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普惠云岭山乡

24.05.2019  18:21

2014年,云南被中央组织部、科技部、工信部确定为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省。按照工作部署,在省科学技术厅的支持下,由省委组织部牵头,云南大学、《云岭先锋》杂志社、云南红岭云科技有限公司、昆明华鹏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参加单位,在全省启动了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建设。

倾注几年的心血和汗水,打造出覆盖全省行政村(社区)、集党务+政务+服务“三位一体”,电视、电脑、手机“三屏互动”的基层综合服务平台,至2016年6月,共建成服务站点16175个,实现县乡村三级平台站点全覆盖、网络全覆盖。云南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荣获2016年度“云南十大科技进展奖”。

依托综合服务平台,云南积极推进基层党建、信息传播、三农服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互联网+党务+政务+服务”的云南路径。截至2018年底,该平台可提供便民服务65类,已累计办结便民服务事项2013万件。

近日,记者深入采访,深深感受到基层综合服务平台“无微不至”的惠民作用。

强服务:从“人跑两三天”到“网跑几分钟

在昆明市西山区海源社区,电视屏幕显示着先锋资讯、政务服务、党员教育等内容,电脑屏幕上各项工作业务一目了然。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赵芬介绍,目前社区已经实现了电视、电脑、手机“三屏互动”,全面进入“让网络多跑腿、使群众少跑路”的办事模式,解决了群众办事路途远、手续多、成本高的难题。

家住海源社区的徐先生说,以前为家人办理养老保险之类的事项,往往要跑多天,往返多个部门;去年4月为家人办理养老保险注销时,因为有了“党务+政务+服务”的基层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填表和传输表格,直接在社区就能办结,从前需要两三天时间办理的业务,现在只要十几分钟。

据悉,基层综合服务平台主要通过五级网站集群体系及门户构建,实现平台与各主要涉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换。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整合共享现有涉农软硬件资源,构建一个省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综合信息资源中心、4个专业信息服务平台,实施2个信息化示范工程,最终形成一个覆盖全省县乡村三级的信息服务体系。同时以云计算为核心,通过“电脑+电视+手机”三屏互动,提供办理事项服务到人、信息通达到人的网络服务。

赵芬说,海源社区是个整体“农转非”的社区,人口、产权、社保等各类管理与服务纷繁复杂,以前群众办事“转圈圈、跑断腿”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了综合服务平台后,这类事情办理就变得方便很多,办事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活农商:从万亩冬桃到“七彩紫溪

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电商展示子平台,嵌入了各地特色农产品汇聚展示等专项信息服务应用。

楚雄市紫溪镇近年来发展了万亩冬桃,依托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建起了紫溪镇电子商务服务站。总经理周尚辉是个头脑灵活的返乡青年,创办紫溪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后,他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打出了“七彩紫溪”冬桃品牌,并将当地的核桃、蜂蜜、冬桃酒等特产信息上架综合服务平台。三年来,服务站已成交了200多万元的电商业务,带动了当地十多家电商发展。

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七彩紫溪”冬桃逐步走俏市场。周尚辉说,服务站“七彩紫溪”冬桃统一销售价为每公斤5元,当地市场价格却是浮动的,每公斤3—8元不等,有时3元一公斤都卖不掉。农民认为通过服务站销售省时省力,更加划算。在2018年11月底,冬桃进入“盛果期”之际,浙江一家企业发来订单,指定要“七彩紫溪”冬桃,并要求按每天一吨连续供应15天,服务站把需求信息发到综合服务平台上后,附近几个村子很快组织了货源,顺利促成了这笔买卖。

综合服务平台的宣传擦亮了“七彩紫溪”品牌,也扩大了紫溪镇万亩冬桃园的影响。每到桃花盛开的日子和冬桃成熟的时节,就有游人纷至踏来,当地的十几家“农家乐”生意火爆。

电子商务还带动了当地产业,通过平台的信息招商,紫溪镇母掌村50多亩冬闲地被楚雄超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按每亩1000元包租下来,租期是每年11月底到次年3月,用于种植羊肚菌。李军说,租来的土地交由农民看管和种植,在母掌村,羊肚菌只能种一季,集中在由冬到春的两三个月。村民不仅获得了土地租金,还可在家门口打工,一个冬天下来,每户可增收四五千元。

