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评论:放大“生态福利”

26.02.2016  08:15

地理条件复杂、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帮扶下,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大雪封山到公路畅通,从与世隔绝到村村通车、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从群众增收困难到特色种植、养殖业欣欣向荣……走进今天的怒江,俯仰之间满目苍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产业发展“绿意盎然”。

印象中,怒江的确是一方好山好水的“世外桃源”,这里山静林幽、水清沙明、云雾缱绻、野舍幽居,但另一方面,这里满目绿意却生态脆弱,物种丰富却价值难显。如何守得住青山绿水又换得来金山银山,怒江在“退”与“”、“”与“”、“”到“”的路径抉择和观念嬗变之中,始终坚守着“生态立州、绿色发展”的价值初衷——注重保护,积极探索建立立体化生态保护模式;注重结合,将生态修复工程与扶贫开发进行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友好、产业开拓发展的“两全共进”之路;坚守底线,关停小水电、小矿山,告别“小、散、乱”,不让美丽家园千疮百孔。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生态文明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怒江突围而出的“绿色路径”,便是其在充分认识到自然禀赋和生态优势的基础之上、在立足现实州情和汲取坎坷弯路的教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能激发自我优势、最能体现核心竞争力的正确选择。就像省委书记李纪恒在怒江调研时说的那样:“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怒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打好了这张牌,农业才会强,旅游业才会兴,商家才会来。

从当前怒江交出的阶段性答卷来看,答案是令人欣慰的。如今,绿色俨然成为怒江后起发展的突出优势,这也让越来越多的怒江人认识到,守护好绿水青山就是守护好金山银山,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好心灵家园。希望这样的理念不仅植根于怒江人民的心灵深处,更成为全省各族人民的普遍共识——只有让绿色发展永驻云岭,世世代代的高原儿女才能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福利、绿色红利。

龙敏飞