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以“小网格”构建城市党建“大格局”

27.03.2020  10: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创新。基层社区日益成为社会群体的集聚点、社会矛盾的聚焦点,也是社会治理的着力点。

为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今年,五华区起草了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以诉为、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工作方案,通过深化党建引领“吹哨报到”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以城市网格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城市基层治理网格化体系,不断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服务触角下延,着力构建“网格治理、条块结合、层级负责、服务统筹”的网格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争当全市区域治理现代化的排头兵。

加强网格党建引领

激发网格治理内生动力

党建网格化,网格的覆盖是前提。在城市网格化管理“四级网格”的基础上,五华区以街道为主体,在每个社区内部科学划分党建引领城乡治理网格,将网格内党员群众纳入网格服务管理,并对网格实行全区统一编码管理,以网格党建“网住千万家”。

基层党建进网格,就是要让党支部和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小区里、楼院中,依托楼宇、街区、商圈市场等建立党组织,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工作网络。”五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在物业管理体系相对健全、居民党员相对集中的居民小区建立党支部,五华区还积极引入“红色物业”“准物业”接管老旧居民小区,推进无人管理老旧小区实现党建和物业“双覆盖”。

党员行动者的涌现是实现网格功能整合和转换的关键一环。五华区将原有10个分类办理窗口整合成“一窗办理”综合服务窗口,打造“全能社工”队伍负责接件办理,变社区工作者“坐班”服务为“走班”服务,将释放出的人力沉入管理网格。同时,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事项抓整改,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项目社工”队伍。

为适应网格化治理服务需要,五华区推行社区“大党委”制和兼职委员制,吸收驻网格内有关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进入网格党组织班子,建立服务需求、服务资源、服务项目三张清单和双向认领机制,实现网格内区域共建资源的有效整合。

丰宁街道虹山中路社区划分了“中路、北路、普吉路”片区三个网格,实施网格“一格三员”和“三定一包”,探索建立“走、听、建、解”433工作法和“一事一应、一事一解”微群服务网,打通了群众诉求“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在普吉街道王家桥社区,9个辖区共驻共建党组织组成了“联合党委”,以“1+7+N”“七员入网”工作模式,对网格社会治理的重难点区域实施精准治理,为促进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有效途径。

深化“吹哨报到”改革

推动赋权增能夯实基础

网格治理的权力如何保障,关键在于还权于社区。五华区把基层社会事务的管理权进一步细化到小区、院落、楼栋等网格,赋予社区对辖区内重大活动和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评议权,最终让权力下沉到居民身上,从强调覆盖面的“建党”向强调质量和功能的“党建”转变。

通过推进“1+10+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建设,五华区着力于建设覆盖广、开放式、共享性的党群活动、居民议事、多元协商阵地,为居民群众参与网格治理注入资源、提供场所。实行社会组织“登记备案双轨制”,大力培育“四大类”社区社会组织,为社会组织登记松绑,引导、培育和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

在街道层级,五华区正在稳步剥离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经济工作任务;在社区层级,稳步剥离社区被上级政府部门“向下延伸”的行政管理职能。通过“去两化、两剥离、双归位”,推动街道接管原本由社区承担的行政职能,推进社区减负增效、提能增责。

与此同时,五华区将“吹哨报到”的吹哨权力下放至社区、网格,针对基层社会治理民生难题、顽瘴痼疾,由网格长直接发起“吹哨”,各方力量在社区议事平台“报到”,共同“说事、议事、办事”。

在护国街道祥云街社区,四级组合网格和五级微型网格被定位为“红色网格”。社区还充分搜寻、发动辖区资源,充实网格服务员,组建了一支能服务、善协调、敢担责的红色网格服务队伍。在红色网格中组建了先锋责任组,聚合了居民志愿者、辖区保安等多元力量,动态入网开展志愿服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红色网格先锋员迅速入网,先锋责任组组长分别沉入责任网格一线带队,做宣传、盯人员、测体温、跑消杀……他们当中,有的主动请缨、每天背着16公斤重的喷洒桶反复爬楼开展消杀,有的送来了生鲜蔬菜,还有的捐款捐物,红色网格“硬核”发力,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共抗疫情的强大合力凝聚在了红色网格中。

