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潮“冻伤”昆明百万亩农作物 各级农业部门迅速应对补救

27.01.2016  04:10

    本月23至25日,全市经历了来势凶猛的一次寒潮雨雪强降温过程,据市农业部门统计,截至26日下午,此次大寒潮导致全市约101.63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损、受灾,其中豆类、油菜、麦类等72.43万亩粮油作物受灾,果蔬、花卉等29.2万亩经济作物受灾。经初步测算,此次寒潮对全市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超过3亿元,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将迅速展开各项灾后应对补救措施,最大程度挽回群众损失。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次寒潮到来前夕,市政府成立了15工作组,提早启动了寒潮防范应对二级响应,其中由市农业局为成员的农业生产保障组,及时下发了做好寒潮低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至各县区农业(农林)部门,切实做好强寒潮冰雪低温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减轻极端低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全市农业生产安全稳定。23至25日全市经历寒潮冰雪低温天气后,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加强了应急值守和工作调度,在灾情出现后第一时间迅速反应,及时做出灾情的核查、汇总和上报。据市农业部门初步统计,农作物受损、受灾较重的寻甸、宜良、富民3县,农作物受灾面积分别为19.6万亩、14.2万亩、12.3万亩,禄劝、石林等县区的受灾面积达到6万亩左右。

    根据此次寒潮的受灾情况,在此次寒潮低温天气过后,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将科学有效地迅速展开灾后各项农业生产救灾工作。各级农业部门陆续成立技术指导小组,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根据不同作物的生产实际,指导农户进行具体补救应对措施。与此同时,通过政务微信、农业微博、群发短信等迅捷方式,将主要应对技术措施发送给种植大户、示范户等重点农户,并由他们转达给周围农户,引导农户及早进行各项防范应对技术措施。根据棚室果蔬等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通过科学肥水管理、喷施抗寒剂和杀菌剂等措施,提高棚室作物的抗寒防病能力,并采取加温、补光、换茬、培土、追肥等措施,促进作物尽快恢复正常生长,受灾严重的地块则及时改种作物。加强农机装备的维护检修,发挥农机装备优势,积极参与救灾工作。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种子、化肥等灾备物资的调度,尽力挽回此次灾害损失。(昆明日报 记者莫衍邹腊 通讯员龙东红)

编辑:王莹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