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5年核减预算11亿 节约资金相当于去年两倍财政收入

09.04.2015  13:12

针对财政资金落地存在高估冒算、“三超”、挤占挪用等突出问题,2008年开始,昆明以石林县为试点,闯出了一条破解基层财政有效监管难题的新途径。昨日,记者从昆明市财政局了解到,试点5年多,石林县累计审减项目资金1.2亿元,核减预算11.23亿元。这些节约下来的资金是石林县2014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两倍,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县区财政。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资金支出体量越来越大,政府投资项目和金额越来越多。这些资金支持的项目最终都要在县市一级落地,但落地的财政资金项目还存在着高估冒算、“三超”、挤占挪用等突出问题,财政部门对落地财政资金的监管经常陷入“部门点菜,财政买单”的尴尬局面。

两制创新”成为昆明财政监管破解尴尬的关键词。这“两制”指的是资金报账制与财政项目评审制;“创新”在于打破惯例。

过去财政一次性给了钱,项目进度就很难监管了。新的资金报账制实施后,资金将分三步走,签订施工合同后拨40%,完工验收后拨付至预算的80%以内,经审计或财政投资评审确定最终投资额后拨付其余尾款并预留5%的工程质量保修金。”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项制度实施后带来了两大明显改善:工程款兑现率提高;期间未发生一例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

财政项目评审制可以简单概括为:先评审、后预算;先评审、后采购;先评审、后拨款。“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为补助类和项目类,报账制对补助类资金可以做到专款专用,收到良好实效,而对项目类资金虽能做到专款专用,但财政部门对‘支出口子’如何确定、工程量价是否合理、项目的进度等情况不甚了解。”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财政项目评审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

为把项目支出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确保评审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市级财政通过积累的数据和样本,探索建立了材料价格信息库、单位造价数据库、项目支出指标库等参照标准。

试点期间,石林县要实施县城至火车站道路建设工程,预算造价为6053.52万元/公里。财政部门拿到送审资料时发现,在单位造价标准库中,同规格市政道路的平均造价为4825.28万元/公里。实际预算与标准出现了较大差距,经过仔细查找、评审后发现,在预算中绿化苗木“满天星”的价格高达48元/株,远远高于市场价。在多方询价后,评审调整为0.8元/株。此项便为财政预算节约了2000万元。

市财政局表示,石林试点的经验将逐步在全市基层推广。让财政的每分钱花得有理有据,来去分明,从根本上解决财政资金落地“最后一公里”的监管问题。

记者 吴洁 通讯员 陈曼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