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工匠”选树活动倍受云南网关注(组图)

01.08.2016  18:33

根据《云南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2016年工作计划》,今年5月下旬省总工会印发了《云南省总工会关于开展“云岭工匠”选树活动的通知》。希望通过 “工匠精神”的弘扬,用工匠的精神共同执着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建设,共同谱写好云南人的中国梦。

活动开展以来,云南网记者秦戴玥主动找到云南省总工会副主席潘红伟作了专访,并于7月26日在云南网首页进行了报道。现将潘红伟副主席接受云南网独家专访的内容全文转载如下:

选树“云岭工匠”不是为选典型而是弘扬工匠精神

——云南网独家专访云南省总工会副主席潘红伟

 

编者按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为配合国家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新一轮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实施,云南省总工会5月下旬印发了《云南省总工会关于开展“云岭工匠”选树活动的通知》,同时启动了首届“云岭工匠”选树活动。

制造业发达,物质丰盛的时代,“工匠精神”尤为可贵,它是品质传承的纽带。云南省“兴滇人才”奖获得者耿家盛的事迹,曾在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被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栏目报道,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关注。作为云南人,作为云南职工,我们期盼通过这一次的选树活动,有着像耿家盛一样能代表云南工匠精神的“云岭工匠”脱颖而出,为此,有了这次云南网与云南省总工会潘红伟副主席的独家对话。

 

云南省总工会潘红伟副主席

云南网:“劳模精神“、”云岭先锋”可能大家了解得比较多,“云岭工匠”这个概念则比较新,请通俗地描述一下,“云岭工匠”是个什么样的人?怎样界定这几者之间的关系?

潘红伟: 云岭工匠”,我理解,就是在云南省范围内,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品质的工匠,是工匠精神的具体承载者和体现者。至于怎样界定它和“劳模精神”、“云岭先锋”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我个人理解,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是时代的精神符合和力量化身。核心都是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甘于奉献的忘我精神,紧密协作的团队精神,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如果非要界定不同,我个人认为,劳模精神涵盖了各行各业,没有特定的职业和身份限制;“云岭先锋”更多的则是侧重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模范引领作用;“云岭工匠”更多的可能倾向于技能人才、技术工人这一群体。

 

云南网:这是云南省第一次开展“云岭工匠”选树活动活动,省总工会为何决定开展“云岭工匠”选树活动?

潘红伟: 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活动,我认为要从“工匠精神”这个词说起。“工匠精神”出现在今年3月5日的政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援引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的话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这也折射出代表中国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技术确实十分精良,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比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象的存在,显然多少与工匠精神稀缺、“差不多精神”显现有关。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

看过一个统计数据,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长寿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究其原因,他们都传承着一种精神,那就是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前不久,我们省的“兴滇人才”耿家盛成为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栏目组首批报道宣传对象。我想这对于进入新常态下,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的云南经济发展,有着提振工匠士气的极大的鼓舞作用。云南的跨越发展,得靠各行各业像耿家盛一样具有“工匠精神”的全员和全企业、全社会的主动参与,追求品质提升,“匠心独具”,才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在技术、工艺、创新等方面不断突破,共同托举云南人的中国梦。

我们选树“云岭工匠”,不是为选典型而选典型,而是通过典型的选树和活动开展,达到宣传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用工匠的精神共同执着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建设,共同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的目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历来是云南工会开展各项工作所坚持的。在开展劳模评选、创新成果评选等方面,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相信今年首次开展的云岭工匠选树活动,我们也一定能做好做实。

 

云南网:选树工作目前进展到哪一步?

潘红伟: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云南省总工会5月下旬印发了《云南省总工会关于开展“云岭工匠”选树活动的通知》,同时启动了首届“云岭工匠”选树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凡是有申报意向的单位,均可在6月30日之前向省总工会技协办申报。目前,申报工作已经结束,省总工会技协办工作人员正加班加点地整理申报材料,等前期的汇总、分类、初步审核和预约评审专家等评审筹备工作完毕,我们将正式启动评审工作。

 

云南网:选树“云岭工匠”必须要满足哪些条件?哪些选树标准是我们更重视的?

潘红伟: 简单概括,就是四个条件:具有工艺专长、掌握高超技能、体现领军作用和作出突出贡献。怎么解释呢,就是选树对象在从事的岗位和职业中,拥有一技之长或绝技高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在实施工艺、技术等方面拥有不可替代、至关重要的地位;所具备的技能、技艺在本单位、本行业、本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全省、全国处于一流水平,同时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运用个人技能、技艺带领团队解决实际问题并屡建战功;在本单位、本行业、本系统做出卓越贡献、取得重要成果,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领域引领创新、做出突出贡献、取得重要成果。

这次评选中我们关注的重点可能会更多的首先把目光聚焦在全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次聚焦到基层一线职工这样一个群体。

 

云南网:6月30日报名截止,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今年的报名情况?本次选树活动的亮点?

潘红伟: 今年是“云岭工匠”选树活动第一年,各级党政工非常重视,有的专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云岭工匠”候选人的推荐工作。从5月下旬发文到6月30日截止,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全省有16个州市、24家产业厅局公司向我们推荐申报了159名候选人,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涉及我省工业、制造业、信息产业、生物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和行业。其中既有传统手工艺者,也有创新达人和技术精英,反映了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关注,展示了全省职工的主力军风采。

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同时亮点颇多,主要有三个亮点。一个亮点就是开展“云岭工匠”选树,在我省尚属首次,今后我们将每两年开展一次;亮点之二就是推荐渠道拓宽。在沿袭单位推荐的模板上,我们增加了社团推荐和个人自荐两个推荐渠道。第三个亮点专家评审与网络评审相结合。我们借助互联网优势,增加了网络评审,专家评审占80%,大众评审占20%。

 

云南网:来自社会的评选占的比重还不算小,占了20%,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环节设置?

潘红伟: 在沿袭专业评审和社会公示的做法上,今年的评审我们增加了网络评审,每个选手可以向社会拉票,拓宽评审渠道的同时也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和监督作用。20%的占比确实不小,之所以这样做,目的还是借助互联网的裂变效应,扩大这项活动关注度和影响力,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真正把符合条件的群众认可的“云岭工匠”选树出来。

 

云南网:当今社会,人们所熟知和推崇的是所谓“匠人精神”,匠人精神说穿了就是专注、专业、敬业,有的甚至强调“一辈子只专注做一件事”。云岭的匠人精神更强调和突出什么?

潘红伟: 习总书记视察云南时候,对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希望云南要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围绕这个发展宏图,结合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省委省政府今年出台了我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那么怎么提升“云南制造”水平,就非常需要弘扬和坚守“工匠精神”。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每一个环节,打造一流产品,带动云南品牌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工会作为联系党和职工群众的纽带,我们认为在弘扬“工匠精神”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云南省总工会将为“云岭工匠”当选者颁发证书并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同时,利用各级新闻媒体和舆论阵地宣传“云岭工匠”先进事迹。被授予“云岭工匠”称号的,除获得证书、奖牌和奖金外,符合条件的还可优先授予“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云南网:云南由于多民族的地域特征,地方上各民族的手艺人也就特别多,2014年省文化厅公布了250人非遗传承人名单。我们的选树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没有什么影响?

潘红伟: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民间手艺的传习,需要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的默默坚守与传承,我个人认为,这次云岭工匠的选树,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将有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云南省总工会技协办 包崇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