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增产增收 保障农民权益

16.02.2015  11:43

      对于粮食安全问题,我省有哪些具体部署和安排?造成普洱茶、三七等农产品和经济作物价格起伏不定的原因有哪些?面对频繁的雨雪霜冻天气,农业部门采取了什么举措来弥补农民遭受的损失?……2月12日,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平华做客金色热线,就我省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些热点话题与听众进行交流探讨。

        粮食安全  织密织牢保障网络

        去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370亿斤,在全国的排位由原来的14位上升了一位,增产36万多吨。

        “粮食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在分析了去年的工作后,王平华介绍,全省将从4个方面加大粮食安全工作力度。

        “首先是加大投入支持粮食生产。”王平华表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中央财政提前预拨了我省农资综合补贴、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等补助资金42.532亿元,省级财政预算安排高产创建、间套种等科技增粮资金2.5亿元,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重粮抓粮的信心和决心。

        在增产措施落实方面,王平华说,省农业厅会同财政厅已制定并报省政府审定了《云南省2015年主要科技增粮措施实施方案》,近期可将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覆盖等主要科技增粮措施指导性计划下达到各州(市),要求各地组织力量抓好科技增粮措施的指导和培训工作,确保通过科技措施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我们鼓励和支持农资连锁配送经营,支持发展多种形式农资购销合作组织,积极发展直供、直销,降低流通成本,保证农民的农业物资供应。”王平华表示,同时还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特别是确保农民买到放心农资,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坑害农民的现象发生,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第四要强化技术指导。”王平华表示,省农业厅牵头组织了科技厅、省农科院、云南农大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在今年春节前开展粮食增产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并对高产创建活动进行督促检查。同时,各州市也成立了相应的科技增粮技术指导组,深入到乡镇村社开展技术指导,以确保圆满完成2015年粮食生产目标。

        产销对接  定量生产稳定价格

        节目开始前,已经有很多网友在金碧坊论坛上进行互动,网名叫“点七”的网友说,普洱茶经历大热之后开始回归理性,最近三七价格好像也下降很多了,橡胶、药材、茶叶这些云南特色的经济作物似乎都经历过大起大落,想问农业部门造成这些经济作物价格起伏不定的原因是什么?

        网友的疑问直指特色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的价格波动问题。单以三七为例,去年入秋后,中药材交易需求旺季的来临并未令三七交易热起来,“‘金不换’居然卖出白菜价”“三七价格出现暴跌  目前已接近成本价”“党参、三七难兄难弟  产新期领跌”……有关三七出现跌价的现象屡现报道。

        对此,王平华分析到,价格波动源于生产消费和生产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比如普洱茶,过去经过了很热的过程,现在已经理性回归,有高端的,还有一些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基本上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已经理性化了。”对于三七等农产品的跌价问题,王平华表示,省农业厅一直在关注和跟进,三七作为一种药材,需求量大,功效明显,但是这几年价格高了,生产扩张就特别快,导致生产消费和生产信息不对称。“所以正在考虑怎么建立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对接,根据需求量来确定生产。

        那么,如何实现对接呢?王平华表示,一是加大龙头企业与三七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的对接,提前定量生产,确保生产出来有销路;二是加大三七宣传,使广大消费者了解三七的医疗保健作用。

        “厂家和生产者对接以后,产品按照企业标准来生产,可以确保三七生产质量安全、优质。优质的三七能够达到优质的价格,这样就保证了老百姓的利益。”王平华补充到,还有其他社会资本进入农业是当前的一个热点,我们将加强引导。

        农民权益  多措并举弥补损失

        2014年,我省遭遇了频繁的雨雪霜冻天气,许多地方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节目中,保山市隆阳区的丁先生打进电话,询问农业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少恶劣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弥补农民遭受的损失。

