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直播中没有无辜者

21.03.2016  17:48

    直播“造娃娃”无论是社会影响还是性质,都要恶劣得多,但事实上,尽管警方已经介入,最后的处理结果也不过是“约谈负责人,封停直播间”。这种罚酒三杯式的处理,其实是对网络直播劣质化和低俗化生存的一种纵容。

    今年1月10日晚,微博上突然出现某直播平台“造娃娃”的热点话题——据截图显示,斗鱼直播平台中,一个名为放纵不羁123的主播,竟然在直播间直播性行为。3月16日晚,熊猫TV直播又被网友曝出不雅视频截图,网友称,一名为“熊猫第一素颜美女”在直播中突然背对镜头,弯腰露出隐私部位……调查中记者发现,网络直播平台不仅频频出现直播性行为、裸露、飙车的视频,甚至还有用低俗、淫秽语言挑逗未成年人的情况。

    网络直播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听起来颇有点新兴产业的意味,但其实操作和盈利模式是非常原始的。借助直播平台,一名女主播在镜头前直播各种表演以吸引更多网友观看,而电脑前的网友则以送礼物来取悦女主播。所送礼物与女主播的收入高度挂钩,所以难免会出现低俗暧昧乃至大尺度的画面。如果不带道德眼光看,这真是应了那句叫“城会玩”的网络流行语。

    很显然,这是一个游走于法律与道德边缘的灰色地带。多数情况下,网络直播只是一个社交平台,网友与女主播之间的互动,可以理解为一些人在精神压力或交际障碍之下的一种情感宣泄。但网络直播的特点,尤其是巨大的弹性空间,决定了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必然会不断地去触碰社会底线。直播“造娃娃”固然只是极端事件,但女主播借换衣、穿衣故意裸露隐私部位,又该如何认定呢?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和模糊之处,网络直播在净化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大背景下,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做得风生水起,不断传出有知名网络女主播年薪百万元乃至千万元的传闻。不管真假,当“打擦边球”成为一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免让人无所适从。

    当然,不能因为一个行业出现了问题,就一棒子打死,动辄取缔、封杀;也不必充当道德卫道士,认为网友花钱欣赏女主播表演就是一种道德败坏。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在这个公共空间发生的任何行为都不能为所欲为。网络直播屡屡生出事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监管滞后乃至空白。相比于《刑法》中的“传播淫秽物品罪”,直播“造娃娃”无论是社会影响还是性质,无疑都要恶劣得多,但事实上,尽管警方已经介入,最后的处理结果也不过是“约谈负责人,封停直播间”。这种罚酒三杯式的处理,其实是对网络直播劣质化和低俗化生存的一种纵容。

    央视直播中称,“低俗直播包装性感主播哄网友烧钱”,我不太同意这样的解读,说得好像网络诈骗一样。网络直播虽然有诸多问题,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尊重市场规律。无论是平台提供者还是女主播抑或网友,都很清楚游戏规则。尤其是那些大把“烧钱”的土豪网友,他们并不无辜,钱多任性也好,精神空虚也罢,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这充分说明人性的幽暗,如果没有外部法律和道德力量的介入,很少有人能抵制诱惑。

    网络直播若想得到良性的发展,真正回归其社交平台的本意,离不开有序的监管,更需填补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漏洞。(春城晚报 评论员吴龙贵)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