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国综合排名上升4位

11.02.2015  19:01
云南省区域创新能力2014年全国排名第23位,较上年上升4位。座次变更的背后,是云南省实施新一轮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以来,云南省以实施新一轮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核心,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主线,努力实施六大工程,为云南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制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中,云南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持续上升,从2013年的27位上升为第23位。

——2014年度,云南省获国家科学技术奖8项,获奖项目总数在全国省区市中居第15位。

——云南省国家级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1973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全省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2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0%

——全年争取国家科技项目891项,获得国家科技经费5.91亿元,其中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06亿元,连续3年超过1亿元,获得立项数、资金数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名第10位、西部第1位。

——云南省获批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科技部支持云南省牵头建设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成为全国目前仅有的8个部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在研项目突破“锂电池干法双拉复合隔膜制备”“蓝宝石单晶基片制备”等关键核心技术158项并实现产业化;研发“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高性能纳米氧化物颗粒增强银基电接触材料”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188个;认定省重点新产品108个。

——全省技术市场成交合同2794项,成交金额48.72亿元,比上年增加5.05亿元,增长11.56%,为历史最高水平。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168项,通过财政资金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投入科技项目123.2亿元,通过科技合作实现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5.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签约8830万美元。

——科技创新实力进一步提升。全省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预计超过0.7%;发明专利申请量比上年增长19.4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比上年增长18.2%;全省R&D人员达4.9万多人。

——“云岭牛”正式成为我国首个自主培育三元杂交肉牛新品种,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四个、南方第一个自主培育的肉牛新品种,标志着云南省优质特色畜禽新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玉米新品种“云瑞88”、粳稻新品种“楚粳28号”入选农业部2014年农业主导品种;“云粳29号”被第十三届全国粳稻大会评为“优质食味粳米”。

——杂交水稻、杂交玉米、马铃薯、甘蔗、茶叶、烟草、橡胶、花卉、核桃、咖啡的研发水平保持全国先进;培育花卉新品种累计419个,花卉新品种数和种类居全国第一;培育认定林木新品种35个,累计478个,林业良种使用率达50%;云南甘蔗糖分从13.5%提高到14.8%以上,出糖率从11%提高到12.5%以上,居全国先进水平;烟草品种选育、繁育、推广技术国内领先,烤烟种子供种占全国75%以上。

——新认定云药之乡10个,累计50个、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23个,累计66个、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33个,累计90个、中药材加工科技型企业4个,累计19个、中药材GAP基地4个,累计10个。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80万亩,中药材及饮片销售收入260亿元。

来源:云南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