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极小种群绿孔雀拯救保护工作初具成效

07.10.2014  17:52

绿孔雀全长约2300mm,是我国野生雉类中体形最大的种类。雄鸟体羽主要呈金翠绿色;头顶具一簇直立的冠羽,下背具闪耀紫辉的铜钱状花斑;尾上覆羽特别发达,长可达1m以上,羽端有一闪耀蓝紫色和金黄色及翠绿色相嵌的眼状斑,形成华丽的尾屏;尾羽黑褐色,形短而隐于尾屏下;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棕黄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无尾屏,背羽多呈黑绿色而密布棕褐色斑纹,羽色也较淡钝。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河谷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及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稀树草地之中,一般成对或1只雄鸟伴随3~5只雌鸟和亚成体一起活动。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取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巢营于郁密的灌木丛或高草丛间。巢简陋,在地面上稍挖成凹窝,并衬以杂草、枯枝、落叶、残羽等。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约28天,约第三年才开始繁殖。分布于云南南部和中部,为留鸟。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和CITES附录II物种。

根据云南省第一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结果,全省绿孔雀的种群数量在二十世纪末约为800-1100只,分布于20多个县,单个居群数量不多。当时的主要致危因素为生境破坏、非法猎捕、人为干扰和非正常死亡等。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厅开始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保护工程,加强极小种群绿孔雀的拯救保护工作。一是强化就地保护。在我省有绿孔雀分布的近10个国家级、省级和州市级自然保护区,将绿孔雀作为明星物种开展就地保护工作。二是加强科学研究。除科研院所开展种群数量调查、栖息地恢复、生境利用等研究外,林业部门还根据国家林业局的安排部署,筹集资金近70万元开展绿孔雀种群数量调查、巡护监测及栖息地恢复等工作。三是加快拯救保护力度。2007年,我厅编制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在规划中针对极小种群物种特别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同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意见》将"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工程"列为十大保护工程之一。2009年,我厅联合省科技厅共同组织编制了《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和《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力争使极小种群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使之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森林云南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点和亮点。目前,共安排70万元资金开展极小种群绿孔雀的拯救保护工作。四是加大执法打击。我省各级林业部门始终坚持"以打促防,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先后侦破了一批严重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大案要案,严惩了一批破坏野生动物的犯罪分子。特别是2000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严打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在所涉及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中,未发现非法猎捕、运输绿孔雀的现象。五是开展救护繁育。上世纪80-90年代,云南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共救护绿孔雀20只左右,目前经加强繁育技术研究,现有绿孔雀人工种群35只,极小种群绿孔雀的繁育技术有一定突破。六是开展宣传教育。多年来,我省针对极小种群绿孔雀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上组织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在全国"爱鸟周"活动30周年庆典上,绿孔雀作为我省推荐鸟种,向全国人民展示其漂亮的身影。云南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参与组织了多届"云南孔雀文化节"活动。省林业厅组织拍摄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云南在行动》和《极小种群保护-云南在行动》宣传片等,引起了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社会和公众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目前,在各级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利用红外相机等先进技术,进一步加强监测巡护力度,我省在普洱、版纳、楚雄和保山等州市均找到极小种群绿孔雀的踪迹和拍摄到珍贵的野外照片和视频,表明我省拯救保护极小种群绿孔雀初具成效,也为我省加快拯救绿孔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今后,我厅将进一步加强极小种群绿孔雀的拯救保护工作。一是通过开展云南省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专项调查了解极小种群绿孔雀的野外种群数量、分布范围、栖息生境状况和受胁因素等,为有针对性开展拯救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二是针对极小种群绿孔雀的栖息地权属,建立极小种群绿孔雀保护小区,探索不同管理模式,有效保护极小种群绿孔雀的栖息地和种群。争取严禁在绿孔雀的分布区内砍伐森林,保护好现有的栖息生境。同时建议各地政府应避免在绿孔雀分布区内从事各种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尤其在繁殖期应禁止有关的活动以减少人为干扰。三是加大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在现有人工种群的基础上,整合有关科研力量,加大其繁育技术研究。人工种群扩大后,在动物园、野生动物园等观赏展示单位加强绿孔雀的宣教工作,进一步提高保护意识。通过开展这些紧急拯救保护行动,力争极小种群绿孔雀野外种群数量稳定或增长,为保护生物多性样,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零物种灭绝"目标做出应有贡献。(保护处:贺佳飞  赵晓东)

 

信息来源:贺佳飞 | 责任编辑:贺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