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改变中国家庭沟通模式

08.10.2015  11:47

    新华网北京10月7日电 国庆假期的每一天,在德国留学的吕翔桢都会在“祈福团”的微信群里发出祝福。这个13人组成的微信群,是他的亲朋好友“专属群”。

    对中国人而言,“互联网+”带来的改变绝不仅仅限于产业,它潜移默化地渗入生活,悄然影响着中国人的家庭沟通模式。

    27岁的吕翔桢在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攻读设计学。2013年底,他的父亲被查出重病。为了鼓励父亲坚持治疗,他的母亲提议建立一个微信群,每天都为父亲发出祝福。

    “我的爸爸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但那段日子里他不断告诉我,他感激每个人对他的支持。”吕翔桢说。

    类似的故事,正在许许多多的中国家庭发生。在北京工作的杨玲来自江苏,她告诉记者,她发给表妹们的微信,甚至比发给父母的还多。身为独生子女的她,会把许多心里的小秘密讲给表妹。

    “毕竟是亲人,也是同龄人,能彼此理解。”杨玲说,她和两个表妹的工作地点分布在北京、南京和英国,平常见一面太难,所以微信群就是最便于沟通的方式。

    对此,已经退休的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并不觉得奇怪。他表示,如今中国的“80后”“90后”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会不自觉地从表兄妹、堂兄妹的关系中寻求关爱与帮助。

    夏学銮认为,新技术对家庭关系的影响还有很多:“我感觉,在微信群里说话,长辈显得不那么威严了,和晚辈的距离拉近了。

    在吕翔桢看来,亲人之间密切沟通的需求一直存在,只不过新技术更好地挖掘了人的潜在需求。“我离家已经快10年了,大学本科是在香港念的,后来在香港工作,现在到德国读研究生。这些年,通信设备换了一拨又一拨,感觉沟通越来越方便了。

    吕翔桢2006年离京赴港,最初与家人的交流就靠长途电话和电子邮件。后来,聊天软件和校园社交网站开始流行,他与父母的沟通更加频繁。而真正让他感受到与家人沟通方便,是从智能手机的流行开始的。

    “爸妈的生日,我分别送给他们一台iPhone。他们安装了微信,可以随时沟通、交流,而且通过朋友圈,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彼此的生活,感觉非常好。”吕翔桢说。

    不过,也有人不愿将生活状态“暴露”给父母。一位在北京工作的“90后”女孩告诉记者,每当夜里发“朋友圈”时,都会在“谁可以看”这一栏里选择“部分可见”或“不给谁看”,就是为了屏蔽父母,不希望他们知道自己睡得晚。

    新的通讯技术对家庭的影响甚至已经远远超越了感情沟通的层面。多家科技公司都推出了面向家庭的智能手环,用于定位孩子和老人的行踪。还有用于监护婴儿情况的监控仪,与婴儿父母的手机软件相连接,在外工作也能随时了解孩子的状况。

    “70后”李熙是北京嘿哈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正在做的是开发具有幼教功能的人机自然交互技术。

    “家长与孩子的直接交流对幼教而言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技术在其中也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李熙表示,未来,体感互动的技术可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3到6岁幼儿的教育,既能引导孩子学习说话、唱歌,也可以让孩子体验竞技运动的快乐。(记者涂铭 王晓洁)

编辑:实习编辑文丽荣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