健全“接诉即办”机制

实现群众诉求快速处置

如果说“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吹哨报到”改革的落点,那么“接诉即办”机制,则是力图让回应群众的举措更快一些、更贴心一点。

五华区将群众拨打12345市长热线的诉求类问题作为“吹哨报到”的“哨源”之一,依托“吹哨报到”区级指挥调度平台,搭建“接诉即办”区级直派平台,建立起扁平化的诉求直派垂直指挥流程,逐步健全“接诉即办”快速响应高效处置机制。

对照《昆明市城市网格化管理“接诉即办”诉求类型、办理时限和办理标准》,五华区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了诉求限时办理机制,细化和分解了办理规范。同时,进一步优化“接诉即办”考评机制,建立“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和单位主动向前一步,解决重点共性问题。

以“智慧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为牵引,五华区加强了智慧系统对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的平台支撑,开发建设集诉求受理、信息采集、综合监管、协调指挥、交互评价等于一体的智慧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对网格化管理人、房、物、事、组织等信息,及时回应、妥善处置群众诉求,增强服务的时效性。

同时,五华区还积极整合党建服务、城市管理、综治维稳、人口管理、便民服务、社会保障等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管理和市场化服务资源,大力整合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12345热线一号通系统平台、“智慧城管”网格化运行平台等智慧平台,实现“一门受理、全程协同”,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去年,丰宁街道完成了综合治理中心指挥大厅的建设、综合执法队办公场所的改造和社会面图像信息系统400个监控探头的整合。依托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平台和“一部手机治丰宁”App为完善和补充,达成了网格互通互联。

在这个内容丰富的网格基础数据库中,涵盖了居民低保、空巢、残疾、党建等群体的信息,同时还增加了工作依托资源和服务资源的基础数据。每个网格社区都配备了2台移动终端PDA,可以及时发现社区管理中的问题,实现了网格信息的互通互联,进一步提高了事件处理的效率。

探索“未诉先办”模式

做活网格治理工作体系

党建网格化,提升服务是目的。群众提出的诉求,要又快又好办理。群众没有提出的诉求,五华区也以“未诉先办”模式,突出网格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坚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将好事办在群众“开口”之前。

在网格内,五华区建立起“1+7+X”网格人员队伍,鼓励在职党员和党员志愿者担任楼栋长、单元长,并作为网格员承担网格管理服务工作。网格长坚持每天调度一次网格员工作,网格日常巡查突出人、户、房、组织等基础信息,及时反映居民、网格内各类组织的民生诉求和意见建议,通过“接诉即办”标准或纳入“哨源”以“吹哨报到”解决。

根据资源和居民需求清单,五华区以清单项目的管理方式,逐条落实清单难题,配置相应的人力物力或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下沉到网格,有针对性地辅助党支部化解治理难题。同时,实施“双报到双报告”机制,赋予网格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履职情况的监督权、评议权,激发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网格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居民小区、楼宇街道、商圈市场等,五华区将大范围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找”活动,组建“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服务直通室”“党员服务超市”等服务平台,组织党员队伍根据自身职能特长担任小区医生、小区调解员、小区警察等职位,引导各方面力量发挥所长,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结合“党建引领、智慧众治、志愿圈圈”服务平台的凝聚作用,五华区运用“金豆兑换”社会动员激励机制,有序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公益团队积极投身网格治理工作,让网格志愿者在“小圈圈”里发挥大作用,让“金豆豆”为党员群众的参与“点个赞”,形成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

党建引领惠民生,服务群众无死角。通过实施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以诉为哨、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五华区将进一步发挥党建在基层中的引领作用,把服务延伸到老百姓生活的每个角落,切实把民生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扎实、更精准,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昆明日报 记者王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