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王国大战“僵尸”,135家云南省属国企或遭清除

14.07.2016  01:39

  从7月1日至11月30日,云南将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的“僵尸”企业。据统计,在云南省属国有企业中,有135家成为“僵尸企业”,其中钢铁煤炭行业成为重灾区。一些曾经的明星企业,如今却变成“僵尸”。

  “僵尸企业”,简单说就是名存实亡的企业,这些企业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在无望恢复生气的情况下,依赖放贷者或者政府的支持而生存。

  “僵尸”扩散危害严重

  有数据表明,云南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钢铁行业产能3000万吨,2015年产能利用率仅为46.5%,亏损40多亿元;水泥行业产能1.1亿吨,2015年行业亏损面达63.4%;电解铝行业产能165万吨,2015年停产产能25万吨。由于产能严重过剩,钢铁行业已成为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及清除僵尸企业的重点和主战场。

  种种迹象表明,钢铁煤炭行业已成为云南国有僵尸企业的重灾区。

  目前,云南省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僵尸企业”有8.78万户,其中,未按期报送年度报告的企业有7.95万户,占90.56%。

  在云南省属国有企业中,有135家成为“僵尸企业”,面临清除。一大批“僵尸企业”即将退出市场,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又成问题。


  2009年以来,我国僵尸企业规模整体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2013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340.73万户,呈井喷式增长,但约三成是未实际营业的“僵尸企业”。

  下列图表是用过度借债法测度出的僵尸企业数量和占比。

  长期以来,云南存在的大量“僵尸企业”,造成浪费社会资源、扰乱市场秩序、脱离资产监管、损害职工权益、形成金融风险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僵尸企业”问题很难在宏观指标中非常迅速地直接体现。由于银行为降低其不良贷款率而不断向企业续贷输血,僵尸企业问题在银行财务报表中不会很快体现。

  同时,也有一些国有“僵尸企业”承担了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本身不适合以盈利为目的,需要财政的支持。还有一些僵尸国企承担了地方融资平台的职能,具有临时性的融资目的。一旦“僵尸企业”蔓延,隐藏的金融风险将被释放,这会对市场结构调整造成阻滞影响。

  绝地大反攻!

  全国345家僵尸企业处置倒计时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在5月20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用3年时间完成处置央企下属子公司中的345户“僵尸企业”、用2年压缩煤炭和钢铁10%产能这两项任务有决心完成。

  云南用5个月清理“僵尸企业

  日前,云南省工商、国税、地税局联合下发通知称,将在云南省范围内开展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工作。清理工作将从7月1日进行至11月30日。

  对被列入清理范围已在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登记但未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信息补录)的企业,将视是否能够联系情形,分别给予责令限期改正、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税务部门依法进行非正常户认定等处理;对被列入清理范围已连续两年报送年度报告但在税务部门属于非正常户的企业,将视是否能够联系情形,分别给予限期办理非正常户解除和年报数据修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等处理。

  云南省将用3年出清135家省属国有“僵尸企业

  云南省将用3年时间去粗取精去产能,力争到2018年底,云南省粗钢产能控制在2500万吨以内,煤炭产能控制在7000万吨以内,火电装机淘汰200万千瓦,水泥、焦炭等行业供需基本平衡,铁合金、电石、有色等低效能行业基本实现市场出清,云南省135家省属国有“僵尸企业”全部实现市场出清,民营僵尸企业基本实现市场出清。

  在处置“僵尸企业”中,云南省将对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坚决停止各种财政补贴和不同形式的保护,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加快市场化退出步伐。

  “僵尸病毒”起源

  20世纪80年代美国第一次出现僵尸企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大规模的僵尸企业相继涌现出来。大规模的“僵尸企业”让美国陷入困境。

  20世纪90年代,僵尸企业曾以困难国有企业的面目首次出现在中国。

  从中国“僵尸”企业目前的情况看,大多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国有企业,所在的行业大多是产能过剩行业,大多属于比较低端的制造业领域,占有很多政策和信贷资源,债务负担沉重,资产负债表严重恶化。

  面对“僵尸企业”,美国是怎么做的?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金融业、汽车业、零售业等许多行业都出现了僵尸企业, 美国政府为此制定了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投入7000多亿美元处理僵尸企业问题,制定了针对不同行业的救助计划,如资本购买项目、汽车产业融资项目、住房救援计划、小企业债券购买项目等,分别对金融业、汽车业、房地产业等行业进行了政策性救助。在汽车产业融资项目中,美国财政部直接提供贷款给面临破产的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两家公司,以股东身份帮助其重建,两家公司很快扭亏为盈,政府也分到了红利,美国汽车业很快恢复了活力。

  美国清理僵尸企业的关键经验在于,在政府主导和全程参与下,通过企业重组和债券销售来实现行业结构重整。政府对每个企业重组项目的设计和把控至关重要,但操作一定要通过市场手段来执行。而发达的金融市场,则是市场手段的基础。

  (综合自网络,由新闻君综编,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