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篇】千年哈尼古歌韵味悠长

21.06.2016  20:50

活着的世界遗产。 通讯员 佟忠义 摄

古老的农耕文化,吸引着世人的目光。通讯员 佟忠义 摄

在红河南岸的元阳,在起伏连绵的哀牢山,在大山深深的褶皱里,无数座高达数十、数百乃至数千级的“田山”巍然屹立,蔚为壮观。层层叠叠的梯田,顺着山势的蜿蜒,犹如数不完的道道天梯,从远远的山脚箐底直挂山巅云天。

留住村民 传承农耕文明

端午节刚过,秧门一关,满山满岭便如披上了青黛的碧野。浓浓的细雨,暖暖的曛风,给梯田带来了勃勃生机。水中的青蛙、草栖的昆虫开始繁衍。薮薮的秧苗你争我赶地开始拔节,开始抽穗。

通过千百年的摸索,梯田的主人掌握了各种稻谷的栽培方法,在水稻栽培中,他们最重视水田的精耕细作,在栽秧之前对水田至少要三犁三耙。在育秧过程中,他们采取撤水平田,泥湿撒种,使浸泡过的种子半露在泥面上,待出芽后灌入浅水。在移苗栽插中,他们采用一种叫“大四方”的稀植方法,把秧苗定植在合理的等距点上,使秧苗分蘖后,株株都能吸收到光热及水中的营养物质。通过他们巧手耕种的水稻,长成后不稀不密,不高不矮,成熟后穗大、粒重;夏天平如绿毯,秋天均如铺金,可谓巧夺天工。

也正因这精湛的耕作技艺,梯田方显出其独有的灵性和魅力。

虽然这几年收成还不错,但种田还是不合算。”元阳县新街镇爱春村委会的马正朝说,村里种田的农民,大多是60后或70后,年轻人进城务工,且大多都不会种田了。

现代化对农耕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当地还属于贫困地区,很多青壮年外出打工,空巢现象非常明显。“留得住当地村民,才能承传哈尼梯田文化。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梯田保护的主体发生变化,农业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性就会受到影响。”元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何志科说,“梯田是一种活态遗产,梯耕稻作要代代相传。

哈尼梯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三年来,元阳县委、县政府想尽办法做了大量的工作,明确核心区功能,留住原住民耕种梯田;通过发展旅游,发展绿色有机农业,让耕者增收,让梯田增绿,使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护和永续利用。

阿者科”,意为最旺盛吉祥的一个小地方。阿者科村位于寨神林之下,磨秋场之上,村寨原始古朴,有传统的文化空间、祭祀空间和公共空间,是梯田遗产区为数不多的保留较为完整的哈尼古村落。

在村子周围有数个视线优越的天然梯田景观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中外游客纷至沓来。目前,当地政府正尝试在阿者科村利用传统的哈尼民居改造成客栈,这样既可发展经济又保持了哈尼族传统村落的相对完整,也可向中外游客展示哈尼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申遗成功3年,给梯田景区带来的能量正在渐次释放。28岁的阿者科村村民卢云正打算借梯田带来的旅游热潮搞个农家乐之类的营生。“搞农家乐的收入比种田收入高,但还是要坚持种田。没有梯田,游客们来看什么?来听什么古歌?来吃什么稻田美食?梯田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卢云正有着自己的想法。

口传心授 永葆“遗产”活态

梯田遗产,不止是呈现于世人的“大地雕刻”,还包括隐然于斯的梯田主人们的生活、信仰、风俗、民情……

哈尼古歌作为哈尼梯田极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哈尼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空间和文化意识,是展现哈尼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尼四季生产调》一直是靠口头传唱的方式保留下来。而能将之完整地表现出来的,就是中国第一个哈尼古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朱小和。

从25岁起,朱小和就开始主持祭祀活动,至今他已全面掌握了《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哈巴》等传统精髓,哈尼文化已经融进了他的血液里,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朱小和是一名优秀的哈尼歌者,却很孤独,空有满腹才华,后继乏人。虽然也收了徒弟,但他担心哈尼文化不能传承下去,因为有的年轻人连哈尼话都不会说了,更别说唱歌了”。元阳县文化馆负责人介绍,《四季生产调》的传承危机主要表现在代际传承的断裂上。在现代化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不少年轻的哈尼人纷纷离开村寨外出打工,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传承上出现了严重的断层。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元阳哈尼梯田的申遗成功,代表哈尼梯田传统文化艺术的《哈尼古歌》演出团在世界各地的成功巡演,原生态的哈尼古歌逐渐为世人所知晓和喜爱,受到世界的关注。

