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保山 施甸“直过民族” 布朗族整族脱贫

28.07.2020  15:31

   原标题:聚焦保山 施甸“直过民族布朗族整族脱贫

去百花岭观鸟的摄影家和游客越来越多 保山市委宣传部 供图 

  7月27日,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举办保山市专场。截至2019年底,保山市累计实现91339户381897贫困人口脱贫,41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隆阳、施甸、龙陵、昌宁4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3.02%下降到0.49%。截至2020年6月底,保山市剩余贫困人口2758户10112人,均已稳定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

   累计实施扶贫项目1.25万个

  “十三五”期间,保山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45.09亿元。截至2019年底,累计实施扶贫项目1.25万个,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9.13万户。目前,909户4910名高黎贡山跨州市移民走出高黎贡山,全部搬迁至隆阳区芒宽集镇、敢顶集镇等8个集中安置点。

  保山市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大小结合、示范引领”的原则,全面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在通过规模农业带动方面,保山市设立2亿元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推进10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10万亩优质蔬菜、100万头肉牛、300万头生猪等规模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目前,保山市有序流转土地51万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81个,参与产业扶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913个,带动贫困户90314户332393人,产业覆盖率达100%。此外,保山市还积极支持引导贫困户实施小养殖、小庭院、小作坊、小买卖“四小工程”,让每户贫困户都能参与一个或多个增收产业,形成规模大农业和到户小产业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的助农增收模式。

  “十三五”期间,保山市累计完成754所学校1389个新建项目;建立“控辍保学”机制,义务教育实现阶段性动态清零。通过加强与省外中等职业学校对接,共输送贫困户子女2487人到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订单式”“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观鸟经济不断成熟壮大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保山市一直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创新生态扶贫路径,使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与生态价值双赢中得到更多实惠。截至目前,保山市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41.9万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8092户,补助资金1.81亿元,户均年增收2005元。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划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468.48万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1195户,年均获得补偿451.92万元,户均年增收213元。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4624人为生态护林员,户均年增收1万元。

  1995年,中国第一个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在百花岭村诞生,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增强,生态一天天变好,村子周围的鸟也多了,陆续有人到村里来拍鸟观鸟,观鸟经济就这样一步步发展起来了。在尝到了生态保护的甜头后,村民们从“猎鸟人”变成了“护鸟人”。

  近年来,百花岭村的名气越来越大,到村里来拍鸟人的人不断增多,观鸟经济不断成熟壮大,陆续形成了“背包、鸟导、餐饮、销售、民宿、物流”等一系列的旅游服务,百花岭村观鸟已经逐渐形成产业化发展。“我们家所有人现在都从事观鸟相关的工作,平时除了给国内外观鸟人做鸟导,我还做自然教育、周边旅游、土特产销售等业务,收入也比之前增加了很多。”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百花岭村观鸟导游葛宝智说。

   昌宁县苗族整族脱贫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保山市严格落实“一个不能少”的要求,着力推进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工作。实现昌宁县苗族整族脱贫。2015年以来,共实施苗族整族帮扶项目64个,整族帮扶资金达2.92亿元。截至2019年底,苗族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4250元增加到11328元。

  在施甸县,保山市依托云南中烟集团帮扶力量,精准帮扶木老元、摆榔两个布朗族聚居乡,实施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七大工程。目前,木老元乡、摆榔乡的布朗族已经实现整族脱贫,累计脱贫5769人,贫困发生率分别降至0.63%和1.4%。(记者 孙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