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服务民生侧记:社会保障阳光洒满云岭大地

15.01.2015  13:36

  原标题:

社会保障阳光洒满云岭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服务民生侧记

 

去年以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始终坚持人民利益第一,服务大局、保障民生、敢于担当,围绕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等工作,创新工作方式,在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让社会保障的阳光洒满云岭大地,全省人社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全省去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6.53万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5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94万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11%、119%、 116%。全省扶持12.05万人创业,完成目标任务的100.6%;发放创业贷款80.5亿元,带动就业28.8万人。为10.38万名劳动者督促补签 劳动合同,帮助15.99万名劳动者追讨工资待遇15.03亿元。

全省去年各类社会保险累计参保人数4551.77万人,完成年度计划101.05%,年度参保目标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全省社会保险制度日趋完善,社会保险待遇稳步提高。

适应新常态  全力保民生

就 业是民生之本,2014年,我省先后推出“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与创业担保贷款有机结合,用培训助推2000户微型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围绕产 业、企业、园区等载体,促进创业、就业工作落地到人;改进培训补贴方式,实行以奖代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探索发挥失业保险基金在援企稳岗、预防失业、构 建稳定就业等方面的长效机制。

作为人社工作的题中之义,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托底”机制。2014年,全省城镇居民大病保险顺利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启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购买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逐步推开,医保反欺诈工作依法开展,医保异地就医工作取得新进展……

为做到“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省人社厅提出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托省委组织部“云岭先锋网站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把“网上便民服务办事大厅”通过链接的形式延伸到村委会,确保基层享受便民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均等化。

“以 前,我每个月有60块钱养老金,年纪大了,取一次钱麻烦得很,有时还要跑到县城才能取到。”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插甸镇哪吐村委会上元乐村村民李开义老人 拿出一张社会保障IC卡高兴地说,“现在好了,村子里就可以查询和取款了,不用出远门就能取到养老金。”现在,“咨询政策不出村、就业服务不出村、办理社 保不出村、维护劳动者权益不出村、享受金融服务不出村”这“五个不出村”的举措,已在全省大力推开。

把好“总开关”  管好“养命钱”

近年来,省人社厅通过组织全厅处级以上干部到施甸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老山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和插甸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开展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体人社干部树牢“当官不能发财、想发财就不能当官”的理念,树立既要干净、又要干事的理念。

“来到善洲林场参观,看到老书记种的树,看到老书记曾经住过的窝棚,感到很震撼,从每一个细节都能感受到他的忠诚、干净、担当。”作为一名人社系统干部,刘灵敏在参加省人社厅组织的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学习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

随 着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作为老百姓的“养命钱”,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关乎每一位参保人的切身利益。2014年8月,省人社厅在全面研究的基 础上,在全国率先提出在现有法规政策框架下,通过优化存款结构、对社保基金优惠利率协议存款进行竞争性谈判或公开招标等举措,提高基金收益率。11月15 日,省财政厅、省人社厅、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联合下发  《关于做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短短几个月,云南省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工作 迈出了关键一步。通过这项工作,预计每年可促使社保基金增值10亿元以上。

构 建和谐劳动关系既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民生工程。2014年,人社系统全力维护全省700多万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加强劳动关系矛盾源头预防治 理,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权工作,农民工工作取得新成效,全省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截至去年12月,全省劳动保障违法 案件结案9972件,结案率达99%。

通讯员  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