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人才工作动态第4期

07.12.2015  20:25

云南省科技人才工作动态

 

第4期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15年11月30日

 

 

目  录

 

【工作动态】国家科技领军人才云南创新驱动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我省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科技领军人才】我省新增5名科技领军人才

                              杨斌教授三次成功问鼎国家科技大奖

【高端科技人才】Daniel P. Jeffers 博士建立云南首个玉米病原菌 分子鉴定技术体系

                            李艳博士在抗肿瘤药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性重要成果

【院士专家工作站】昆明理工大学柳百成院士工作站助力我省钛产业发展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李洪钟院士工作站沸腾氯化工艺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创新团队】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血管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团队位列全国首届“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心外科排名第十三位

                      昆钢抗震钢材产品研发及应用创新团队引领国内高性能抗震钢工艺技术发展

 

【工作动态】

 

国家科技领军人才云南创新驱动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2015年7月,科技部人才中心与省科学技术院在昆明签署了共建国家科技领军人才云南创新驱动中心2015—2016年度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在组织人才服务云南行活动、召开国家科技领军人才交流对接会及科技成果推介会、组建省科学技术院研发平台专家委员会、举办科技创业人才投融资集训营、建设人才管理与服务平台等方面的重点工作,落实“搭平台、建机制、选项目、促对接”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已启动实施了全省科技人才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开发科技人才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共同组织开展了“2015中国科技创业人才投融资集训营(云南·生物产业专场)”活动,为来自省内外 181 家企业、40 余家国内知名的创业投资机构组织了科技创业项目对接,11 家公开路演企业共收到投资机构发出的 84 份邀约函,其中 9 家企业已经与投资机构进行了第一轮对接。

科技部人才中心与省科技厅于2014年10月在科技入滇对接会上,签署了共建国家科技领军人才云南创新驱动中心的合作协议,旨在充分利用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知识优势和技术优势,以“人才入滇”为先导,全方位带动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团队、科技成果落地,着力构建人才对接、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平台,打造我省科技人才服务枢纽,增强云南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科技部人才中心高昌林副主任与省科学技术院胡启相副院长签署2015年度合作协议

 

我省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按照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2015年,全省选拔科技领军人才5人,累计达20人;引进高端科技人才5人,累计达96人;选拔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59人,累计达1540人(其中,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912人,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628人),累计出站789人;选拔省级创新团队33个,累计达149个。全省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科技领军人才】

 

我省新增5名科技领军人才

为大力实施“院士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根据《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按照符合我省产业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需要及具有国家层面竞争力的原则,经院士、被推荐人所在单位及省级学会推荐、专家评审,省科技领军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宁平等5人入选2015年省科技领军人才。基本情况如下:

宁平,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云南省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在黄磷尾气、密闭电石炉和炼铁高炉尾气净化及资源化利用方面有深入研究。

徐林,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同年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现任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理学会“生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神经可塑性和神经环路功能及学习记忆机理研究。

唐年胜,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云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等职,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聘为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张宗亮,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一直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主持完成了云南天生桥、糯扎渡电站等多个大型水电工程的设计研究工作。

王继华,博士,研究员,现任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所长,并担任科技部“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花卉新品种开发与生产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入选科技部“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国家特支计划”、农业部“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长期从事花卉及观赏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标准化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

 

杨斌教授三次成功问鼎国家科技大奖

      2013年入选省科技领军人才的昆明理工大学杨斌教授,长期从事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提出了“固体—液体—气体三相耦合,物理法精炼提纯有色金属”的学术思想,历经12年的艰苦努力,三次问鼎国家科技大奖,引领优势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

2003年,他研发了“真空蒸馏法提锌富集锗铟银新工艺新设备”,解决了火法炼锌过程中锗、铟、银高效富集的难题,荣获2003年国家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三;2009年,研发了“从含铟粗锌中清洁高效提取金属铟的新技术”,从含In<0.1%的原料中提炼出纯度99.995%的金属铟,再次取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殊荣,排名第一;2015年,研发“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已在云南、广西、江西等省区建成36条生产线,在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建成6条生产线,累计形成15万吨/年有色金属生产能力,每年产值约60亿元,经济社会效益巨大,荣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他也因此成为我省三次成功问鼎国家科技二等奖的第一人。

杨斌教授的科研成果得到国内外冶金界的高度认可,整体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开创了真空冶金技术在复杂重金属资源综合利用、金属二次资源高效回收、稀贵金属清洁生产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先河,是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典范。

 

【高端科技人才】

 

Daniel P.Jeffers 博士建立云南首个玉米病原菌分子鉴定技术体系

玉米是云南省第一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000多万亩。穗粒腐病是云南玉米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全省各地均有发生,严重田块病株率高达100%,通常造成20~30%的产量损失,最高可达75%。此外,玉米穗粒腐病的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真菌毒素,对人、畜均有致病、致畸和致癌性,毒副作用十分严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2011年全职引进高端科技人才Daniel P.Jeffers 博士,组建研究团队,开展玉米抗穗粒腐病基因的分子鉴定与种质创新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挖掘了一批玉米抗穗粒腐病种质资源,配制了杂交组合,建立了镰刀菌玉米穗粒腐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和镰刀菌玉米穗粒腐病接种鉴定技术体系,解决了限制云南玉米病理及抗病育种研究的瓶颈问题。其中,镰刀菌玉米穗腐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技术体系为云南首个玉米病原菌的分子鉴定技术体系,该方法可克服常规鉴定、鉴别玉米穗粒腐病病菌生理小种工作量大、周期长及准确性差的缺点,实现了病原物的快速、准确鉴定和检测,为选育适应我省复杂生态环境的抗镰刀菌穗粒腐病玉米新品种打下重要基础。

