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步趋稳——大理州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之二

06.12.2018  11:10
 

□ 通讯员 马远芬

改革开放40年来,大理州历届党委、政府抓住机遇,使全州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虽然在不同时期、不同改革阶段出现过波动,但总体逐步趋稳,走势良好。

改革的启动和探索阶段(1978年-1989年)

1978年-1984年,以计划定价为手段建立合理价格体系,以调为主,以放为辅;1985-1988年,以放开价格管理权限为主,价格改革全面展开;1985年国家进一步放开猪肉、水产品、鲜菜等鲜活食品价格,当年食品价格上涨17.2%;1986年-1987年,小商品价格全面放开,国家继续扩大价格放开范围,包括副食品和工业品价格等。1988年大理市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涨到20.5%,食品价格指数上涨到23.5%,波及全国的抢购风潮也波及到大理州。1989年,大理州政府坚决贯彻执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放慢价格改革的步伐,以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市场物价为主。1989年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涨15.2%,通过治理整顿,抑制了过高的物价涨势。

治理整顿、管、调、放结合阶段(1990年-1999年)

为了平抑市场物价,大理州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通过治理整顿、管、调、放结合,健全宏观调控手段,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强化物价管理,“全民下海经商”降温,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对已放开价格的电冰箱、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工业消费品实行调价申报制度。1990年,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大幅回落。

1992年开始,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多次提高粮食购销价格、逐步提高原油价格、提高统配化肥价格,使价格改革在不断调整、完善中得到深化,同时也培育了新的增长点,房地产、流通等与价格密切相关的领域迅速崛起。1995年,大理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达20.0%,食品价格指数达33.6%。1997年开始,随着价格体制逐步完善,国家实行粮食保护价格政策,提高教育收费、房租、水电、燃料、城市卫生费等城市公用事业和公益事业等价格以及国有企业改制,国内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市场供求趋于平衡,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到1999年大理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5%,食品类上涨 0.9% ,实现了“低通胀、稳增长”的良好局面。

全面建立市场价格机制新阶段(2000年-2009年)

1998年5月1日《价格法》正式实施,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价格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市场供求平稳,物价趋于稳定,体现了重视民生的思想。2000年-2005年间,大理州物价出现了多年难得的连续低位运行。从2006年起,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随着城市化进展加快、房地产业兴起、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土地、人工等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出现了“高增长、高物价”的局面,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典型的结构性上涨。2006年-2008年3年间,大理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平均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累计平均上涨10.4%。

价格改革以宏观调控为主阶段(2009年-2018年)

2010年-2012年,大理州居民消费价格经历3个通胀期,总水平都超过国际标准通货膨胀3.0%的警戒线,三年年平均累计上涨3.8%。从影响程度来看,食品价格成为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为缓解价格水平过快上涨,国家在2011年提出“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大理州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建立了一系列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避免了价格水平进一步上升,2013年-2017年年平均累计上涨2.0%,价格调控手段日益成熟,物价一直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全州经济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0%左右,形成了经济高增长,物价平稳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