李军说,他们在大姚县还建了80亩羊肚菌种植基地,虽然两个基地相距较远,但基层综合服务平台的“三屏联动”使信息十分畅通,自己能够应付自如。今年2月以来,羊肚菌上架到综合服务平台的“一村一品”展示销售,产品供不应求。目前亩产鲜货200公斤,产值2万余元,开通了线上售卖模式后,现在公司的羊肚菌销售量由以前每天50多公斤增加至100多公斤,真正实现了公司、农民“双赢”。

育产业:从开辟扶贫路到结上“致富果

泸西县永宁乡下辖6个村委会,有7个基层综合服务平台为民服务站点。平台运行以来,已发布党务公开信息2000多条,发送免费宣传动员短信1万多条。以综合服务平台为基础,泸西县永宁乡采取“党总支+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建设村级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通过政策引导、信息宣传、技术培训和电商服务等多项措施整合资源,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培育扶贫产业。

目前,永宁乡发展了1万多亩的雪莲果种植。在永宁、笼册、阿朝等村,连绵起伏的山坡上,一片连着一片的雪莲果已经成为让人称道的“希望果”和“致富果”。由于综合服务平台宣传得力,永宁雪莲果销路良好,外地客商纷纷进村采购。村级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在组织生产的同时,为外地客商做好采挖、收购、包装、物流一条龙服务。以雪莲果为开端,永宁乡还出台了特色产业补助方案,对水果、干果、黄姜、魔芋、浅水藕、稻田鱼等20余个种植、养殖项目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补助,由贫困户自己“点单”种植,确保每户至少有一项脱贫致富产业。

笼册村委会利用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实施“村组干部带富、党员群众脱贫、返乡青年创业”三大工程。由支部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和水果产业,新增大棚蔬菜68亩,桃子、高原梨、苹果、人参果等水果种植1700多亩,成功帮助15名返乡青年创业,成为村里的特色农业专业户。

三年前,村民李海清通过平台上得到的信息,了解到本地一户人家的果园里发现几株早熟春桃,敏感的他立即抓住了这个创业契机,到这户人家采了几根桃树枝进行嫁接培育。嫁接成的早熟春桃第二年就挂了果,品质优秀。2018年4月,李海清又将这种早熟春桃嫁接扩繁8000多株,栽种了300多亩。今年春天,300多亩早熟桃园已硕果累累,亩产达1.5吨,每公斤卖到8元还供不应求。

兴科技:从线上培训到线下实用

在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曾虎龙在电视屏上点开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包括基层党建、政策形势、精品党课、实用技术、脱贫攻坚等十多个栏目呈现在眼前。随机开启“实用技术”子栏目,各类农作物栽培、畜禽养殖技术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专门适用于红河州的蒙自草坝黑蜜葡萄栽培技术、桑园管理和桑树病虫害防治等多项针对性很强的农业技术课程。不少实用技术视频配备了傣语、彝语、哈尼语、拉祜语、独龙语、僳僳语等民族语言讲解,通俗易懂。

曾虎龙说,由于综合服务平台是电视、手机、电脑“三屏联动”,村委会通过平台免费发布培训信息,群众收到信息就会主动前来接受培训,当然有网络的也会在家里自行学习,但多数人还是会到村委会来参加学习培训,方便了交流,就算错过了集中学习也不要紧,培训内容可通过综合服务平台随时点播回看。

曾虎龙说,蚂蚁村是“阿细跳月”的故乡,近年来乡村旅游比较热门,因此他们的科技培训还涉及酒店管理、农家乐经营、餐饮服务等内容。现在,蚂蚁村、可邑村的民宿、餐饮业都红红火火。村民的科技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乡村土鸡蛋、核桃、蜂蜜等特产都做成了精品。曾虎龙说,由于供不应求,村站点在平台上一般只做宣传不做销售,但是有的客户非要找村站点订购,目前村站点仅“阿细土鸡蛋”每星期就要卖出两三千枚。

近年来,蚂蚁村4个村小组都被评为美丽家园建设州级重点示范村,可邑村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所:成果铺就干热河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
2011年至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区所)向社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运用面积累计达217.5万亩,增产农产品78万吨,新增社会经济产值11.科技厅
践行初心使命 选派精兵强将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云南省科技厅认真落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挂包帮”定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