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云南】昆明将打造“世界花都” 以花为媒传播城市名片

13.11.2017  02:33

  冬日的昆明春意盎然,位于昆明市的斗南花卉市场人头攒动,这里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每天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到此购买鲜花。

  对于这座以春天命名的城市来说,打造花卉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今斗南花卉占据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意味着全国每10枝鲜花就有7枝来自斗南,昆明正加快脚步打造“世界花都”品牌。

  记者11日从昆明市农业局获悉,中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鲜切花产销中心昆明,前三季度鲜切花产值达60亿元人民币,花卉园艺出口额近2000万美元。

  昆明市农业局党委副书记刘建斌介绍,昆明花卉园艺一枝独秀,2017年前三季度播种面积31.8万亩,鲜切花(含切枝、切叶)产量54.7亿枝,外销量(出昆)50.8亿枝,占总产量92.8%,花卉园艺总产值122.5亿元人民币,鲜切花产值60亿元人民币,花卉园艺出口额达1895万美元,鲜切花在全国市场交易的中心地位不断巩固。

 

  昆明是世界园艺界公认最适合花卉生长的区域之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滇池东岸斗南村、子君村开始种植花卉以来,昆明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和最具影响力的鲜切花集散中心、价格指导中心。以昆明为主的云南鲜切花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在香港市场的占有率达40%,出口市场涵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走访有“亚洲花都”之称的斗南花卉市场发现,多国客商、游客在斗南穿梭,鲜花交易一片繁茂。据统计,今年春节、情人节期间,每天高峰期的人流量达3.6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20%。

  斗南花卉产业集团总裁助理毛海鹏告诉记者,斗南花卉市场每天花卉物流量为300-500吨。斗南正在进一步推进电子拍卖,实施“花卉+”计划,把农产品变成商品,把农产品变成生活艺术品,推动斗南花卉市场升级,带动昆明花卉产业发展。(王艳龙 李明)

  “昆花”畅销国内外

  昆明因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鲜花常年开放,草木四季常青,被誉为“春城”、“花城”。优越的气候条件使400多种原生态花卉在昆明的大地上竞相开放,使全球成千上万种新品花卉到滇池流域安家落户,更有茶花、兰花、杜鹃花、报春花驰名中外。

  多年来,“昆花”整体保持了发展良好的态势,云南、昆明鲜切花产销连续18年保持全国第一。

 

  2016年昆明市花卉园艺种植面积达31.1万亩;鲜切花种植面积11.77万亩,占总面积39.1%;鲜切花(含切枝、切叶)产量达66.9亿枝,其中外销出昆量60.8亿枝,占总产量90.8%;花卉园艺总产值达167.76亿元;花卉出口额达1.64亿美元,销往省外362742.18万元。鲜切花种植面积、产量、产值、交易量、现金流等指标已经连续22年位居全国第一。

  昆明已成为全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鲜切花产销中心、价格指导中心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心。

 

  斗南成亚洲最大鲜切花交易市场

  云南花卉从斗南起步,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成立时斗南片区种植面积不足万亩,在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的带动下,2015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逾112万亩、上百万人从事花卉相关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鲜切花58.2亿枝,交易额高达44.1亿元,日均交易量15951枝,日均交易额为12098元。

  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指出,花卉产业是世界各国农业中唯一不受农产品配额限制的产业,十多年来,世界花卉产业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世界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在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十大行业中,花卉产业被列为第二位。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斗南花卉市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目前云南省80%以上的鲜切花和周边省份、国家的100多个大类1000多个品种的花卉进入斗南市场,近百家大型包装物流企业、2000余家花卉经营户、上万名花卉经纪人将每天500—800吨的鲜花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斗南花卉市场现已发展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被誉为全国花卉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综合中国新闻社、云南日报)

花潮不断特色渐浓 春城花事“墙内俏墙外香”
黑龙潭公园梅花竞相开放      昆明信息港昆明信息港
昆明“花都”美名可追溯至明代
金殿的“殿前红”山茶数百年来与铜殿相映生辉。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