 

李艳博士在抗肿瘤药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性重要成果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艳博士是我省2009年引进的高端科技人才,主持抗肿瘤药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项目,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构建了以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信号通路为主的分子靶点,首次阐明了抗肿瘤药物先导分子毛萼乙素(Eryocalycsin B)的具体作用靶点,发现了1个新型的mTOR 信号通路抑制剂B591,在靶向肿瘤干细胞抑制肿瘤发生和复发方面显示了突出的药效,为具有新机制的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与新药候选化合物的发现奠定了基础。同时,构建了细胞模型和整体动物的筛选及研究平台,为我省相关研究单位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抗肿瘤药物活性筛选技术服务,完成来自省内外13000余份样品筛选,发现具有良好活性的分子230余个,筛选数据支撑了150余篇SCI论文的发表和16项专利申请。

李艳博士的研究工作推动了我省肿瘤化学生物学学科发展,提升了我省抗肿瘤创新药物基础研究的国内外竞争力。

 

【院士专家工作站】

 

昆明理工大学柳百成院士工作站助力我省钛产业发展

昆明理工大学柳百成院士工作站围绕当前大规格钛锭的冶金缺陷问题,依托我省丰富的钛铁砂矿资源优势和院士团队先进的凝固过程模拟技术及电子束冷床熔炼技术优势,通过构建大规格钛锭凝固模拟仿真平台,开展电子束冷床炉熔炼大规格钛扁锭凝固过程模拟及控制技术研究,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对冶金缺陷的有效控制,进一步提升我省钛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的深加工水平。同时,依托柳百成院士工作站,昆明理工大学与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云南省钛材应用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将科研成果在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推广应用,开发了三种大规格钛扁锭产品,并对大规格钛扁锭电子束冷床熔炼工艺进行了优化,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3928.03万元、利税494.64万元。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李洪钟院士工作站沸腾氯化工艺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为解决大型沸腾氯化技术的原料本土化问题,2012年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李洪钟院士及其团队合作实施“沸腾氯化在线下排渣技术研发”项目,主要研究云南本地钛矿冶炼的钛渣(CaO 和MgO含量高)与大型沸腾氯化技术相容性问题。

通过沸腾氯化在线下排渣技术攻关,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实现了氯化和氧化系统的有机连接,并实现本地高钙镁自产高钛渣在沸腾氯化炉中的应用,成功生产出了我国首批采用大型沸腾氯化技术生产的钛白粉,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促进了我国钛白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制定了一批企业技术标准,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截至目前,已实现氯化氧化系统联动时间约200小时,顺利通过化工行业72小时的流程考察,大型沸腾氯化系统实现稳定不停炉运行约250余天,产出氯化法钛白粉17047吨。

 

【创新团队】

 

延安医院心血管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团队位列全国首届“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

心外科排名第十三位

2015年5月国家医疗数据中心发布首届“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省级心血管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团队)位列心外科全国排名第十三位。

 

微创心脏手术

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拥有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其中包括学科带头人蒋立虹、李亚雄教授,是我省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心血管麻醉、ICU专业医疗护理队伍。该团队率先开展了西南地区首例心肺联合移植、昆明首例心脏移植、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永存动脉干带瓣管道矫治术、可塑性成环矫治艾伯斯坦畸形等10余项手术技术处于国内先进、西部领先水平,填补了我省空白。团队工作范围覆盖云南省全省,贵州省和四川省部分地区以及老挝、缅甸、越南等国家。

 

昆钢抗震钢材产品研发及应用创新团队引领国内高性能抗震钢工艺技术发展

针对云南省地震多发的实际,昆钢抗震钢材研发及应用创新团队结合原料状况和工艺装备条件,通过“产学研销”一体化模式开展技术创新,积极开展高性能抗震钢筋、抗震结构用钢板及钢带、抗震结构用型钢等抗震钢材强韧化机理研究。通过微合金化工艺、无缺陷坯浇铸工艺、热装热送、控轧控冷等产业化集成关键技术研发,实现了HRB400E、HRB500E高性能抗震钢筋的大批量生产,成功开发出HRB600(E)高性能抗震钢筋、Q235KZB及Q345KZB抗震结构用钢板及钢带、Q235KZ及Q345KZ抗震结构用型钢,并实现批量稳定生产。取得了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累计申请专利70多件,获授权50多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项,使昆钢成为全国唯一能批量稳定生产全系列抗震钢材的钢厂。

目前,昆钢的高强钢筋全部按抗震等级组织生产,高性能抗震钢筋年产量大于600万吨,规格齐全,整体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引领了国内高性能抗震钢工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分送: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省科技厅领导。

各相关单位,在滇工作“两院”院士、省科技领军人才、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省创新团队、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请各相关单位和人才及时将项目实施期间取得的重大工作进展报送如下

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871—63136731

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所:成果铺就干热河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
2011年至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区所)向社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运用面积累计达217.5万亩,增产农产品78万吨,新增社会经济产值11.科技厅
践行初心使命 选派精兵强将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云南省科技厅认真落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挂包帮”定科技厅
董华副省长调研昆明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
2019年5月7日上午,董华副省长前往昆明高新区,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