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行时]云南白药以产业扶贫实现精准扶贫

11.07.2016  11:45

云南白药集团在定点帮扶中,将精准扶贫与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相结合,变“输血”为“造血”,让产业发展带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药材种植户获得稳定收益。

维西县攀天阁乡美洛村是云南白药的定点帮扶点,如何将精准扶贫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经过多次调研后,云南白药选择适宜在维西高海拔山区种植的黄草乌、金铁锁,作为为贫困户量身订制中药材种植品种,两种药材种植周期短、见效快,资金投入小、占用时间短,能实现当年投入当年见效益,有利于激发种植户的积极性。为此,云南白药设立了专项种苗扶持基金用于种子种苗的购买,在种植过程中实行种苗款“三三四”方案——公司和地方政府各投资30%,种植户投资40%,让政府、种植户都参与进来,使种植户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了“企业+政府+农户”的合作模式。同时,挑选了8名种植技术专业人员,派驻当地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和全过程的跟踪服务。

黄草乌每亩投入4000元,药材价格约每公斤40元,一般亩产药材150公斤左右,如果管理得好亩产能达到250公斤。”云南白药挂包帮队员李飚介绍,在收购方面首先确定一个保护价,如果市场价高于保护价,公司会按市场价收购产品;如果市场价低于保护价,公司会以保护价收购,确保种植户的收益。“总之一个原则:保障种植户的切身利益,解除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云南白药总经理尹品耀介绍,云南药材资源丰富,作为云南省生物医药的龙头企业,云南白药正在建立一个平台,打造中药资源互利生态圈,实现企业、种植户等各方的同生共长,互利共赢。云南白药牵头发起成立了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协会,让广大种植户参与进来,协会通过开展政策咨询、技术培训、推广,关键技术攻关、发布供求信息等,引导云南中药材种植业健康发展。云南白药还把每年20多亿元的药材需求放在其搭建的云药资源网上,通过订单确保中药材产品收购、种植户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引导中药材种植根据市场需求适度发展,形成良性机制,防止盲目发展导致价格大起大落,造成伤农事件。同时,云南白药还为种植户提供金融、检测、加工等服务。

得益于云南白药从种源、技术、加工、订单等方面采取的保障措施,维西县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热情高涨。目前,美洛村黄草乌种植基地共种植黄草乌145亩,惠及农户65户;维西县共种植药材1100多亩,惠及农户687户。

记者 李莎(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