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健全“两个机制” 扩大“两个覆盖”

07.04.2015  14:26

        近年来,云南省通过健全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贴近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开展活动等措施,切实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健全完善“两个机制”,即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一是建立领导机构。省级组建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协调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均成立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二是解决工作经费。按每位党员50元的标准,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州市、县(市、区)两级年度财政预算,并建立企业税前列支党建经费制度,按职工工资总额的0.5%至2%列支党员教育活动经费。三是落实活动阵地。目前,全省有固定活动场所的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2368个,在非公经济组织聚集区建设综合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311个。四是“硬化”工作责任。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纳入州市、县(市、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和考核的重要内容。

        着力抓好“两个覆盖”,即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非公企业法人单位4.6万个,已建党组织的1.08万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法人单位2533个,已建党组织的2503个。对暂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推行党组织建在楼宇内、市场上、街巷里、片区中,组建多功能、联合型党组织,并通过推荐、输送党员职工,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先行组建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全省共选派1953名党建指导员,专(兼)职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覆盖率达91.5%。

        切实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队伍和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全省采取企业内部培养、上级党组织选派等方式,选优配强了4043名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3年来,全省各级共举办培训班305期,培训党务工作者1.1万人次。同时,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对企业发展的政治引领作用,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党建文化大舞台”等活动,在非公企业党员中开展“亮党员身份、亮服务承诺”、“讲奉献、作贡献、比实效”、党员责任区等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党建工作目标的有机统一。(通讯员 李炳孝)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