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钟声:世界睁开眼睛看中国

16.04.2015  18:31
中国,高瞻远瞩,则能拥享共同发展的良机,欣闻互利共赢的合唱

4月15日,世界历史的里程碑上刻下一个沉甸甸的数字:57。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来自五大洲,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这是一个创意的结果,一个进程的开端。来自国际社会的品读评说云奔潮涌一般随之而来。读尽那些文字,可以读出一句话:世界睁开眼睛看中国。

浏览近期来自世界的报道,关于中国,总能看到源源不断的惊叹。不久前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的一篇文章盯住了中国的桥:全世界最长的桥梁不是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不是沙特的法赫德国王跨海大桥,也不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某座横亘天边的大桥,而是中国京沪高铁丹阳至昆山特大桥,其长度竟是英国最长大桥布罗姆福德高架桥的29倍。不仅如此,世界第二、第三长的大桥,都在中国!不仅如此,全世界最长的12座桥中,有9座都在中国,而且都是在过去10余年里建成的!文章的字里行间,仿佛映现出文章作者、繁荣资本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利亚姆·哈利根那双睁大的眼睛。

是的,世界走进了一个需要睁开眼睛看中国的时代,其中的道理亦如100多年前,严复、林则徐等人疾呼睁开眼睛看世界。

在世界眼中,几十年来迅猛发展壮大的中国总像是新鲜事物,扑面而来,目不暇接。无论读懂读不懂,都不可能视而不见。同时,疾呼读懂中国的声音,在世界上此起彼伏,日渐响亮。

“对于中国,要想理解,就要脱离西方的概念、认知、思维,进入到对方的思维空间;要想靠近,就应摆脱先入为主的观念、思想上的僵化和异国调调。”一位希腊学者的观点,说到了感触中国之脉的关键。

“所有人都需要接受中国在全球地位增强,通过与中国合作来推进自身的利益,这是非常高明的做法。”金砖国家概念提出者奥尼尔的论点呼应了那些无争的事实。需要并渴望同中国合作,发展中国家如此,发达国家也如此——英国最近公布的一份专业研究报告预期抑或说渴望,中国将在2025年前向英国基础设施领域投资1050亿英镑,“预计这是一个重大趋势的开端,中国投资的涓涓细流将在未来10年变成一股洪流”。

世界读懂中国,需要真正的智慧。不久前,中国向世界展开“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的蓝图,以其洋洋八千言的宏大叙述考验着人们的智慧。对于思想落伍者而言,恐是绝难观其全貌、领其要义的。对于固执偏见者而言,只能落得搭不上快车、赶不上潮流的懊恼。而对于高瞻远瞩者而言,则能拥享共同发展的良机,欣闻互利共赢的合唱。

问势,观潮,悟理,都需要睁开眼睛,开放心怀——尤其在当下,新潮群涌、万象更新的时代,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

“互联网+”之风劲吹带动中国经济腾飞2015-04-1613:11:42来源:央视网.分享至:特约评论员杨飞

时下“互联网+”堪称不折不扣的热词。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从“投资拉动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增长”,“互联网+”正是一个极佳的战略选择。作为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行动计划,“互联网+”甚至已经写入了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更是明确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已成我国加快互联网推广应用的重大举措。

之所以会如此,我们首先就应该明白,“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是一个口号,其能够作为新引擎促进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能够产生新的消费服务方式,激发市场的巨大活力和潜能,而这对于正在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的中国来说,不啻于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剂良药。换言之,“互联网+”就好比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口”,只要用好这一“风口”,经济持续增长就有了发力点。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迎接“互联网+”发展,无论如何政府都不能缺位。先前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就有利于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的自由流动,让“草根”创新蔚然成风,让创新之树枝繁叶茂,从而汇聚起“互联网+”发展的巨大动能。随着政策不断完善,“互联网+”也已因之更有动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互联网+”发展也不是发发文件,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离不开国家财政真金白银的投入。目前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但仍需要地方及各部门出台配套支持措施。有了强大资金做后盾,“互联网+”在神州大地的发展无形中就更有底气。

当然,发展“互联网+”更离不开适宜环境。当前以信息、生物、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技术突破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互联网+”发展的资本。而要更加深入地推动“互联网+”发展,还必须以深化改革,消除互联网跨界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推动“宽带中国”战略、加大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技术研发力度,切实保障网络空间安全和信息安全,而这已经迫在眉睫。

由此可见,“互联网+”加的是创新驱动发展方式,加的是商业模式创新,加的是生产流程再造和价值链重组,桩桩件件都离不开政府发力。“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值“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之际,政府就应站好岗带好班引好路,努力创造“互联网+”发展适宜环境,着力营造互联产业百舸争流景象,并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互联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保驾护航。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