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促改革 惠民生 件件实事合成大事

26.01.2015  11:42

  美编 张维麟 制图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进而探索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新常态下的发展之路。2014年,省政府着力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坚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上一些兴产业、培支柱的项目,多办一些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实事。全省上下围绕深化改革和保障民生重点工作攻坚克难,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职能转变

   从“瘦身”到“健身

  2014年12月15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召开,继续把简政放权作为会议的“重头戏”,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会议审议通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全面取消省级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取消省级行政审批项目96项和20项子项。

  据统计,到2014年12月底,本届省政府共精简省级行政审批项目593项,现保留省级行政审批项目443项,“瘦身”幅度达50%以上,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从精简向规范的转变,实现了有效祛除“痼疾”、从“瘦身”到“健身”的自我革命。

  去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省政府把政府职能转变放在当年全省重点督查的20项重要工作之首,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推动各项改革的“突破口”,专门成立省委编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处,全面深入推进各项工作,并按照“四上四下”(省直相关部门四次上报本部门审批目录,省委编办进行四次审核并下放到各部门进行征求意见和确认反馈)的清理方式,开展了摸底清查。

  2014年8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云南省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保留省级行政审批项目526项、子项304项。9月30日,省政府门户网站和云南机构编制网正式向社会公开了37个省直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516项、子项300项,第一次向社会晒出了省级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家底”。

  为彻底消除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个“灰色地带”,堵住这个“偏门”,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简政放权,坚持“不松劲、不懈怠、重实效”,打通“最后一公里”,防止“中梗阻”,下决心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在由量变到质变的同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也实现了从精简向规范的蜕变。从2013年以来,云南省通过推行审批项目“一个窗口”受理制,实行首席代表制、重点项目并联审批制,推进企业重大项目代办制,实行“限时办结”, 严格“规范办理”, 坚持“透明办理”, 推进“网上审批”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行政审批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使审改工作由精简向规范转型。

  以审改工作作为牵引,政府职能的其他方面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制定下发了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煤炭工业管理局、人民防空办、旅游发展委、民族宗教委、卫生计生委、新闻出版广电局“三定”方案;理顺了省质监局、工商局、商务厅、农业厅等部门职责关系,将工商、质监省级以下垂直管理调整为各级政府分级管理体制;加强了对省以下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的指导;全省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已建成16个州(市)和滇中产业新区、129个县(市、区)和1366个乡(镇)三级政务服务中心。

   沿边金融改革

   尽显“国际范

  2014年是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沿金综改区”)建设破冰启动、先行先试、亮点凸显的一年。

  2013年12月31日,省政府出台沿金融综合改革的相关实施意见,明确了试验区建设力争实现1年全面启动,2年重点突破,3年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

  一年来,围绕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泛亚金融产业中心园区和沿金综改区“一心两区”建设,以及《实施意见》提出的10项主要任务、36项重点任务,省建设沿金综改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牵头、重点推进的原则,积极推进先行先试,出台实施细则(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共计21项。

  2014年也是沿金综改区建设创新落地、重点突破、沿边收获的一年。

  一年来,在沿边金改政策春风的吹拂中,在滇各金融机构拓宽思路,加快个性化创新步伐,力促政策落实落地,为人民币“走出去”“引回来”搭建了多条资金清算和投融资渠道;昆明市及沿边8州市找准切入点推进沿金综改区建设,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及融资更加便利化,跨境金融风生水起,尽显“国际范”。

  2014年,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省银行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775亿元,同比增长30.92%。2014年全省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占同期海关进出口总额的2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走在全国前列。

  经常项下人民币兑缅币特许兑换和跨境金融支付服务实现首创,全年共办理人民币兑缅币业务金额7369万元,全省各金融支付服务点累计发生跨境清算业务660笔,清算资金151万元。

  经常项下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和跨境人民币双向贷款开始试点,NRA账户(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开立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对外金融合作、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现钞调动通道更加畅通。截至2014年末,全省累计办理经常项下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11.41亿元;共开立NRA账户216户;云南省首条泰铢现钞跨境直供渠道全年调运泰铢现钞2.8亿铢。

  沿边金融综合改革正以强劲的动力,推动着云南金融发展迈向新的高度,并已成为拉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改善民生服务群众

   惠民政策受益广

  “研究生毕业时,原本可以选择留在香港进入外资企业打工,但那不是我的梦想。”云南纽思倍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大学生自主创业者任婕坦诚从香港城市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最终决定回到家乡创业。

  任婕的创业思路是发挥云南花卉产业优势,以自主研发保鲜花技术为主步入“外贸行业”。公司起步便遇到许多困难,所幸,任婕赶上了云南省“贷免扶补”好政策,而且成为第一批进驻大学生创业园的企业。“在大学生创业园区,不但享受到了免费的办公场地、免费的办公设备,更得到了相关政策指导和创业培训。”任婕说,有了政府扶持,公司创建一年多就见了成效。

  任婕是云南省“贷免扶补”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两项惠民政策的受益者。她还成立了云南纽思倍经贸有限公司,代理5个知名品牌营销业务,并获得了政府200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她说:“从5万元至200万元的无息贷款,我体会到了政府对创业者的扶持和帮助。

  任婕是云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代表之一。去年,全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6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04万人,6.63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9%,控制在4.3%以下,全面完成年度任务。截至去年11月,全省通过实施“贷免扶补”成功扶持60031人创业,发放贷款38.6亿元;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成功扶持60469人自主创业,发放贷款41.8亿元。就业创业各项指标任务提前超额完成。

  与此同时,云南省筑牢社保兜底的“安全网”。去年全省各类社会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到4531.6万人。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比2013年增加40元;全省城市低保对象平均保障标准357元/月,月人均补助276元,同比增长15%;农村低保对象平均保障标准2062元/年,月人均补助124元,同比增长15%。2014年,共发放高龄老人生活补助4.34亿元。

  张先生是昆明市自来水公司职工,由于患有冠心病,每年医疗费用高达数万元。当他得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后兴奋不已。他算了一笔账,去年看病花费近三万元钱,按照以前的报销比例,个人要承担5000多元,但实际只承担了4000多元。张先生能够多报销钱,正是去年云南省调整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的结果。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提挡加速措施实

  “办学基本标准达标了吗?校际间均衡状况怎样?政府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众对本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否满意?”……日前,省政府教育督导组实地抽查了昆明市五华区15所学校,对该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进行综合评议,评议结果达标率和满意度均在90%以上。这是云南省第一个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省级督导评估的地区,标志着云南省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零的突破。这也是云南省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之一。

  2014年,云南省印发了《云南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顶层设计更加完善。继续推进“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等11个专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进展顺利。以省政府为主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机制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基本建立。统筹实现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覆盖,下达“改薄”专项资金共41.12亿元;统筹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有10879所义务教育学校接入网络,占学校数的58.56%;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首批共有30名中小学教师获评正高级教师,全省所有乡镇及以下农村学校教职工获准享受每人每月500元的乡镇工作岗位补贴。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政策更加完备,成立了27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不断提升,获得国家专项资金1.8亿元用于“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全省13个职教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62.23亿元,8个职教园区已投入使用,入驻学校56所,入驻学生23.06万人。

  继续实施特聘教师计划,实现校园与职场的有机对接。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加快,遴选了6所试点院校,启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改革试点工作;高校内涵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11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新增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成效明显,立项建设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6支,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立项建设高校重点实验室25个、高校工程研究中心9个。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筹建工作进展顺利。(完)(记者 陈晓波 李莎 李海球 李沙青 刘晓颖)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