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国土空间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17.06.2020  08:58

6月11日,昆明市召开2020年自然资源规划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全省2020年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全市2019年自然资源规划工作,并对全市自然资源规划系统2020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自然资源规划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今年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把握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的内在联系和科学逻辑,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贯穿生态文明建设“源头、过程、后果”的全过程,坚定不移以“八个全面”“五个统筹”重点工作为抓手,推动自然资源领域重大改革,强化科技支撑,切实履行好“两统一”职责,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新贡献。

会议要求,切实落实2020年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省厅安排的各项工作重点:掌握自然资源基本状况,维护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治理,推动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土地要素保障能力;提高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利用水平,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加强自然资源督查和执法监察,维护自然资源管理良好秩序;加强基层自然资源管理能力建设,夯实自然资源管理基础。

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当前,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给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工作带来更多挑战。全系统要加快治理能力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助力维护市场稳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围绕工作要求,会议明确2020年全系统将重点抓好9方面的工作。即:全面摸清自然资源底数、做好用地要素保障、深化便民服务职能、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治理、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加大自然资源监督执法力度、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

会议还明确,2020年全系统要深刻领会中央纪委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前进方向、宝贵经验和主要任务。清醒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严峻形势,牢固树立廉洁从政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的主基调不动摇,奋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

各县(市)区自然资源局和各开发(度假)区国土、规划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局属事业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并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

牢固树立廉洁从政红线意识

6月11日,全市2020年自然资源规划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2019年,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市委和省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系统牢牢扛住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党风政风作风持续向好向实。2020年全系统要深刻领会中央纪委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前进方向、宝贵经验和主要任务。清醒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严峻形势,牢固树立廉洁从政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的主基调不动摇,奋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为深入推进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对全系统干部职工提出四点要求。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坚定性。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深化理论武装;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进一步推动管党治党向基层延伸。强化主体责任,以上率下“不松手”;强化监督责任,建立规矩“不缩手”;强化考核监督,落实任务“不甩手”;严肃责任追究,强化问责“出重手”。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动纪律规矩化风成俗、成为习惯。强化建章立制和制度执行;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全力以赴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强化不敢腐的威慑力,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2019年

锐意进取  克难奋进

2019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厅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全市自然资源规划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部署,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牢牢把握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新要求、新目标、新使命,切实履行好建设生态文明、保障高质量发展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重大职责使命,以保生态促发展为目标,主动作为,助推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

在2019年的工作总结中,自然资源工作成绩显著、亮点突出,全市实际完成土地收储4.86万亩,完成土地供应4.61万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101.04亿元;推出“交房即交证”和个人可自行申请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两项创新措施,完成滇池流域“五采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约9000亩等多项重大工作。

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100亿元

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一是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及储备区,昆明市县级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成果已于去年9月30日前上报省自然资源厅;二是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落实86个建设用地项目占补平衡挂钩,涉及耕地1112.3799公顷,水田157.8562公顷,粮食产能10651866.6公斤。

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按攻坚行动要求,我市需消化处置批而未供土地总量的50%(即120652.63亩),需处置闲置土地总量的30%(即7194.73亩),截至目前,全市共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41820.19亩,完成率为117.54%;共处置闲置土地16269.93亩,完成率为226%。

全面加强土地要素保障。2019年向省、市政府完成新增建设用地征转报批3.1604万亩;批准临时用地0.0464万亩;用地预审1.266万亩;核发规划“两证一书”1277件;代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26.946亿元;完成增减挂钩结余指标跨省交易5.9亿元,完成任务数3亿元的196%。2019年全市实际完成土地收储4.86万亩,完成土地供应4.61万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101.04亿元。

完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约9000亩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新梳理原“双试点”已开展的14个专题和32个专项规划,在“双试点”的工作基础上初步完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以省级下发的生态红线数据库为基础,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核查工作,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初步评估意见,进一步优化“三区三线”。

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完成了《滇池流域地区“五采区”生态修复和采区布点规划》,推进“五采区”矿山生态修复工作,2019年治理修复任务已完成约9000亩,其中滇池流域及西山重点保护区关停矿山生态治理修复约3800亩,重点敏感区域人为破坏裸露山体修复约5200亩,占年度总任务9271.2亩的97.07%。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已按要求发布实施了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及数据库启用工作,并对全市辖区内47个矿业权人勘查开采公示信息进行了实地核查。全年累计受理矿山生态综合评估33件,联勘联审及各类保护区审查23件,受理上报探矿权和采矿权登记申请10件,完成8个采矿权出让计划项目的保护区审查工作并取得市政府批准。

切实加强各项惠民利民措施

提高测绘地理服务、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一是完成了《昆明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接边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发布和县级数据接边工作,我市“三调”数据成果已提交国家核查。二是启动昆明市现代测绘基准建设工作,完善昆明市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标准,启动建立高精度的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昆明市城市独立坐标系相关工作。

提高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服务质量。全面梳理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和登记环节,大部分登记事项实现5个工作日办结。实现不动产交易、税收、登记全过程“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开展不动产登记“同城通办”试点工作。主城区不动产登记机构全流程线上办理登记,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不见面服务。开展不动产预告登记业务。推出“交房即交证”和个人可自行申请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两项创新措施。