为将这古老的哈尼文化传承下去,元阳县成立了哈尼古歌工作领导小组,挖掘收集整理以哈尼古歌为主的少数民族音乐,组建哈尼古歌保护传承队伍,建立了“元阳县哈尼古歌传承基站沙拉托传承点”,未来还将借助《哈尼古歌》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唯一驻场演出的成功经验,打造出一批以哈尼古歌为代表的文艺精品,实现常态化展演。

元阳县还举办了以“唱响哈尼古歌·传承梯田梦想”为主题的哈尼古歌演唱大赛,为哈尼古歌在民众中传唱奠定了基础。此外,利用现代先进的数字技术制作出版了首张《哈尼古歌》专辑,以及音画结合的《哈尼古歌》光碟发到村村寨寨,有效填补了哈尼古歌在民间传唱方面的空白。

12岁的李娜在梯田核心景区之一的新街镇全福庄小学上五年级,课间休息时,她和小伙伴们很熟练地为记者唱起了《四季生产调》,这得益于元阳县开展的一系列哈尼古歌进校园活动。

由县传习馆的老师、非遗传承人负责教中小学音乐老师传唱,再由音乐老师教全县中小学生传唱,使哈尼古歌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形成浓厚的氛围。”元阳县梯田管理局程贵章说,不仅有音乐老师教唱,我们还组织编写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哈尼梯田与青少年》知识读本,使其成为遗产区14所中小学学校的乡土教材,让孩子们全方位地了解哈尼文化。

措施有力 保护仍在继续

当记者一行见到何志科时,他刚下乡回来。“这两天我们去了小新街乡、上新城乡等七八个乡镇,差不多跑了半个元阳县。”这个被阳光浸透的彝族汉子边擦着汗水边说,我们是和时间赛跑的人。元阳县有442个哈尼村寨,以每个村寨有1至2位“哈尼莫批”(哈尼文化的主要传承人)计算,也仅有不到900人,而且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德高望重的“老莫批”一个一个地离去,相当于一座座图书馆的消失。我们做的工作就是将这些面临失传的以哈尼文化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抢救与保护。

目前,除《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哈尼哈巴》《祭寨神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元阳县还有《哈尼梯田农耕礼俗》《长街宴》《彝族民歌》《哈尼阿培聪坡坡》《矻扎扎节》5个省级项目,《新街镇箐口村哈尼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等12个州级项目;《哈尼族神话传说故事》《彝族神话传说故事》等72个县级项目;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5人、州级传承人29人、县级传承人112人。

围绕着梯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从未停歇。”何志科说。通过影像和文字等现代手段,《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哈尼哈巴》《祭寨神林》等传统经典已得到有效的保护。但是梯田文化丰富多彩,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发掘、保护和传承,尤其是哈尼传统美食,也是一道道浓浓的舌尖乡愁。

哈尼蘸水鸡”“哈尼腊猪脚”是哈尼族千百年来在梯田农耕劳作中创造出的经典美味。“小新街乡杨金福家的哈尼腊猪脚,从选材制作到口感堪称一绝。这两天我们就是在他家悉心拍摄,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让这些流传于民间的美味得以用更新的手段传承下去。”何志科对哈尼饮食文化也是如数家珍。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3年来,元阳县不断出台各种措施,加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围绕“节、宴、歌、舞”四大核心元素,策划了哈尼族“长街宴”、“新米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等一系列民族传统节日,使得以“梯田文化”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加大对少数民族传承人的扶持力度,提高了传承人的社会地位,一些年轻人也都在盘算着回来学习和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让梯田文化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

记者 胡梅君

相关报道:

红河哈尼人:保护梯田 守望家园

【保护篇】元阳县:保护优先 守护文化遗产

【创新篇】梯田红米成为高原名片

【发展篇】元阳:美丽家园绘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