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云南】“牢记使命 不负重托” 住滇全国政协委员有话说!
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
这几天,多位云南代表委员都提出了不少有意义的想法与提案。
想知道他们都说了什么吗?和新闻君一起看看吧!
高峰委员:推进村级光伏发电
助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
高峰委员在《关于统筹推进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助推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案》中,呼吁把村级扶贫电站建设与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通过村级扶贫光伏电站建设,为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发展集体经济、实现精准脱贫创造条件。
他建议,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太阳能光伏养殖场、光伏农业蓄水灌溉系统等服务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项目;立足农业发展,积极引导村级光伏电站建设与设施农业发展和多元化种植、养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建设新型太阳能生态农业大棚,提高农村土地综合利用率。
段丽元委员:满足群众多层次全覆盖的养老需求
段丽元委员在《关于进一步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提案》中建议,在社会老龄化加剧的当下,应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全覆盖的养老需求。
段丽元提出,解决好养老服务问题,实现老有所养,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当前,养老服务产业还比较单一,政策措施还不健全,养老服务弱化的现象还很突出。他建议,建立医养结合工作联合指导和协调会商机制,促使医疗、养老、社保政策有效衔接。支持云南培育养老产业示范园区,打造养老产业集群,将旅游养老产业培育成云南战略性新兴特色产业。
年轻委员段明龙的牵挂
在42名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中,段明龙年龄最小,刚满29岁。这位年轻的政协委员,言语间总是流露出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群众的深深牵挂。
“近年来,党和政府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村子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但要实现小康还需不懈努力。”作为新委员,段明龙此次参加全国两会带来了3个提案,其中有两个是关于民族地区贫困群众的:一个是关于加大生态扶贫力度,提高生态补偿标准的建议;另一个是关于加大民族地区通自然村公路建设力度的建议。
“很多公益林和生态林区的群众,在当前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过渡期内,需要国家提高生态补偿标准,以解决燃眉之需。”他建议:提高公益林和天然商品林补偿和补助标准,每年每亩从目前的10元提高到100元;给生态保护区增加护林员指标,实现保护区不留死角,才能切实构筑安全生态屏障,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代俊峰委员:让“郑和文化”扬新帆
“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最突出、最优秀的代表是郑和文化。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一定要深度挖掘‘郑和文化’,增进沿线国家的情感认同。”在被问及今年带了什么提案赴会时,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代俊峰的一席话引起了其他委员的兴趣。
代俊峰说,郑和七下西洋堪称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壮丽的诗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广泛的情感认同,建议将“郑和文化”的深度挖掘纳入国家层面,成立“中国郑和研究中心或者中国郑和研究会”,拓展研究平台,丰富研究成果,特别是加强郑和研究的国际合作,树立“中国的郑和,世界的郑和”的理念。
丁秀花委员:支持怒江建设国家级漂流训练基地
丁秀花委员在《关于支持怒江建设国家级漂流训练基地的提案》中,呼吁国家给予政策支持,在怒江州建设国家级野水皮划艇和漂流训练基地,把怒江的自然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她认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的怒江流域有300多公里,水质良好,险滩众多,是怒江州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全球不可多得的野水漂流运动和训练水域近年来,怒江州以“皮划艇野水国际公开赛”为龙头,以国际体育赛事为平台,培育和打造精品赛事和精品体育旅游线路,促进怒江经济社会发展。从目前来看,在怒江流域建设国家级训练基地的条件已经成熟,基地建设正在申报中。
(来源:云南日报、云南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