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五举措 保障寻甸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24.11.2014  13:12

 

为保证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真正落到实处,保护地质灾害隐患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局采取“五举措”保障寻甸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支 持,多部门配合。 每年县委、政府、人大主要领导都深入重点地质灾害区域进行调研视察。今年2月,县委武斌书记亲临东川铁路支线K29+940~K30+000段茶山山体滑坡现场部署抢险救灾工作,要求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尽快处置抢险,及早开通运力,消除灾情; 7月大雨连续下了几天,县长唐琪、分管副县长刘冒雨率领国土资源局主要领导深入功山、河口、羊街、先锋、柯渡等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检查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每到一处仔细听取各隐患点情况汇报、监测人员情况、监测手段、措施、监测费发放、监测记录实情等。要求乡镇领导要加强主汛期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监测员认真进行监测预警,增强责任心,严格实行科学、严谨化观测,做好必要的临灾避让和自身安全工作; 7月15~16日,县人大组织民政、水务、国土、防震、教育、交通等相关职能部门对柯渡、先锋、甸沙、金所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视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见议;11月,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吴忠林率领人大、交通、国土、功山镇、功待高速公路指挥部等部门领导深入高速公路沿线建设现场,研究解决施工地质灾害问题,要求把握好时间节点,贯彻落实好治理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安全维稳工作落到实处。在县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乡镇(街道、园区)主要领导亲自过问、部署落实下,寻甸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了巡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常态化,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 建章立制。 建章立制是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手段。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了寻甸县汛期24小时值班和地质灾害灾(险)情报告制度,汛期(5月1日~11月15日)都实行领导带班,工作人员轮流值班的值班工作制度,值班人员确保24小时开机,信息畅通,谁叫谁到。按照《2013年度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并组建了18人的寻甸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队,统一装备,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提高应急实战能力;同时,各乡镇(街道)也成立并组建了11支相应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队伍。

三是及早落 实防治经费。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2014年初我局向政府请示向县财政申报群测群防经费计划,争取财政预算解决。5月底县局多方筹集垫支了48.6万元监测费和12.9万元防治工作补助经费,合计61.5万元,主汛期间按月按时发放到监测员手中,确保县、乡、村、组群测群防网络正常运转,使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真正落到实处,保护地质灾害隐患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建立 地质灾害气象信息发布平台。 积极与气象部门相互衔接,建立联合预警预报制度。2014年1月份与县气象局签订了气象服务协议,依托便捷的通信网络,在地质灾害汛期及时通过短信形式向各级人员发送预报预警信息,使各级各部门领导和监测人员提前掌握汛情,提前24小时做好监测预防并及时做好人员撤离和救灾物资准备,避免打疲劳战,从而增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五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责任机制 。年初,成立了县级领导机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地质灾害突发性应急领导小组各一个),成员各20余人,各乡镇(街道、园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在全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上,层层签订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即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园区)、县国土资源局与各乡镇国土资源所、乡镇(街道办事处)与各村(居)委会,共95份;同时跟监测人员签订监测协议332份;并明确各级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主管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协调联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          何宗伟)

来源:寻甸县国土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