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方面27条具体任务和措施 昆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真格

02.06.2016  11:07

今日观察

专家分析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犹如战时过关斩将,没有过硬的本领和决心,难打胜仗。

日前,昆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昆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从积极化解过剩产能、着力化解房地产库存、有效推进金融去杠杆、多措并举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5个方面,提出了27条具体任务和措施。

昆明市的目标很明确,经过3年努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显著提高,创新型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明显下降,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进一步提升,初步建成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功能相适应的供给体系。

去产能

建机制让“僵尸企业”有序退出

昆明全面摸清“僵尸企业”情况,对主要靠政府补贴或银行续贷等方式维持生产经营,资产负债率超过85%且连续亏损3年以上,连续3年以上欠薪、欠税、欠息、欠费,生产经营困难造成停产半年以上或半停产1年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纳入国有和非国有“僵尸企业”数据库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稳妥推进非国有“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非国有“僵尸企业”处置机制基本建立。

重点推动停产、长期亏损、资金链断裂、扭亏无望的企业主动退出产能,2018年前,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产能要依法依规全部退出。严把产能过剩行业准入关口,不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新增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煤炭等行业产能项目,确需新建的,一律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产能,且产品必须实现升级换代,禁止落后产能重复建设。

去库存

商品房库存逐年减少

昆明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合理调控商品房用地供应。对于库存总量消化周期明显过长的县(市、区),暂缓或减少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

加大住房公积金促进住房消费力度。采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组合购买首套房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均按照20%执行;购房人已有一套住房且商业住房贷款未结清,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自住住房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由40%下调为30%。对购房人已有一套住房且商业住房贷款已结清,再次申请贷款购房的,按首套房贷款政策执行;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连续3个月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职工,可以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到2018年底,全市商品房库存规模比2015年底减少25%。

去杠杆

加强管理降低融资成本

昆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争取发行置换债券对存量债务进行置换,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投融资公司积极申报或注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产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设立500亿元昆明合作发展基金、200亿元棚户区改造基金。推动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各类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加快发展。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借壳上市、新三板挂牌等形式实现优质资产上市。到2018年,直接融资比重提高到融资总额的35%。

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每年全市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以内,实现规模可控、结构合理的债务管理目标。到2018年,企业融资渠道更加多样,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全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不低于70%,全市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金额的比重超过35%。

降成本

为全市实体经济减负

昆明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步伐,加快推进网上审批,完善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功能,扩大上线服务单位范围。建立行政审批中介网上超市,行政机关委托开展的评估评审等中介服务,通过竞争方式选择中介机构,服务费用一律由行政机关支付并纳入部门预算。

保持收入水平增长幅度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强化企业招工公共平台建设,降低企业招工成本。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岗位促进就业的作用,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享受稳岗补贴政策。

充分利用昆明市用电交易中心平台,对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的工业企业,放开基数电量,全电量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用好500亿元昆明合作发展基金、200亿元保障房以购代建基金,推动改善融资机制,带动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基金所支持的相关产业,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全面落实国家“营改增”政策,加大清费减税力度,到今年底,为全市实体经济减负约260亿元。

补短板

多举措促进产业经济发展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项目317项,完成投资6402亿元。

对新兴产业制造业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照工业总产值的0.2%给予扩销促产补助,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5000万元且纳税100万元以上的新兴产业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补齐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短板;用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化工、冶金、非烟轻工、烟草及配套4个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对固定资产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按项目投入设备购置费用的8%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50万元),补齐传统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短板;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对首次入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坚持“非禁即入、非禁即准”的原则,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补齐民营经济发展短板。

重点突出培养创新创业创优人才,到2020年,全市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18%,人才贡献率达37%。

记者 浦美玲(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