        “俗话说,无灾不成年,云南农业受到的灾,一个是干旱,另一个是冻害。”王平华回应说,面对可能出现的灾害,省农业厅加强了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准确获得全省农业气象灾害性天气预警及月季气候预测、年景气候展望等信息,在灾害来临之前及时发布通知,要求各级部门加强指导。同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增加群众收入。“比如说像蔬菜这些一般作物,我们及时地指导,已经绝收的赶快改种其他作物;像咖啡这些产区作物,我们安排技术人员加强田间管理,修剪冻死的,迅速做一些技术上的补救措施。

        “现在我们准备把咖啡的保险推动起来,因为咖啡低温冻害其实每年都影响生产。”王平华表示,今年农业厅还将推进水稻、甘蔗、咖啡等农业保险的进程,并逐步扩大保险范围,减轻灾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

        另据介绍,省农业厅还将切实抓好大春粮食播种面积的落实,因地制宜,及时调整粮食作物品种结构,提早做好春耕准备,大力推广机耕机耙和机插机播作业,努力实现大春作物在最佳节令内满栽满插,保证大春播种计划任务的完成。

        不仅如此,我省还凭借技术培训,在提升农民农业科技素养的同时不断增强农业抗灾害的能力。据介绍,2012年以来,省农业部门每年在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中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突出整合科技资源,形成合力抓培训;加强协调配合,把握重点抓落实;结合工作实际,围绕目标抓成效。2014年,全省培训农技人员11200人,每个项目县确定100名农技人员参加培训,组织50人参加农业部的“万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培训,每个县3名农技人员参加重点班培训,其余人员参加省里认定的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培训按产业实现双向选择。

        “培训没有门槛,我们都希望老百姓来。”王平华表示,“通过培训,我们在田间里面搞一个示范样板,让老百姓看一看,比如采取什么应用措施等等,可以挽回一些损失。

        热点解析

        问:目前我省正在建设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电子追溯系统以维护舌尖上的安全,这项工作现在进展如何?

        答:当前,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是平稳向好的。2013年农业部监测,我省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6.4%、100%、100%、100%和94%,位居全国前列。省级抽检生鲜乳500批次,未检出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抽检育肥猪尿样25000批次,未检出瘦肉精。我省已连续多年未检出瘦肉精和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农产品综合抽检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在95%以上,从未发生过重特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进顺利。一是在神农集团实施“放心肉”工程试点,通过养殖、屠宰、销售全链条信息化监管,探索猪肉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二是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目前正在进行软件开发,计划今年初步建成并将80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企业全部纳入追溯信息化管理。

        问:近年来,我省培育出了一批高原特色农业品牌,下一步将要怎样加强企业品牌的建设?

        答:重点围绕云南特色产业,如:花卉、咖啡、茶叶、蔬菜、水果、野生菌、生物药等和已经形成一定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的地方产品,制定农业品牌化综合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清晰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完善发展措施,使农业品牌化发展工作成体系化、科学化,有一个总的方向和指针。

        充分挖掘品牌资源潜力,加强整合品牌传播,重点谋划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产品,如褚橙、普洱茶、核桃、文山三七、昭通天麻等,纳入农业知名品牌的建设。通过营销平台,使众多农产品以独特风味、品质优势、价格优势等在市场上赢得消费者认可和喜爱,打造成国内具有竞争力的省级重点农产品品牌。

        着眼于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大力拓展高原特色农产品市场,长期坚持不懈地组织举办和参与各类农业产销对接会和农业展会。稳固传统消费市场,积极拓展东北、西北、香港、东南亚、欧洲等潜力市场。

        按照以大企业打造大品牌、大品牌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思路,坚持高端引领发展,对于有发展基础、市场前景好、竞争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组织予以重点扶持,支持其创建基地、革新技术、改造装备,精深加工、推广品牌,争创云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支持涉及农产品出口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出口或潜在出口国家、地区申请商标国际注册,促其做强做大。

        鼓励市场主体搭建从事云南农产品推广的电商平台,借助淘宝网特色中国云南馆这一重要电商平台,利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扩大农产品知名度,扩展农产品市场空间,实现传统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市场“两条腿”齐头并进,有力支撑高原特色农产品市场拓展。

出处:信息公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