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差别化支持同步奔小康

17.03.2016  07:50

十三五”的大幕已经拉开,云南要在未来五年实现跨越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全省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也需要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落实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差别化支持政策”和“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让云南代表委员极为振奋。大家围绕如何落实好这些部署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精准扶持特殊区域特定人群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云南从自然环境到经济社会发展都呈现出多样化特征,需要针对特殊区域、特定人群实施差异化精准扶持政策。

云南区域性贫困问题突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片区、滇西边境山区和迪庆藏区4大片区贫困人口占到全省的90%左右,多个州市所辖县(市、区)全部在贫困县之列。”肖燕委员建议进一步完善我省区域脱贫规划,注重外部力量扶持与内生动力激发,统筹扶贫攻坚与产业配置、城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找准不同区域、不同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因地因人科学制定摘帽出列销卡举措。

焦家良委员建议,应当以贫困农户的实际需求来明确扶贫部门的责任,而且各个帮扶单位之间应该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比如,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要以满足贫困农户发展和民生的水利、道路、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专业技术单位要以农业科技、市场信息和发展规划等为主;科研部门要以新技术、新品种和劳动力培训等方面为主。最终形成贫困情况相近的地区“扶贫投入相当,脱贫进程一致”的局面。

晏友琼代表提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是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长期并存的特殊群体,建立一个覆盖“三留守”人员的关爱服务体系是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她建议,一方面要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加强新农村建设,让留在农村的人口平等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另一方面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关爱服务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引导“三留守”人员享受良好的社会服务,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优良的心理品质,并在家门口积极开展创业就业。

更多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代表委员们提出,山高谷深的特殊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形成的历史欠账,给云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远高于中东部地区的技术难度和建设成本。打造支撑云南跨越式发展的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需要云南各级各界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也需要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

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定位,使云南的铁路建设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特殊价值和效益。”寸敏代表认为,国家应当根据云南省人口密度及沿线城市规模来考虑高铁布局,应在国家财政大力支持的前提下,鼓励云南以项目建设谋划带动投资发展。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资铁路建设,缓解财政支出压力。通过完善合资铁路运价机制、支持合资铁路公司对铁路车站及线路用地进行综合开发、建立规范的合资铁路运输补贴制度等措施,推动合资铁路的发展。

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一方面山河纵横、地质构造稳定性差,但这里又是云南与长江经济带及成渝经济区之间的重要联系通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难度也大。”宋万永代表建议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加快乌蒙山片区重要县、乡道路的建设与升级改造,形成对国省干线网络补充的支撑,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有力支撑区域脱贫攻坚。

自贵菊代表说,云南很多州市山区面积大,地形高差悬殊大,加之河流流程短、集水面积小、河床比降大,不具备建设大中型水库的条件,因地制宜建设小型水库,是立足地方实际,解决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和改善发展条件的有效途径。希望国家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型水库纳入国家补助范围,加快小型水库建设步伐,促进民族贫困山区经济发展。

帮助云南补齐人才短板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代表委员认为,云南的发展受到人才这一短板的制约,云南的教育事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特殊的困难,呼吁国家有针对性地给予解决。

杨艳代表介绍,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有关部门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少数民族幼儿往往在学前没有形成较好的国家通用语听说能力,在受教育的起点上就形成了差距,进而影响到小学、甚至此后整个学习阶段的学习。她建议对少数民族地区幼儿采取特殊倾斜政策,让少数民族幼儿免费接受三年学前教育,以有效解决语言障碍问题。特别是在现在双语式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从而解决语言障碍问题,增强民族间的文化融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

在有600多万人口的滇西南地区(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至今还没有一所高职医学院校。”李松泉代表说,促进滇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而且对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友好交流,树立中国在东南亚南亚各国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他呼吁国家支持在家乡普洱市创办卫生职业学院,满足滇西南乃至东南亚南亚地区群众对医疗卫生人才和服务的迫切需求。

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同样十分紧迫。”陈爱林代表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内地“985”“211”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适当放宽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急需的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招考条件,增加招生名额,为云南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人才支撑。

(记者 张寅 程三娟 陈晓波 尹瑞峰 郎晶晶 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