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工增雨防雹效果显著 保护农经作物1515万亩

04.08.2015  11:35

  记者日前从省气象局获悉,针对今年上半年大理、丽江、迪庆、楚雄等地旱情重,以及全省冰雹天数和次数多的实际,省气象部门积极组织全省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省降水总体较历史同期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且连续多年干旱造成的全省库塘蓄水不足,全省尤其西部地区干旱突出,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抗旱和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同时防雹形势异常严峻。

  针对以上情况,我省气象部门积极实施人工增雨防雹作业。1至6月,实施飞机增雨作业66架次,其中特别针对大理、丽江、迪庆、楚雄等干旱地区实施飞机增雨作业29架次,受益面积17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17.3-23亿立方米。全省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2106次,其中滇西干旱地区实施地面增雨作业400次,作业影响区面积5.32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4.08-5.44亿立方米。通过实施飞机和地面立体式的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增加降水21.38-28.44亿立方米,其中增加库塘蓄水3.63亿立方米,受益农田面积约4484万亩,森林受益面积1.54亿亩,森林防火作业27次。空地立体作业有效增加旱区降水,为缓解干旱,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做出了积极贡献。

  昆明、曲靖、玉溪、保山、昭通、丽江、普洱、楚雄、红河、文山、大理、德宏、迪庆13个州市实施人工防雹作业1620次。有效保护以烤烟为主的农经作物1515万亩(其中保护烤烟416万亩)。据统计,烤烟防区内受灾0.9%,防区外2.7%,通过人工防雹作业,有效抑制和减轻冰雹造成的损失,极大地保护了我省烤烟等农经作物的生长发育。(记者 陈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