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乌铜走银”擦亮文化名片

12.10.2015  08:52

李从仲为儿子展示“乌铜走银”的吹火绝技。 记者杨艳辉摄

叮叮叮……”李志明坐在家中的手工作坊里,眼睛盯着手中一块乌铜片,两只手一手扶着錾子,一手握着小锤,以每秒钟3下的速度不停敲击錾子,而錾子的下方,一只传说中的瑞兽身影渐渐浮现。

李志明是云南“乌铜走银”的第八代传人,他的“师父”是父亲李从仲。“乌铜走银”的传承秉承“非云南人不传、传男不传女”之古训,不过,随着时代进步,这一古训有了新变化,除了李志明,李从仲还把“乌铜走银”的不传之秘传给了儿媳。现在他们已经成为“乌铜走银”绝技的传承人。

寻找失传的绝技

李从仲本不是云南人,“为了淘生活才来云南”。1985年,李从仲定居昆明,当学徒,钻研首饰加工。不过,一直未能摆脱拮据的经济状况。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从仲在古玩市场上见到了“乌铜走银”,被其精妙绝伦的工艺折服,当场下定决心要学“乌铜走银”。古玩老板告诉他,这门技艺已经失传,但李从仲没有放弃,他一方面独自琢磨这门技艺,另一方面四处打听有没有人会这门技艺,最终,在一个铜艺师傅那儿打听到在昆明市官渡区小板桥还有一人会制作。

当时太兴奋了。”当得到这一消息时,李从仲放下首饰加工的活,第一时间找到了“乌铜走银”的第六代传人金永才,但是对方拒绝了他的拜师心愿,其理由有三,其一是“乌铜走银”只传云南人,而李从仲不是;其二是“乌铜走银”技艺难且精,李从仲吃不了苦;其三是李从仲学艺是为了谋生,其心不诚。

吃了闭门羹的李从仲更加坚定了学艺的决心,先后10次来到金永才家中,坦诚布公,并将自己的户籍从四川迁往晋宁,让自己成为一名云南人。在寒冬之中的第十次拜访,金永才见其诚心与毅力,最终收下了李从仲,开始传授“乌铜走银”技艺。

学艺并不简单,除了基本的制作技艺,最为关键的乌铜配方是在李从仲入门三年后才真正掌握的。

研习精绝的技艺

乌铜走银”与“景泰蓝”为世人敬仰,并称“铜艺双绝”,但在时间的长河中,“乌铜走银”传世者甚少。这是因为“乌铜走银”为传统手工生产,每年制作的作品非常有限,由于其技艺世代独传,工艺配方秘不外传,会此工艺的人很少。

李从仲在金永才的指导下,花了3年的时间掌握“乌铜走银”技艺,同时也促成了金永才收徒授艺的局面,作为大师兄的李从仲,不但尽得师傅真传,还在技术方面青出于蓝。

李从仲曾制作了一个“乌铜走银九曲鸳鸯壶”,从外观看,与其他壶别无二致,而壶内却别有洞天。执壶之人以机关控制液体流况,从同一个壶嘴里能够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李丛仲用2000个饮料瓶做实验,研究九曲鸳鸯壶的工艺构造,花两年时间才完成合适的机关设计模型。

无论是在品类、器型还是技艺创新方面,李从仲的技术都是师兄弟中最突出的。至今,金永才都时不时要到晋宁去与李从仲交流技艺,探讨“乌铜走银”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的“乌铜走银”器具主要以烟锅、烟盒、香炉和文房四宝为主,但是李从仲将其发展到了花瓶、酒壶、茶壶等大型器具上,同时还对器物的外形进行创新,除了圆形,还有中字形、鼎形等。四灵香炉、僧冠壶、倒转乾坤壶、凤鸣钟灵壶等广受市场欢迎的器型均来自李从仲的用心钻研。北京、上海、台湾、香港等地的收藏爱好者特别青睐李从仲的乌铜走银作品,这也为他带来每年上百万元的收入。现在,李从仲的“铜晋堂”已是晋宁文化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随着“乌铜走银”作品获得市场认可,李从仲的精湛技艺和钻研精神也得到社会称赞。他于2009年被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聘请为“特聘专家”,2010年获得云南“工艺美术师”专业技术职称,2014年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5年被授予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称号。

秉承兼容的精神

说起器型的创新,李从仲最自豪的还是儿子李志明的技艺创新。虽然李从仲习得“乌铜走银”的秘方及工艺,但在技艺提升方面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天分。相反,他逼儿子学习技艺后,反而在技艺方面有了极大的突破。

錾刻,这是乌铜走银工艺最吸引人眼球的东西。”錾刻工艺和“乌铜走银”技艺相比,算不上神秘,但要做好绝对不容易。“我敢保证,我錾刻的松针其他人做不出,我雕刻的孩童头发的细密程度其他人达不到,我雕刻的鸟羽毛也没人能够做到这么精致。”李志明对自己的錾刻技艺抱有十分的信心。 不过,李志明的錾刻技艺遇到本质不好的乌铜,也会出现闪失,一个刻着栩栩如生的儿童观望老翁对弈的酒壶就因为乌铜有气泡而作废。“等待它的命运要么是成为烟灰缸,要么是成为小酒壶。”李志明说,儿童观望老翁对弈的酒壶与烟灰缸、小酒壶的价值将是双倍差异。

当时学艺最初的动机是淘生活,后来是为了让儿子学一门傍身的技术,但是现在我觉得这门技艺绝对不应该成为营利的手段。”李从仲说,2014年,“乌铜走银”协会成立,但是协会内部对“乌铜走银”的传承与发展有颇多争议,有的人认为要降低成本,用黄铜走锡,或者乌铜走锡,更有人提出要用乌铜走金来替代乌铜走银。“这是在断这门绝技的后路。”他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此,李从仲秉承兼容并蓄同与时俱进的晋宁精神,在晋宁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乌铜走银”传习馆,招收能够耐得住寂寞且有恒心和毅力、秉性良善之辈传授技艺。“我自己也想招收一批虽有残疾但手脚灵活的人当学徒,一来,这批人能静下心来学习乌铜走银;二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

寻求品质的突破

“乌铜走银”在晋宁的传承发展,除了李从仲的个人力量,还得到了晋宁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县领导每年都会到传习馆来走访调研,在对外宣传与展示方面也得到了莫大帮助,并对产品技艺、推介展示、销售方法提出诸多意见和建议。”李从仲说,当初为了学艺而迁户口得到帮助,一双儿女的落户得以解决,传习馆建设也获得支持。

晋宁县文产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铜晋堂”利用当地传统青铜工艺,立足得天独厚的青铜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了文化产品40多种,精湛的工艺、较高的生产水平及良好的企业信誉,让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信赖,为晋宁县域内的文化企业发展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今年7月,县文产办以“晋宁古滇文化铜晋堂乌铜走银制作传习馆、研发项目”争取到昆明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万元。

晋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冯皓表示,晋宁“乌铜走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下一步,晋宁县将按照国家、省、市、县相关政策扶强带弱,联合发展,强化品牌效应。同时也希望李从仲等手工艺大师在“乌铜走银”手工艺品技艺的精致、精美上寻求突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产品设计研发上下工夫,生产的产品要与生活结合,与市场接轨,全力打造晋宁文化品牌,真正把晋宁的“乌铜走银”特色工艺品制造做大做强。

昆明日报记者 赵书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