升级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2019年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716个,较2018年1880个减少164个。严格执行汛期地质灾害24小时值班制度。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4起、险情3起,成功预报4起,紧急转移人口20人,无人员伤亡或失踪事件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60万元。

按时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完成640宗“大棚房”清理整治任务。认真开展“大棚房”“打非治违”、违建别墅清查等专项行动,逐步消化存量违法用地。圆满完成“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整改任务。对2016-2018年存量的3478宗违法用地进行了整改,现已整改到位(含阶段性整改)2938宗,已完成整改任务的84.5%,利用自主卫片开展执法,及早制止违法行为。2019年全市共发现违法用地215宗,与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65%。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一是在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方面,开展了《昆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编制工作,编制完成《昆明城市米轨沿线改造提升规划》《昆明中心城区工业遗产建筑调查》《滇池国家遗址考古公园(晋城片区)概念性规划》,按程序开展《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修编)》报批工作。抓好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与更新维护。开展第三、第四批挂牌保护历史建筑证书颁发及标识牌挂牌工作,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二是加强风貌管控,塑造城市空间形态。现已完成滇池路、广福路沿线建筑外立面整治提升调查研究并纳入道路方案设计和《昆明市市容环境整治提升(2019-2020年)——主城区62条主要道路整治提升导则》的编制工作,并已正式下发执行。

实现公文业务“无缝式”管理模式

强化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专业统计和综合统计相结合,月报、季报和年报相衔接,统计数据逐级上报(或直报)、同级汇交”的自然资源统计工作制度,编制完成并上报了2018年第四季度、2019年前三个季度自然资源综合统计报告。

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自然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完成了《昆明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昆明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在自然资源业务专网——原“昆明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基础上进行系统升级改造,建立与省自然资源厅、县(市)区(分)局独立型电子政务系统的公文在线直接交换模式,实现全市自然资源公文业务互联互通、协调统一、执行顺畅的“无缝式”管理模式。

2019年,多项重点工作取得成效,对今年自然资源工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020年

全面履职  开创全市自然资源规划工作新局面

今年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强化政治引领,全面推动自然资源工作迈上新台阶。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自然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部门形象,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干事创业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对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掌握自然资源基本状况,维护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全面准确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扎实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增强测绘地理信息支撑服务能力。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加快推进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城镇化发展空间布局,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严格规划审批并监督实施。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全面提高耕地占补平衡能力,统筹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积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面升级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土地要素保障能力。改革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土地审批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管理,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全面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全面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积极探索实施“点状供地”政策,全面加强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强化土地储备管理,全面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任务。

★提高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利用水平,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加强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认真落实煤矿整治工作任务,推进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清理排查整治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矿业权。

★加强自然资源督查和执法监察,维护自然资源管理良好秩序。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加大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力度。

★加强基层自然资源管理能力建设,夯实自然资源管理基础。优化职能职责,强化机构建设,强化队伍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加强规范化建设。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当前,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给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工作也带来更多挑战。全系统要加快治理能力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助力维护市场稳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0年全系统重点抓好8方面工作。

全面摸清自然资源底数。完成昆明市2019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全面准确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2020年度矿产资源储量备案统计工作;扎实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增强测绘地理信息支撑服务能力。

做好用地要素保障。切实保障土地供应,全年计划收储土地2.11万亩,供应土地不少于3.1万亩,力争土地出让收入达1000亿元,完成新增建设项目用地报批2.6万亩;继续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助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充分挖掘盘活存量和低效用地,完成省级下达的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

深化便民服务职能。一是构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平台,逐步实现不动产交易、税收、登记“外网申请,内网审核”模式,全力推进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二是实行综合受理服务,在不动产登记大厅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并将不动产登记纳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统一受理各事项;三是积极探索“交房即交证”试点,推动破解不动产权证办理“难产”困境,切实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四是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全市不动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全部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五是统一全市规划行政审批流程,梳理规范昆明市项目规划报件前置要件清单。

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按照云南省《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制定我市贯彻落实办法;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力争《昆明市国土空间规划(2018—2035年)》首批上报并获批;编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实现县域村庄布局全覆盖,做到无规划不建设、无规划不投入。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组织编制完成《昆明市乡村振兴战略空间规划》。

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治理。完成滇池流域及西山重点保护区“五采区”和长江经济带(昆明段)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积极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工作。

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完成2020年昆明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编制和发布实施工作,做好2020年地质灾害点隐患排查、核查工作;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网络,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排查和监测预警力度;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灾情险情速报制度;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发生险情和灾情及时准确上报,妥善处置。

加大自然资源监督执法力度。继续推进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清高”“打非治违”等专项工作;强化执法监察能力建设,组织开展违法案卷质量评查工作,梳理典型案例,剖析突出问题,适时发布指导性案例,提升案件查处工作水平。

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按照要求完成《昆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及《滇池国家遗址考古公园(晋城片区)概念性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启动编制《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并申报省级历史名城文化街区1个、市级历史村镇1个。

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启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并制定关于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施意见;探索土地复合利用供地政策,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方式,推进“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改革;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

新时代对自然资源规划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奋力开创全市自然资源规划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