进了全州各地“三清洁”工作扎实有效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