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春节”始自1914年 今年已“102岁”

20.02.2015  15:03

  新华社天津2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百节年为首。”19日,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为看重、庆祝最热烈的传统节日,但在其数千年历史中有过“元旦”等多个名称,日期也多次变化。民俗专家表示,直至1914年为接轨西方历法才将“元旦”之名移到阳历1月1日,阴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照此推算,乙未羊年正月初一,是1914年以来的第102个春节。

  民俗专家、天津市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说,春节是中华民族全年生活的首个重要节日,民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春节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是炎黄子孙美好精神世界的升华。

  从起源上来看,春节是由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来的。《说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由于一年之中分为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谷物多少意味着年景的好坏,因此。“过年”或“过大年”的意思就是庆祝五谷丰登。

  我国传统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春节”被称为元日、新岁、元正、元旦、正旦、三元日等。

  据相关资料记载,1913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内务总长向袁世凯呈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改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从此,正式将公历1月1日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到2015年乙未羊年春节,我国现行‘春节’整整‘102岁’了。”由国庆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过年的形式在与时俱进、更加文明,同时也诞生了不少新民俗,但春节广大民众期盼团圆、祈福纳祥的美好心愿不曾改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