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骨异乡70余年 数百具远征军遗骸下周回国

29.10.2015  11:26

发掘过程中发现的子弹、钢笔等物。供图

1942年,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经过两年多的浴血奋战,以伤亡10万人的代价换取缅甸战场的全面胜利,很多中国将士因此埋骨他乡。

昨日上午,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归国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由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等多家单位发起的,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归国活动将于11月5日举行,届时将有347具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经由腾冲猴桥口岸回国。而入缅迎接遗骸归国的人员中也有多位英烈及其亲属。

挖掘 截至8月底共收殓遗骸347具

在发布会现场,作为发起组织之一的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说,经过4年多的筹备与考察,第一期发掘地点为原中国远征军新一军缅甸密支那阵亡将士公墓。在完成DNA鉴定后,将会建设中国无名抗战英烈DNA样本库,向全社会公开寻找英烈的亲人。

据统计,截至8月31日,共收殓遗骸347具(因有的葬坑是多人合葬,该数字为骨骼鉴定专家依据一个墓葬单位中的最小个体数初步判断出的数据,实际数据需DNA鉴定报告全部完成后才能确定)。

此次由民间机构发起的遗骸寻找活动,邀请了多家专业机构参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人类骨骼学专家陈靓为遗骸发掘小组负责人。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圳承启生物有限公司参与了遗骸的DNA鉴定。陈靓教授介绍,由于气温、降雨等环境因素加之人为破坏,此次发掘的远征军遗骸保存状况欠佳,可以具体鉴定出年龄段的个体有204例。“死亡年龄集中在20~25岁的青年段。

在发掘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发现了帽徽、子弹、手雷,以及钢笔、戒指、相框等。还发现了一个保存较好的胸章,上面写着:陆军新编第三十师步兵九十团第二营六连列兵陈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